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琳相关论文
当建国六十周年的日子到来的时候,许多诗人都写出了鲜花一般的诗作,以表达中华儿女的深深祝福。作为一个20世纪八十年代成名的女诗......
“不管你信不信/我就是能听到树苗生长的声音/能听到杏仁睡在杏肉里打鼾的声音/一群蜜蜂飞过油菜花地/它们薄薄的衣裙上沾满油菜花......
在面包变成面包之前是什么? 是面粉。 在面粉之前是什么? 是麦穗。 在金黄的麦穗之前是什么? 是麦苗。 在麦苗之前......
从1998年开始,我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我先把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
傅天琳的诗集,其突出特点是全显出一个“新”字,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感觉、新的呈色、新的成就.的“新”,犹如大浪淘沙,海底......
傅天琳是一位与土地血肉相连、与果园生命相依的诗人。她说:“这片不是诗却是诗的缘由的果园,种满我的酸酸甜甜。像柠檬树和苹果树......
该文主要比较和研究了新时期两位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与傅天琳.在70年代末期"伤痕 文学"的巨大背景下,舒婷与傅天琳以她们所特有的女......
傅天琳是成熟于新时期的著名女诗人。她从7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作,至目前共出版八部诗集。国内外对傅天琳及其诗文的研究不是太多,尤其......
发生在中国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潮,以其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向传统诗学观和艺术模式进行强烈地反拨和颠覆。傅天琳的《麦地中的一种情......
傅天琳近年诗歌创作有了新的艺术追求。她在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之间,寻找自己诗歌主题的“永恒的人性、人情、人道”的广阔空间;在艺......
傅天琳不仅是成人文学领域的果园诗人,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创作不靠技巧,而是从生活中长期磨砺而出,尤其是在她身为母......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汇合处,两江环绕,群山拥翠,有"龙门留碣石,山上起楼台"的"山城"之誉,又有"一亭明月双江影,半槛疏光万户灯"......
到目前为止,重庆的确还不能称为文化大市。但是,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新诗来说,重庆却是一座重要的诗城。 巴渝大地哺育了吴芳吉、邓......
<正>2014年10月25日,山城重庆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重庆地区会员与重庆新诗学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学习、座谈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正>1月邓毅出版《点击与喝彩:邓毅文艺评论选》邓毅的《点击与喝彩:邓毅文艺评论选》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邓毅,研究员、重庆市......
在新世纪的诗坛上,诗歌创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潮流使文学创作与商品市场效益相关联,大众消费文学日渐成为主......
诗坛才女傅天琳是80年代出炉的当代诗人,是重庆这片新诗沃土的领军人物之一。她是一位与土地血肉相连、与人民心心相惜的诗人,因此......
傅天琳是成熟于新时期的著名女诗人。她从7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作,至目前共出版八部诗集。国内外对傅天琳及其诗文的研究不是太多,尤其......
<正>一、80年代初在大学读到朦胧诗谈到80年代诗歌,不能不从朦胧诗开始说起。记忆犹新的是70年代末期考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
【正】 傅天琳的组诗《海》(发表于《诗刊》1988年2期)是一部从诗人心底荡出的爱的旋律汇成的人生交响曲。它似乎被你感知,但又难......
【正】 读着青年女诗人傅天琳的诗集《绿色的音符》,仿佛嗅到了果园芬芳的香馨,仿佛听到了果园姐妹的甜美的笑声,仿佛看到了那嫣红......
傅天琳在巴渝文化中心──重庆接受学校教育,度过青少年时代,并由此走进诗的王国。巴渝文化的精神品格深深地感染并铸造了博天琳,她的......
【正】 理想主义的两种方式那末,即使交臂而过我们也能一同驶入烨烨之境以深刻的风度以理解和勇气——傅天琳《致远方》舒婷和傅天......
【正】 85年春天,《诗刊》编辑寇宗鄂约我参加同题诗——《序幕已经拉开》和《远去的帆影》的创作;晓钢也约我和其他一些诗人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