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相关论文
燕京大学学生周汝昌发表了《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胡适看到后,写信给他,对其大加赞赏。此后,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讨论红学问题......
2012年5月31日凌晨,周汝昌先生在北京红庙家中去世,享年95岁。 当天下午6时许,获悉消息的本刊记者赶到周汝昌先生家楼下。一切仍如......
1998年轰动一时的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伴随着片尾曲《好汉歌》,一幅长卷徐徐展开,一百单八将的手绘形象跃然纸上。这一系列人物形......
总有一种愚,胜过聪明 周汝昌是继胡适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1947年,周汝昌还在燕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时......
【小打扰慰人】 那年,王菲和赵薇相遇在《天下无双》剧场,发布会上,两个人没有被安排站在一起,引发了媒体八卦,说是王菲刻意要与赵薇......
周汝昌,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曾就学于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
漓江出版社早在2004年就策划出版一本《周汝昌传》,并由周汝昌亲自点名,请和自己有多年交往的另一位红学家梁归智来撰写自己的一生。......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痴的恐怕不只是作者。作为“当代红学研究第一人”,周汝昌先生对红楼梦一痴就是六十载。95......
顾随在1954年6月27日写给弟子周汝昌的信中附有一首词作,即《木兰花慢》,词云: 石头非宝玉,便大观,亦虚名。甚扑朔迷离,燕娇莺姹,鬓乱......
1999年夏天,我(凌梅生)在北京的时候,前往红庙北里拜谒周汝昌先生,相聚欢会,言笑晏晏,时虽酷暑,如坐春风。言谈之间,周先生深情地回忆起我的......
直到晚年,周汝昌的生活才相对平静。 此前的近半个世纪内,他的命运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曾不由自主地卷入到一系列的纷争中去。这一......
这是一位普通的耄耋老人。 4月14日,他迎来了94岁寿诞。这一天,有乡友特意从天津赶来祝寿,也有远在四川的昔日学生送来了祝福。这......
有读者可能要说:“错了。《红楼梦》里的原句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怎么出来个‘谁解痴中味’呢?”关于这一点,周汝昌先生在《红......
“黛玉葬花”人人皆知,许多绘画作品,常常表现《红楼梦》里的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黛玉拿着花锄葬花,一个是宝钗拿着扇子扑蝶。这都......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以95岁高龄仙逝。周汝昌的长寿与他一生钟爱的《红楼梦》有关。 一辈子没离开玉器 周汝昌的女儿周伦玲曾在......
《书屋》2016年第8期刊出潘建偉的《顾随〈木兰花慢〉辨正》一文,文一开头即引顾随的《木兰花慢》词:“……下士从教大笑,笑一声似蝇......
相比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在北京学术文化界中灿若群星、至今仍然名号响亮的诸多学者、作家而言,顾随的身影长期以来一直淡出人们......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即将过去的2012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以便给大家提供一些......
检阅2004年各地语文高考标点符号试题,再回顾考前关于这一内容的复习教学,总觉得有点牛刀杀鸡,小题大做。不就是那个不该用书名号的地......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府里有很多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有的是即兴举办的,更多的则是以节日、节气为由头举办的。《红楼梦......
浅谈几种常见贵重中药简易鉴别法孙仁刘鹰周汝昌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050011关键词牛黄;麝香;熊胆;天麻;西红花;三七;虎骨;珍珠;银耳笔者在工作中经......
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读书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
一封来自加拿大的信红楼梦学刊编辑先生:我是学刊的长期订户,近见学刊设有读者来信栏,作为学刊的老读者(年虽古稀,定居海外已二十余年矣......
红楼梦(注解本) 著者:〔清〕曹雪芹、高鹗 定价:68.00元 为全面配合统编版语文新教材高一下学期“整本书阅读”《红楼......
我与启功先生认识,回忆起来,已有四十多年了。记得最早见到启先生,大概是五十年代《红楼梦》批判运动的时候,那时中宣部或作协经常......
周汝昌致黄裳信中隐去名字的“××” 周汝昌先生的《芳园筑向帝城西:恭王府与〈红楼梦〉》(漓江出版社2007)一书,是他晚年关于《红......
众所周知,好读书的人视书本为生命,善本与孤本一般都不会外借给别人的,有文人形象地说:“老婆可以借,唯独书不能借!”1954年,毛泽东派田家......
重庆市委用“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的方式来构建、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已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我今......
摘要 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融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装饰为一炉,以全新的综合效果展示于世人。他在选择故事情节、精彩段落时,......
“万派归源,可以说周先生的红学研究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学术实现。那么这种中华文化的精义又是什么?这种‘中华文化的异彩’就是‘正邪......
周汝昌先生故去,老一代的学人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凋零了。这是时间不可挽回的力量。周先生已经很长寿,他一生所经历的正是一个20世......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
【摘要】对联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瑰宝,在小学进行对联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摘 要:周汝昌是红学考证派的集大成者,他的红学研究自成体系,如何评价周氏红学已成为当今红学研究的新命题。本文从如何看待周汝昌红......
批注式阅读,其实说起来并不是一种很新鲜的阅读方法。以《红楼梦》这篇经典的古典小说为例,脂研斋就对红楼梦作出过最早的批注,之后王......
从古至今,很多人爱石成癖,若是画家,便有许多为石沉醉的佳画,譬如米芾;若是作家,便有因石生义借石喻世的佳作,如曹雪芹,《红楼梦》......
在结婚之前,童年少年时代,周汝昌有过“像是爱情”的故事段子.rn有一次,随母亲到外家(乡下叫住姥家),外家对姑奶奶和她的孩子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