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相关论文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时人对他的文学成就评价颇高,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作为百科全书派的学者,在文学之外,方以智还精通......
赵献可认为火是性质纯阳的宇宙本体,为先天太极,人身中的先天太极为命门。他以“火(先天太极)—火水(太极)”取代了周敦颐宇宙生成论中“......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其易学思想具有独特性。方以智易学思想中,在对卦的解析上以《乾》统诸卦。在易理上,他以太极为基......
方孔炤为了应对明代社会问题,在传承家学的基础上,吸收当时的认识成果,坚持一多相贯、寂历同时的原则而作《周易时论合编》.明末的......
物理是研究身边世界的自然科学,“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
在晚明阳明学道德良知遭遇发展困境时,方以智深度阐释道与德之关系,以道援德,创造性地提出公道与公德,显示出现代伦理学的萌芽.道......
于中国哲学史而言,明清之际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是因为明清之际的文化形态十分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具有某些现代特征的知......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术范围除了厚实的传统哲学外,还遍及物理、天文、历算、医学、考据学等方面。著名学者侯外庐......
后世注解者对《逍遥游》篇“小大之辨”的理解历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方以智的《药地炮庄》在继承郭象“自适”说的基础上,借用体用和......
方以智前期的诗歌理论与创作,一是坚持复古主张,重视辩体与审音;二是归于传统的儒家诗观,包括三部分:首先是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推典雅庄重......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科学家,他把中国传统科学精神和部分西方科学观念融会贯通,创立了“质测之学”,为中国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
方以智(161-1671),字密之,号无可,药地和尚,安徽桐城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生活在一个“天崩地诉”的大......
《东西均》是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代表著作之一,全书理论丰富、见解独到、内涵深刻,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尤其引人入胜,自面世以来......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在学术上可谓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在他的代表性哲学著作《东西均》一书......
一《后汉书·张俭传》载:因张俭反对当时有权势的宦官侯览,遭侯览同乡朱并诬告,受到“刊章追捕”,亡命他乡。元·王幼学《纲目集......
《青原志略》为佛教寺志之一,诸家书目皆题曰笑峰大然编、施闰章补辑.其实,此书最终成于方以智之手.主要理由有三:第一,序作者施闰......
孔子弟子曾参,又称曾子。曾参之“参”,一般人都读Shen.吕友仁先生着文,重提古代学者方以智、王引之等人的观点,认为“参”是“骖”的......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考据学家。他博涉多通,对文字、音韵、训诂、天文、生物、医药等很多领域......
“出格”一词,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指超出常规,异乎寻常。最早见于唐人张籍的诗句:“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二是特指旧......
《图象几表》是方以智的重要著作,但该书自问世以来,仅存刻本,且又汗漫不清,以至对方氏易学的研究造成了很大不便.所以该书的校注......
《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傳》:“嶷至鎮,一日遣三千餘人.見囚五歲刑以下不連臺者,皆原遣.以市税重濫,更定樢格,以税還民.禁諸市調及苗......
方以智手书于庐山的五首词表现了他“怨怒”“喜乐”两种精神状态, 并且在他圆∴的哲学系统中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
传说,隋代的时候,有一位擅长医道的僧人——筹禅师,曾经为皇帝制造“五色饮”,利用不同的原料泡出五种不同色彩的饮料.到了明代,方......
方以智在《通雅》中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研究同源词,将同源词分为异类之同名的词和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同或相关的词两类。对......
在中国思想家中,方以智可以说是既特异又少有的人物,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坚持比谁都彻底的怀疑主义的立场;其次,他一元的......
明末,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以科学作为传教的载体,激起部分士大夫对西学的兴趣,促进了中西方文化思想的交流。方以智等士大夫在明......
在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颜元。他们创造了伟大而丰富的学术和思想成果,其中......
方以智的代表作《药地炮庄》素称难读。出于其师友及弟子之手的序、跋和发凡,倒是为阅读和理解提供了不少的线索。文章即是对全部1......
"错"原指左右相错,"综"原指上下颠倒。在方以智那里,"错"指相互过渡,"综"指相互统摄。他把"体用观"由"单向"推进到"双向",体和用的双向过渡同时呈......
在对光本性的认识上,古人有两种典型说法,一种认为光是由光源发出的某种特殊的气;另一种则以17世纪科学家方以智为代表,认为光是气......
通过分析方以智"因声求义"的实践,认为方氏不但在"因声求义"的范围上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在方法上亦有所突破.并且由于其对古音学的......
方以智为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大学者之一,成就卓著。他早年于家乡桐城曾结泽社,具有文人社团性质,但今人对此知之不多。泽社之成......
"举一明三"是方以智在《东西均》中提出的应对世界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论的立论依据是"一而二","二而一",内涵实质是"统"贯"随"、"泯"。在《东......
方以智的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心态的变化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年为贵公子,少年轻狂,满怀建功立业之志,诗歌创作超迈豪爽。中......
方以智第一次把"质测"之学即科学,从传统格物说中独立出来。认为科学始于对已知结论的怀疑,怀疑是科学的必要条件;科学知识是实证知......
方以智对自己的生活理想的两次描述都体现了诗性智慧的内涵。他在20岁左右的生活是一种背离了儒家政治-伦理生活方式的诗性-审美生......
方以智明确地反对将《通雅》视为一般的训诂著作而忽视其中的微言大义,表明他已经很自觉地将训诂工作擢升到作为追求天道的理想方法......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重要部分,历代注家和研究庄学者都对其有所阐释。方以智及其作品《药地炮庄》可以说是诸多解庄著作中较为突出......
枞阳浮山历史上曾以佛教驰名,尤华严寺最著。方以智于明亡后被迫逃禅,晚年主江西青原道场,纂修《青原志略》,但心中日益萌生归乡终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