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相关论文
科学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的科学史内容,对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从出现次数、呈现方式、内容类型、教学指向四个维度分析......
抽象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也是抽象思维培育的关键期。教......
随着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推动着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在2017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科学课......
课例简介: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M3U6WhatdoyouusuallydoonSunday?的自主学习课。爱种子英语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Guid......
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被大数据重构,数据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改变我们的生......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二课。岩石多种多样,学生如何认识常见的岩石、如何运用多......
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它是一篇文言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人故事。故......
摘 要: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开设小学科学课程,能变相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科学更多地使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以......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现笔者就如何提高......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课程。对小学生来说,了解科学、学习科学最重要的是增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科学实验......
《新型玻璃》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常识性说明文.朱艳老师小故事入手,导入新课;从感受新型玻璃的神奇开始,逐步说明新......
《火烧云》是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语文素养培养的一篇佳作.朱老师按照以下环节完成教学:一、导......
《小屋》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杜丽美老师让同学们回忆童年导入新课.然后,按照作者王立春的思路,把作者与“小屋......
小学作为最基础的教学阶段,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有较大的作用.教科版小学语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中高......
本文主要结合物理教学的实践和学习物理新版教材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内容的学习体会,感到物理课堂教学应体现出使科学理性与人......
1问题的提出教科版小学科学6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6课“摆的研究”要求:“通过改变摆锤的质量、摆绳的长度,在15 s数出摆来回摆动的次......
1问题的提出水沸腾实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中的一个重要的分组实验。笔者认为,如果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见图1)......
1教材实验设计本实验来自教科版小学科学5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第5课“光与热”中的“光的强弱与温度”。实验要求学生用镜子投射阳光......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为学》【教材简析】《为学》是第七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是小学生初次学习的文言文。本......
教学工作重视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由于课时的限制,就必须讲究单位时间内实施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教学效果.......
导体与绝缘体》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节的内容。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它们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能通过的物质......
我们学校使用的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段《思想品德》教材到2010年春学期止已完成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一个循环的教......
初教思想品德课,对于重拾专业的我来说仍充满了挑战。有时枯燥的理论没少说,我乏了,学生困惑了,这当然不是有效的教学。经过不断实践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实验记录单,通常也叫作科学记录单,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形成的科学记录本、班级记录表等文本记录,是学生......
一、教材中实验的不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3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共有7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六课,是一节十分典型的动手实验的科学课,不少老师反映在教学这......
科学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实验探究。有研究表明,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直接影响其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与其教导一位学生坐......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本单元从......
对比实验是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并且为了确保实验的公平,即......
时间是漫长的,时间又是短暂的。想不到我第一次在《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发表文章居然是20年前的事情了。想不到,在这20年......
【中图分类号】G6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51-02 教材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这学期任教三年级科学,翻开教科版科学教材目录,其中一开始的“植物”“动物”两个单元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来获得新知的。三......
《天气》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在依据新课程标准修订教材,改编这样经典的、成熟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改动后是否......
继一、二年级教材送审之后,根据教育部《小学科学教材修订送审T.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们对3~6年级的科学教材进行......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注重平时评价,而对考试评价的关注明显不够。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手段,达到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呢?本文......
如何让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得心应手的“法宝”?下面以教科版三(下......
何为整合?整合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最终形成有价值、有......
“垃圾”系列教学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第四单元的前四课。教材如此编排可谓意义深远,可是进入到实际课堂教学阶段却感觉内容少,操作......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一线教师在实践操作中还是不好把握,以至于产生了不少疑惑。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记录是科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教科版),对各种记录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