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运燮相关论文
杜运燮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其一生诗作良多,不论是幽默讽刺的轻体诗,还是沉静隽永的咏物诗,亦或是深刻......
1940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的诗歌读者批评,尝试发掘悲剧生成机制,再现多重灾难面貌。西南联大诗人以好奇心思变更悲剧场景的洞察视点,驱动......
摘要英国诗人奥登的诗歌与中国“九叶诗人”的诗风多有相似,这在杜运燮身上反映得尤为明显。国内学者普遍把此归因于前者对后者的......
袁可嘉一看,哈哈乐了,还拿起笔题了一行字:“好一个脑袋!” 纽约时间11月8日,“九叶派”著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女儿家中与世......
本文对杜运燮诗歌的生存焦虑及其超越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崛起的九叶诗人杜运燮,以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在特定的时......
20世纪40年代,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身居崇山峻岭中的西南联大校园内,冯至、卞之琳、穆旦、杜运燮、郑敏等教师及学生诗人在......
W.H.奥登作为对穆旦、杜运燮等西南联大诗人有重要影响的英国诗人,其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然为学界认可,但......
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大师云集。“它的文学院不仅出大学者,还出大作家。”当时联大的中国文学系教授朱自清、闻一多、杨振声、沈......
情感与形式在文学表现中具有微妙的关系,创作主体情感的内蕴或外显与强弱度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构不同的形式样态。这些形式样态反......
期刊
杜运燮在西南联大求学时通过同学萧珊与巴金相识,之后三人之间的友谊持续了六十余年。目前学界对杜运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品方......
英国诗人奥登对九叶派诗人杜运燮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马来亚》是杜运燮在1940年代创作的一首描写马来亚人民反法西斯、反殖民统......
<正> 这部诗集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主要是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间)国民党统治区九位青年诗人作品的选集。时隔三四十年,为什么还要......
<正>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新的文学流派的崛起,具有代表性诗人的产生,无不受历史时代、革命运动、文学思潮所影响和制约。九......
九叶诗人是1945-1949年间出现的一群诗歌探索者.其诗歌语言陌生化、词序颠倒、割裂、错位等方面有突出风格,是中国现代诗坛中西文......
中西文化的宁馨儿──中国现代主义诗的特质研究张同道一中国现代主义诗是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的产物,出此,它的许多品质是西方的;同时......
四十年代中国新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上海的《文学杂志》、《文艺复兴》、《民歌》、《大公报.星期文艺》、《文汇......
呵,你远方的运燮,第一次/我翻开你的《四十首》就惊异/你那些闪光的矛盾的智慧,/你可在轻蔑着那无知的常识? 在昆明湖畔,写雄辩的......
杜运燮的人物题材诗歌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部分。在这类诗中,诗人往往不直接站出来说话,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心理......
智性透彻于生命──诗人杜运燮论余峥一杜运燮是著名“九叶诗派”中的闽籍归侨诗人,原籍福建省古田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杜运燮......
情感与形式在文学表现中具有微妙的关系,创作主体情感的内蕴或外显与强弱度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形构不同的形式样态。这些形式样态反......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新诗流派中,“九叶诗派”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现代主义诗派,成员较多,各有艺术个性,但又凝聚成相对统一的共性特征。袁可嘉......
“归来者”诗歌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重要诗歌现象。“归来者”诗人群体是从20世纪50年代因政治事件被迫中止写作......
正当“七月”的诗人们以其果敢进击的战斗精神,“为人民的今天和明天歌唱”的时候,在国统区的上海等地,一批年青的诗人以《诗创造......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1921年9月18日我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六塘头袁家村(现为慈溪市仲寿乡大袁家村)一个以经商为主的人家。一百二十多年前曾祖名世......
论《九叶集》的艺术品格陈卫诗歌艺术的革新,与社会思潮和流行风尚有关系,但主要是诗歌本体发展规律的产物。二十年代中期,中国诗坛向......
双重经验是指具有在两个国家或地区居留与生活的经历,并对两地都有着深刻的生存与审美体验,并且能够在他们的文艺创作中具体地表现......
杜运燮(一九一八-二○○二)作为九叶派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奥登轻松诗"的现代主义诗风,因此在诗坛中享誉"顽童"称号~①。他一生......
九叶诗人杜运燮的创作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其40年代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派的诗学特征,丰富了新诗的表现手法。其中......
奥登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状况和战争的诗歌,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写下十四行组诗《战争时代》。与奥登相似的政治时......
马来亚华文现代诗在1940年代的发展,曾出现过一位独特的诗人,他在那个时代孤身只影闯荡中国诗坛,在当时的现代派大本营西南联大念......
杜运燮以"九叶诗人"之名蜚声中国诗坛,因为艺术流派的"聚结"作用,其"九叶诗派"成员的身份几乎成了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片"。但......
<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一种以青年诗人为主的新的诗歌思潮"朦胧诗"露出水面,在诗......
一1970年代之前,只有他的自译在1970年代之前,只有穆旦自己把他的诗译成英文,而且不多,发表则更少。穆旦诗的英文翻译最早出自他自......
刘波:易彬你好!从你的学术履历来看,之前你主要是围绕诗人兼翻译家穆旦在做研究,基本上从各个角度对穆旦作了全方位的审视和挖掘,深入......
<正>《在一个地铁车站》记录了庞德对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印象,原诗英文如下: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
<正> 上四十年代后期,在中国的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创作流派。这就是以九位艺术观点与风格都比较相近的年轻诗人为代表的“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