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语系相关论文
吴冰 女,江苏江阴人,1935年生,社会学家吴文藻与著名作家冰心之女。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长期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全......
1961年,笔者是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的学生。是年4月,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上天,震惊世界。法语课教师从法国报刊上选来......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
黄宗江去年出版了他的《剧作选》,在《嫁接集》的题词中,他写了这样一段话:“悲怆交响曲(Sydney Box原著)是我一九四○年为燕京大学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爱去电影院。 很多喜恶和癖好,都有其成因。我之所以拒绝去电影院,大概跟我十八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有关。 ......
1949年前后我在北大西语系学习,西语系许多老师如朱光潜、潘家询、钱学熙、袁家骅、王岷源和冯至、卞之琳等先辈师长,都给我留下了难......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法国文学专家罗大冈先生曾给我题过两次辞。 1981年9月17日,我还在北京大学读书,罗先生住......
培养既懂外语、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创新型、复合型法语人才,是法语界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语系法语......
说起在非洲的日子,刘立德说:“对我而言,在非洲任职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愉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999年3月,科特迪瓦外长代......
2001年1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李肇星任期的最后一天。这天晚上,中国大使馆举行了一个虽说小型,但的确是颇为亲......
艺高人胆大,学富志不群。钱钟书自小就喜欢臧否人物,现在到了清华园,看清了许多学术名流的真面目,就更狂了。在随便的谈话中,他敢于挑剔......
在中国,只要有过留学梦并为之努力过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新东方”。2007年12月22日,有着“最富有老师”称号的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
在德国讲学时,张玉书曾与一位德国教授合开一门跨文化课,“上课时,我俩就开始打擂台,针锋相对。他就把茨威格的作品定位为通俗小说,而我......
刚刚卸任的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任期间,以其博学、多才、机智、幽默、勇敢、镇静、坦率、大度等特点,树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负责任......
坐在讲台上的李肇星,已是69岁的老人了,却几次站起来向为他热烈鼓掌的青年朋友敬礼,说话随和低调又不失幽默,显得朴实无华,这跟他......
袁可嘉一看,哈哈乐了,还拿起笔题了一行字:“好一个脑袋!” 纽约时间11月8日,“九叶派”著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女儿家中与世......
问问那些有出国打算的中国学生,也许每一个都熟知俞敏洪这个名字,当他现身于美国或加拿大的街道时,常常会被一些中国留学生认出来,心悦......
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她的名字。她在为美国跨国洋行与中国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管理咨询。 ......
劫后余生的巫宁坤用一句话概括他三十年的“牛鬼”生涯:“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 他的个人史,也是同时代诸多知识分子的苦难史。 ......
杨绛的如丝往事 杨绛,已是一位百岁老人。身为作家,业已不只一次地向我们叙述她那极不平凡的一生。而在其人生向晚、缓步走向生命......
郑克鲁,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同年成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后转外文所)研究生。1965年至1984年,供职于......
如今的学子,都知道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名字。有人说,没上过新东方,没听过俞敏洪的演讲,大学生活就是不完整的。 新东方在美上市,造......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
李肇星,山东省胶南市人.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64年8月至1967年11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翻译班进修,后相继在中国人民外交......
周汝昌,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曾就学于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
刘重德先生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前任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一任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著名教授,是翻译界、外语界的老......
王沪宁,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著名政治学学者、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1995年被调离学习、执教10多年的复旦大学,进入我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