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习题课中渗透人文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3545197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法制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所感悟,多数教师都认为有“点难度”。在新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稍容易些,在习题课上渗透人文教育就不那么容易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指出:“注意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显然,如何体现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中学物理教学中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只就如何在物理习题课中渗透人文教育一方面谈谈。
  一、在习题课上体现人文教学
  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一章中有这样一题: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与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兔子醒来后继续向终点跑去,发现乌龟比它先到终点。乌龟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约为2×10-2m/s,兔子正常跑步的速度可达20m/s 以上。假设整个比赛路程为200m比赛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整个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乌龟比赛时间约为 s.”。关于《龟兔赛跑》这则故事学生有可能听说过,但学生半信半疑,总是认为不可能。由常规速度看,兔子确实比乌龟跑得快,通过结合图象,并计算得知,由于兔子中途休息,花费了很多时间,导致最后比乌龟所用的时间多。在此,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平均速度概念及速度公式的理解,对这则故事的认可,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1)做事不能半途而废;(2)人不能骄傲自大;(3)天才不努力学习也会变蠢才;(4)成功在于勤奋等等。
  在《声现象》一章中,有这样一题:“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采取下面哪一方法是最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上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显然,学生们都知道,A项不能减弱噪声,在讨论这项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音量是有限的,作为学生我们要体谅老师的难处,因为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B项虽然能减弱噪声,但对我们学习有影响,甚至无法学习。通过综合同学们会得出结论:C项最合理,植树造林不仅能控制噪声,还有许多好处。
  在光现象一章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分别有哪些应用?”一题,教师在分析完它们的应用后,可以补充这样的知识:大家知道,过多的紫外线对人类有害,通常情况下,太阳光能辐射出大量的紫外线,通过很厚的大气层后被臭氧层吸收,只有少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大气中的臭氧层一旦被破坏,就会使紫外线辐射过多,给人类带来危害,而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过量使用含“氟利昂”等物质的电器,如空调、电冰箱等。我们应该不用或少用含氟利昂的电器。
  热现象一章中,“液体的沸腾特点是什么?”这一习题,我们不仅只让学生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就够了,而且应该继续问学生:你们平时在家里是做菜,当水烧开后,为了让食物熟得快,把火力加得越大越好吗?学生联系以往经历,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最后补充:学完这部分知识后,我们不仅要在用电方面节约,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要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以上各项只是列举初中物理习题渗透人文教育的少部分,只要教师秉着处处渗透人文的心,各章节的习题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只有教师有“在习题课上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才会在习题课上找到渗透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要适时地在习题课上渗透人文教育。
  二、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习题
  新教材的人文性要求我们改变传统习题的编写模式.例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可编如下一些习题:
  1.鲁迅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说:“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鲁迅的这句话对运动的描述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2.唐代李白写下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习了本节内容后,请你思考:①黄河的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②黄河的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
  3.诗人杜甫在其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①诗中“风怒号”、“卷”的物理含义是什么?②这两句诗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
  4.假如地球附近物体不受到重力作用,我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试想象可能出现的情景。
  5.请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的科普作文。
  这些习题一改传统习题训练思维的方式,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及物理知识融合在一起,将物理学与文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课程的人文性。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难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及人文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在渗透物理思想的同时,设身处地的为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而努力。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也备受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过程持续探究,并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加以大力改进。针对数学教学的方法,我认为应探五方面。  一、加深研究,提高效果。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给中学生物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行为。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来。让课堂“活”起来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为了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是课堂“活”起来的保障,为此,我采用下列方法激活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也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校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才能提高
贵州5名男孩在垃圾箱内死亡,令人痛心。随后的调查发现,5个孩子中有4个处于辍学状态。  而就在差不多同时,在“一切为了农村学生”的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韩清林透露,近四年来,全国小学辍学率大幅度回升,“从2008年辍学生63.3万人,辍学率5.99‰,到2011年辍学生已经达到88.3万人,辍学率8.8‰,这与1997年、1998年、1999
教育是文化传递和文化传播的过程,是“社会的核心”,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马丁·路德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也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之所在。”“利害攸关”,多么严重的字眼,又有多少人清醒地认识到身负的重任,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前
2010年,经教育部评标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25所院校中标“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简称国培计划),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成为其中唯一的一所中学,承办高中数学班。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务院参事、数学特级教师、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任项目首席专家,数学特级教师、人大附中副校长周建华和数学特级教师、人大附中数学教研组组长梁丽平任项目负责人,来自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等
内容提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重视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运用正面评价,激发学习兴趣;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初探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淡几点体会。  一、重视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要教育学生上好课,就
一、任务型教学的形成与指导思想  任务型教学起源于1982年,是交际法目前最新的发展。2001年,我国研制了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教学方法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这将有利于解决当前外语教学费时多、效率低这一难题。因为任务型教学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利用有效信息资源,采用多种手段,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
后湖中学是一个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体育特色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田径和蓝球运动在潜江市有一席之地,每年为市重点高中输送大量的体育人才,为此被湖北省体育总局选定为传统体育项目的示范学校。面对优势体育基础状况,学校是怎样响应市教委号召,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开展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怎样实现学生每天煅练一小时呢?我们的做法是:  一、认清形势,科学决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越来越来重视学生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