组诗相关论文
清代组诗创作蔚然成风,许多诗人选择利用容量庞大的组诗记录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和物产,刻画该地的风土人情。这些组诗或以纵观全局的......
一 1932年4月10日,红军仅仅用半天就攻克龙岩,当国民党军的一架飞机前来侦察,飞经红三十三团宿营地上空时,副团长陈冬生架起机枪痛......
这学期有幸参加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来滨讲学活动”,参观了孙老师《教学组诗》课堂教学及聆听了孙老师的《诗歌与形象思维》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作者以“乡下孩子”的眼光,捕捉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组诗情画......
教学目的:学习诗句,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中国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运用吟诵、联想和想象走进诗歌,体会意......
苏教版三下《李广射虎》一课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编写的,课文的精华内容当然也就是这首诗,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
刘墉在《做个积极的寻梦的人》中写道,他无论在哪里住,到冬天,一定在窗外悬个“喂鸟器”,让那些找不到食物的小鸟,能有个“打尖”吃饭的......
傅天琳是一位与土地血肉相连、与果园生命相依的诗人。她说:“这片不是诗却是诗的缘由的果园,种满我的酸酸甜甜。像柠檬树和苹果树......
一 1972年1月21日,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的家里,写了《乡愁》,只用了20分钟。20分钟的脑力劳动,影响持续了30多年,遍及四海五湖,感动了......
随心奔跑的枫叶rn走近你 拾起随风飞起的枫叶rn我红色的心灵 向深秋更深的方向飞去rn幻想的篝火 燃烧着寒蝉的流水rn雁巢准备了午......
1982年,在春季锡林郭勒盟文联的笔会,我第一次见到了李聪颖。他身着一件学生蓝的外衣,个子不高,声音沉稳,目光炯炯,眉宇间透出一股......
对于齐己生卒年的考证 ,自宋以后颇多谬误。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 1 51称 :“宋人注杜甫《己上人茅斋诗》 ,谓齐己与杜甫同......
自以为是rn略萨得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亚洲最长的河边漫步,除了江流我怀疑听见过的:略萨不是获奖者,她儿子马里奥,才是。连母子也辨......
从晚期的“朦胧诗”到“第三代”,直到新世纪诗歌,王小妮是当代诗坛上少数几位真正跨越了代际写作,不依附于任何标签而独木成林的诗人......
这些年,我目睹了壶口瀑布的壮美,领略了五泄飞瀑的神韵……,但最值得品赏的还是家乡的国家级风景区——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那仪态......
幽幽小洞天,沉沉若隧道.石门古莫扃,石蹬净于扫.石花三月开,色比桃李好.人争秉烛观,过此即枯槁.既非人技为,无乃天所造.况无镌凿痕......
奥·埃·曼德尔施塔姆是俄国的著名诗人,1891年生于彼得堡,尽管他随俄国象征派作家群登上诗坛,但由于独特的创作个性,他很快与象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8月25~30日,我有机会同几位老同志到北安、九三、齐齐哈尔三个管理局及所属部分农场参观学习。所到之处,耳目一......
杜甫一生无论快意漫游或是避难漂泊,自然山水都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创山水诗派的谢灵运,其诗歌突出的特点是“情必极貌......
至南朝 ,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五言八句式诗 ,统观这些五言八句诗 ,其呈现出两大特点 :从形式上说 ,多采用组诗 ,大部分五言八句诗可以......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济慈、雪莱、拜伦的相继去逝,英国诗坛开始走向沉寂,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为繁荣的诗歌时代中断了。到了十九世......
当我苦思冥想写下这个题目时,清代临洮籍诗人吴镇写的组诗十首早已一一跃入脑际:rn“我忆临洮好,春光满十分. 牡丹开径尺,鹦鹉过成......
(一)“纯美孩童”单元组诗教学设计 陆云香 教学内容:白居易《池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教学目标:以《池上》为......
杜甫自秦州入蜀,途中写了26首纪行诗,一改他浑涵汪茫,沉郁顿挫的主体风格,并没有写秦塞与蜀道雄奇壮美的风光,而是把沿途所见写得......
一接触到夏寒先生组诗《灵魂深处的低吟浅唱》,不知怎的,笔者就想起宋代词人柳永的《鹤冲天》的结句:“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
没有张扬,没有喧嚷,静谧得如同故土臂弯里那条抒情的小溪,亲切自然,淳朴得宛如村巷里那些流淌的民谣,深厚凝重。一幅幅融写实与夸张、历......
编者的话:在十多年前,从稿堆里发现了鲁若迪基的名字,这个来自泸沽湖畔的普米族青年作者,诗写得像泸沽湖一样浪漫.他的诗,浪漫的意......
[编者按]rn这组诗放在我的面前的时候一共是1000行,共22首,我几乎喜欢它的每一首.无奈,为了刊物的篇幅和满足读者们日益精致的胃口......
从1956年7月,我作为一个白族少年,搭乘解放军的十轮大卡车到瑞丽,在上发表了习作组诗:起,到最近参加云南老作家采访团,应邀去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