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令人叹服 高度让人敬仰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经教育部评标专家委员会评审,共有25所院校中标“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简称国培计划),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成为其中唯一的一所中学,承办高中数学班。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务院参事、数学特级教师、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任项目首席专家,数学特级教师、人大附中副校长周建华和数学特级教师、人大附中数学教研组组长梁丽平任项目负责人,来自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等7个省(市)的共50名首批学员接受了培训。该项目实施后,学员对该项目的整体“满意”度为100%,其中“非常满意”度为91.3%;在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该项目得分名列前茅。
  国培学员、福建省福州三中高级教师林风在研修博客中写道:10月14日上午刘彭芝校长给我们带来一场朴实、实在、真诚的报告,观点新颖,话语朴实,案例鲜活,那平凡中的不凡、那平常中的光彩,娓娓道来,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合作团结,校长是关键,办世界一流中学需大视野、大事业、大作为、大胸怀,此乃刘彭芝也,严肃中不乏幽默、淡定中蕴含神韵,2个多小时不知不觉中滑过,由衷的敬意和佩服也油然而生,这便是今天报告的感觉,这感觉真好,太感人了!
  国培学员、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过家福老师在研修博客中这样写道:作为国培项目负责人的周建华副校长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平和、热心、率直、博学。这么多天来,他像一个“全陪”全程参与我们的每一次活动,对于他的事无巨细、不辞辛劳,我心怀感激!而今天上午他的一场精彩纷呈、实惠之至的讲座更是让我从另一角度对他增添了一份敬仰和叹服。敬仰其“精湛”,叹服其“高度”!
  近日,我们专程采访了数学特级教师、人大附中副校长周建华,希望通过对其“精湛”和“高度”的进一步解读,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人大附中校长们深厚的学术素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人大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教授、在读博士
  苦练“内功” 渐入佳境
  1985年7月,周建华从苏州大学数学系毕业,被计划分配到中国最基层的农村完全中学,做了一名数学教师。这所农村中学远离县城,生活条件艰苦,办学设施简陋,生源也不够理想。
  艰苦的条件与想干一番事业的火热激情形成强烈的反差,这让周建华对今后的人生之路感到迷茫。校长担心这唯一的大学生调走,鼓励周建华在这所学校“立志、立业、立功”;同事们真诚地关心他,鼓励他;学生纯朴与善良,亲切地称呼周建华为“大学生老师”,还有周建华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工作的热情,促使他“一定要当一名好教师,不能误人子弟”。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质朴的理想,鼓舞着周建华一路走了下来。
  当时的周建华对“好教师”的理解是肤浅的。刚从教时,周建华经常回忆当年读书时自己的老师是如何教学的,好像有一点印象,但是又清醒又模糊。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呢?
  周建华是从苦练教学基本功开始的。如果说教室、课堂是周建华老师自我提高最重要的练功房,那么三尺讲台则是他最好的练功台,学生是促进他提高的好助手。周建华坚持在讲台上天天“练心”——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练情”——培养热爱每一个学生的感情,“练口”——锤炼准确而生动的教学语言,“练手”——练得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练艺”——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完成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嬗变。
  数学出身的周建华,为使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取得“极大值”,他常常节玩嬉,少嗜好,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春夏秋冬常如一;他坚持“学足三余”:寒暑假是学期之余,节假日是周月之余,深夜是一日之余。
  这样一组数据可能说明当时的一些问题:
  5秒钟——周建华在五秒钟内就可以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画出一个规范的正方体图形,而且一画就成形,不再用黑板擦修补。
  16种数学期刊——尽管在农村中学工作时,手头很拮据,但周建华每年都订阅16种中学数学期刊,花去近一个月的工资,每年可以从中读到三千多篇专业论文,还养成了阅读浏览各科期刊的习惯,及时了解各科的教改动态和教改成果。
  18本备课笔记——从教以来,周建华基本不重复使用教案,针对不同的班级,设计不同的教案,每新教一次,必认真地重新设计教案,并在课后认真地反思,只要有一得之见,就在备课本的反面写下教学后记,仅1997—1998学年度,周建华就写了满满18本备课笔记,学生们争相借阅他的备课笔记。
  50余本教育名著——从孔子到朱熹,从陶行知到叶圣陶,从卢梭的《爱弥儿》到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从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到布卢姆的“发现法”,从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到《新教育之梦》,从魏书生的语文教改到顾泠沅的数学教改,周建华兼收并蓄,广泛涉猎,一本一本名著反复研读,先后阅读了100余本教育名著,极大地丰富了周建华的理论素养。
  10000道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不至于也不能陷入题海,周建华自己则在题海中尽情遨游,勤中悟巧,在刚开始工作的几年中保留着每天一套综合卷的“胃口”,认真演练,每年做题超过10000道。
  连续4次第一——1992年,江苏省开始了层层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学校的评选中周建华得了第一;作为学校的代表,参加片级评选,周建华又得了第一;代表教学片参加县级评选,周建华还是第一;代表县参加大市级评选,面对的全部是省重点高中的选手,周建华仍然是第一;代表市参加省级评选,这次面对的是老牌省重点高中的选手,在十二名选手中周建华依然名列前茅。
  采访中,周建华老师回忆起了当年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高中数学教师优质课评选的一个场景:
  当时参加比赛时,周建华的中学班主任、数学特级教师吕立美老师陪同。比赛一下课,吕老师就找到周建华,“我刚才打听过,这是一个体育特长班,学生底子不好,而且数学课上特别不爱发言,可把我急坏了!”
  “我昨天就知道了这个情况,已经在昨天规定的与学生见面的15分钟里解决了这个问题。”周建华显得胸有成竹。
  那么,周建华是如何解决的呢?
  原来,他在与学生们见面的15分钟时间里走进该班的教室时,学生们正在出墙报,他用漂亮的魏碑体给他们写了标题,赢得学生的掌声,该班的宣传委员连忙拿出照相机,要和周老师合影。接着,周建华利用体育班的特点,首先和学生们讲起了篮球,给学生们读了自己写的一篇散文,题目是《借“球”发挥》。
  接着,利用学生爱美的特点,他给学生讲了几分钟摄影,说明摄影构图中有丰富的数学知识。最后,又回到美术字,讲写美术字与摄影构图的相同之处。临走时周老师告诉学生,明天我会给讲你们一节数学课。
  篮球——摄影——美术字,周建华帮助学生们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使他的教学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该班的数学教师说,这些学生简直就是换了一批人!
  这些爱好,最早开始于周建华读大学的时候,这些看似与教学毫无关系的知识周建华都有涉及。他在农村中学工作时,这样的兴趣和爱好又一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当时,学校布置教室时所有的大标语和班训,绝大部分出自周建华之手;学校的宣传栏,也是周老师领着学生们精心设计制作的;他还取得了学校的支持,成立了摄影兴趣小组,开始用照片记录学校的历史,捕捉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
  周建华热爱写作,曾发表过一些散文,但没有成为作家;他写得一手好字,爱好篆刻,还发表过篆刻作品,但没有成为书法家;他还喜欢摄影,有很好的暗房技术,更没有成为一名摄影家。但通过学习、探索和实践,触类旁通,周建华成为了一个多面手,直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一轮的三年下来,1988年的高考,周建华任教的文科班中有3人的数学成绩是满分,也是当时全县的3个满分,均分列全县第一,理科成绩为全县同类学校第一。这无疑创造了一个奇迹,引起了很大的震撼,当年全县的高三教学研讨会破例来到了这所农村中学召开。
  就这样,周建华一干就是8年,成长为县里最年轻的完中副校长之一,并获得“市级优秀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用周建华老师的话说,那是一段“平静而纯粹”的生活。
  1993年8月,组织上调周建华到地处农村集镇的一所省重点高中任教,工作了两年,被江苏省教委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成为全省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并获得“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5年8月,周建华应聘到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工作。在这所学校,周建华工作了六年,先后获得“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任该校分管教学与科研的副校长,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第一期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员,第二期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讲座教授。
  2001年,周建华调至人大附中,任校长助理,兼三个班的数学课及一个班的班主任。2004年,他成为学校的副校长,无论是涉足自己从不熟悉的后勤管理、安全保卫、基建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分党委工作,还是分管自己熟悉的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周建华做得都很出色。
  明末清初顾炎武先生的读书信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代学者梁绍壬在《眼镜铭》曾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之说。周建华在最初当老师的2年多的时间里外出听课就行了8000多里路,在后来20多年的时间里读万卷书,做几万道题,在探索、反思和实践中一路走来,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深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特级教师,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以知启智 以智怡情
  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周建华善于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采访中,周建华如数家珍地道出对他成长影响巨大的一批名师。
  江苏省建湖县中学的吕立美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意境高远,跟着吕老师学数学和学教数学,周建华获益匪浅;苏州市教委教研室的芮滋老师,学养深厚,为人谦逊,给周建华压了许多担子,也给他创造了许多机遇;苏州大学数学系老师创造了数十次机会,让周建华与杨浩清、仇炳生、金立建、沈家书等江苏省名师研讨交流;人大附中王建民老师的数学课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善于将教法和学法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海淀进修学校的张振威副校长,善于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角度观察课堂、评价教学;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部的刘美伦老师,治学严谨,待人宽厚,每逢北京市数学教研活动,必点将让周建华发言;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更使周建华看到了当代教育家的胸怀和气魄。跟随这些名师一路走来,周建华感受了他们的风采和魅力,也锁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周建华对我们说,“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是他们给我鼓励,是他们给我机会,是他们给我帮助。学习,成就了我的过去;学习,塑造我的现在;学习,影响着我的将来。”
  与此同时,周建华还走着一条教育科研之路,以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自己,尽管当时“科研兴教”的概念很模糊。从1990年开始,周建华尝试反思研究,写了一些教科研方面的文章。周建华的教学研究基于教学实践,既善于抓住细节、以小见大,又善于系统思考、追踪研究,拓展自身的研究视野,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
  曾经有一道关于降雨量的试题引起了周建华的警觉:正确答案为37.9mm,正答率仅为14%,其中一位学生的答案为3786.3mm,是正常人身高的两倍左右!周建华没有简单地斥责学生“太粗心大意了!”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然而,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否离开“生活”实际太远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加强。其次,教学中对学生检验答案的意识、方法及能力的训练,几乎是个“盲点”,而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既掌握常见的检验方法,又注意从对解题结果的检验转为注重对解题思维过程的监控,注重扎实数学基本功的训练,最终内化为时时有反思自身工作的习惯与意识,恰恰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支点”。
  随后,周建华进行了跟进的教学反馈,优秀的教学案例《“降雨量”引发的实践与思考》(《数学教学》1998年第5期)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参加工作伊始,周建华就发现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他就此进行了20多年的持续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农村高中学生、省重点高中学生和首都示范高中学生,研究的视角从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到注重学习心理如元认知在学生学法改进中的作用,再到从学习志向、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综合研究与改进,总结了“四环(预习、上课、整理、作业)一步(复习迎考)学习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研究方式从自发的草根研究到成为市级立项的课题研究,再到以此为基础成功申报的国家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当代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探微》发表在《中学数学》1995年第5期,《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获全国首届“教研杯”论文大赛一等奖(中央教科所主办,1996年),《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困惑与元认知开发》在《中学数学》1998年第4期发表。2003年9月,他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成长在线》,两期《走进高一数学》电视访谈(上、下)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2006年10月21日,周建华在第二届海淀教育节名师大讲堂作报告《如何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因学生和家长评价很高,2007年10月10日,周建华在第三届海淀教育节名师大讲堂再作报告《如何改进学习方法》。2007年1月24日和1月31日《北京日报》分别以《想学会学,学习密钥》、《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为题发表周建华的学法研究成果。
  1991年,周建华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到目前为止,周建华累计发表了110多篇文章,而且这些稿件投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过退稿的,其中有13篇以上获得全国和省级一等奖。
  追溯自己的学习、研究和成长历程,周建华给我们讲到了教学过程的“四个原理”、教好数学的“三个理解”和教师成长的“三个站位”,他对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能够在自己的成长和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加以运用。
  在周建华看来,“四个原理”即情意原理(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序进原理(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结构)、活动原理(精心组织各类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和反馈原理(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信息并随时调节教学),它们深刻揭示了教学的规律。“三个理解”指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涵盖了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内涵上说,要理解并掌握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中学数学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重点的知识、学生数学学习难点的知识、关于重点知识的教学解释的知识、关于评估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的知识等等,尤其要深刻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因为这决定了一个老师教学所能达到的水平和效果。
  “三个站位”,则是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所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站位,即站在大师的肩上——阅读教育理论著作,汲取大师的思想营养;站在自己的肩上——教育实践和反思写作的互动;站在同伴的肩上——基于团队精神的成长共同体的构建。
  作为朱永新教授的开门弟子,周建华追求教育教学上的“境界为上,技能为次”。
  2003年4月20日,“非典”前夕,作为海淀区的兼职教研员,针对北京市高中数学教材中首次出现向量知识这一情况,周建华为100多位同行做了一节公开课《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扎实的教学功底赢得一致赞誉。该课的教学设计2003年5月获得《数学通讯》编辑部主办的全国教学设计比赛特等奖,发表在《中学数学月刊》2004年第3期。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曾经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周建华的数学课灵动而厚重、轻松而高效、大气而严谨,学生评价他是“最有数学味和最有文采的数学教师”,还称他是“平生遇到的第一个连标点符号都要管的数学老师”,甚至有学生说,“周老师,您干吗不给我们把语文也给教了?”
  在教学过程中,周建华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刚开始的时候,周建华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后来他慢慢发现数学的价值越来越大,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方法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人的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和一种德性。
  逐渐地,周建华对教育、教师、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有着深刻理解,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和教学风格。
  教育观:教育是伟大的科学,研究的是人的身心,只有在创新思辨中才能超越向前;教师是崇高的职业,传递的是人的真情,只有在无私奉献中才有魅力无限;教学是复杂的艺术,生发的是人的智慧,只有在实践反思中才能高歌凯旋。
  教学观和教学风格:以知启智,以智怡情。他希望“站在讲台上,我就是数学!我的身上自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数学光华与气息,一种源自于理性、智慧、思辨的内在气质。”希望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形成一种新的认识方式:客观地研究,超越现象以认识隐藏于背后的本质; 一种新的美感:数学美(罗素形容为“冷而严肃的美”);一种新的精神: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后天养成的理性精神 ;一种新的性格:善于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坚持;一种心灵的解放:把握规律之上的一种智慧的解放;一种深层次的快乐:让学生获得由智力满足带来的快乐,成功以后的快乐情感;
  ……
  从农村到城市,再到首都,周建华在4类不同的学校工作过,身受多位名家的影响和熏陶,他享受过乡村小河的宁静,感受到滚滚长江的澎湃,感叹于巍巍长城的伟岸,丰富的经历成为周建华教育人生中一种宝贵的财富。
  在周建华看来,一个数学教师有三个层次:仅仅停留于数学知识层面的教师是教书匠;能够体现数学的思维的老师当称为智者;如果实现了无形的文化熏陶、精神陶冶,则可称为人师。
  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这样的素质,高尚的师德情操、先进的教育理念、宽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能力功底、高效的教学方法、前瞻的发展思考、良好的创新习惯和独特的个性魅力。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创新为魂 大成在德
  在周建华的人生词典里,有这么几个关键词:热爱、学习、创新,也正是对这几个人生关键词的感悟和实践,决定了他学术上的“精湛”,造就了人生的“高度”,开启了周建华教育生涯的精彩篇章。
  在周建华看来,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教育规律及教育的某些基本属性(如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民族性、教育的继承性、教育的时效性等),决定了教育创新、教学创新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而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性教师或专家教师。
  那么,一名教师如何才能立足自身岗位不断创新,逐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呢?
  周建华的理解是,核心是反思和创新,新一轮课改为创新提供了契机,在创新中方能促进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对教材的反思,到对学生的反思,进而到对教法的反思,最后到对效果的反思,使得周建华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突破。
  在对数学教材本身的剖析中,周建华认为将“充要条件”安排在高二解析几何中教学有三点不足,他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论证,提出了将“充要条件”提前至高一一开始教学的三点可行性,并从自身的教学效果分析,论述了将“充要条件”提前至高一一开始教学的四点好处。这一做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得到了验证,目前充要条件已经提前到高一一开始教学了。
  加里宁有一句名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周建华老师通过对一道例题三轮教学的反思,触发他对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教学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学教学中有三种思维活动,即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实践中,他摸索出了思路教学的三条途径:深钻教材,追踪数学家的思路;模拟发现,稚化数学教师的思路;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路。在理念上提升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也是数学教学作用于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并取得的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数学教学中的“思路教学”》、《把数学教学作为思维活动的教学》、《丰富课堂环境,发掘智力潜能》、《“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
  2004年,周建华被提拔为人大附中的副校长后,刘彭芝校长喜欢把她创意的工作交给周建华具体架构和实施。刘彭芝校长高尚的人格魅力时刻感染着周建华,刘彭芝校长对教育深刻而独特的理念给周建华以新的启迪,使得他得以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体悟教育之道,体验管理之精髓,体察创新之秘籍。
  2004年,周建华协助刘校长创办中英合作项目。从项目申报手续、建立基本的课程架构和管理体制、构建一支中外教师队伍等工作中,周建华感受的是刘校长的“世界是我们的教科书”的理念、国际视野和看待事物的前瞻性,以及认准的事敢于担当,百折不饶。
  2005年,周建华负责人大附中教职工在世纪城时雨园置换、购房的具体工作。这一机会是刘校长几经努力,得到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的支持才争取到的,为了将好事办好,周建华自己放弃了将老旧小区房置换新房的机会,这一艰巨的工作“风平浪静”地完成了。从中,周建华感受的是刘校长对每个教职工的关爱和平等的尊重,“无欲则刚、有容乃大”的人格魅力以及“细节决定成败”的作风。
  2007年,北京市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人大附中创意成立教育联合体(由人大附中、人大附中分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组成),申报自主安排新课程实验,这个项目由周建华具体负责。从中,周建华感受的是刘校长兼济天下的胸怀,“激活每一个细胞”和“谋事在众,决断在己,成事在众”的管理策略。
  2009年,刘彭芝校长被上海市教委、北京市教委的聘为主持人,在人大附中分别成立“上海市普教系统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和“北京市普教系统先锋校长培养基地”,周建华负责该基地的具体工作。2010年,刘彭芝校长让周建华牵头投标承办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这每一件工作,周建华都做得很出色。
  2010年,周建华与其他5名附中教师一起被中国人民大学晋升为教授。
  采访中,周建华还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1992年教师节前夕,一名学生给周老师寄来贺卡。她写道,老师,告诉您一个秘密,您知道我们为什么叫您“老板”吗?您的课上得真好,我们喜欢你。可是,您和我们在一起时从来不笑,平时老是板着脸,上课老是板着脸(简称“老板”),我们又怕您。
  这促使周建华不得不审视自我感觉不错的工作:教学工作中是否有情感因素?情感在教学工作中的功能如何,如何应用?中学生的情感有何特征?师生情感的发展大致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又有哪些特点呢?
  这几个问题时时萦绕在周建华的心头,带着这样的问题,他发现教育理论界在此时恰好有了“情知对程”的提法,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研究,就此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人际关系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情趣?理趣?谐趣》、《激励理论及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其中《激励理论及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获江苏省第三届“五四杯”论文大赛一等奖。
  从此,周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有了发自内心的、真诚而又得体的笑容。至今,他还将学生的那张贺卡珍藏在心底。
  周建华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在农村中学工作时的情景。他最怕的是开学时教室里多出几个空位。那个时候,周建华和其他老师一起,起早带晚地走访,宣传学习文化的重要性,说服家长让子女坚持上学。为巩固一个学生,常常要走访七八次。有的经动员来校复学没几天,碰到收割季节又失学了,或是干脆回家劳动挣钱,不来上学了,周建华常常感到心疼。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周建华老师长期以来十分关注那些学困生和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因此有了“长大后,她就成了我”、“《一帘幽梦》”、“让我再看这个世界最后一眼吧”、“校服风波”等等一系列经典的案例。
  “真情兮,煦煦春风胜母爱;师魂兮,浩荡日月齐放彩。”周建华在活生生的例子中领悟,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在他的世界中,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学生,才会让你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专注于传道授业,以情换情,以真激情,以理导情,尊重学生,用爱心精心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
  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者无声而哀;真怒者未发而威;真亲者未笑而和。”周建华的理解是,这里的“真”,指的是真心实意的情感和真才实学;这里的“真”,指的是现实世界固有的客观规律和真抓实干;这里的“真”,更是人民教师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在对“真”的解读基础上,周建华对“经师”和“人师”、“教书匠”和“教育家”之别有着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爱”和“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大德”, 是否拥有一腔爱心,是“经师”与“人师”的重要区别;是否善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重要分别。
  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有大境界才会有大人生。创新为魂,大成靠德,使得周建华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阔,最终也决定了其“精湛”和“高度”。
  (记者 陈达)
  
其他文献
本刊讯(齐琳洁)6月9日16时30分,高考已结束,乌鲁木齐市西山西街南一巷雅山新天地小区,19岁的高三女生小芳呆立窗前,她突然转身说要出去买些东西,母亲申女士不放心跟了出去。  一出门,申女士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女儿站在5楼楼道的阳台上准备往下跳,她失声哭喊着跑上前准备抓住女儿,但一把只抓住了她的一只鞋子……  学习从不让大人操心  6月10日下午,记者闻讯来到雅山新天地小区21号楼3单元,该栋楼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考虑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激活课堂气氛,使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笔者的见解。  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  在课堂上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
对于学生来说,一堂45分钟的课真正有效的时间只有20-25分钟。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机会去汲取更多的知识?备课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把课备得充分,课堂效率才会高。比如,在我们这个县城的中学,很多孩子是从乡镇来的,压根儿就没接触过什么英语。因此,在备课的时候也得把学生这块给备好,以方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有所收获。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就好比导演,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也备受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过程持续探究,并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加以大力改进。针对数学教学的方法,我认为应探五方面。  一、加深研究,提高效果。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给中学生物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行为。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来。让课堂“活”起来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为了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是课堂“活”起来的保障,为此,我采用下列方法激活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也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校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才能提高
贵州5名男孩在垃圾箱内死亡,令人痛心。随后的调查发现,5个孩子中有4个处于辍学状态。  而就在差不多同时,在“一切为了农村学生”的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韩清林透露,近四年来,全国小学辍学率大幅度回升,“从2008年辍学生63.3万人,辍学率5.99‰,到2011年辍学生已经达到88.3万人,辍学率8.8‰,这与1997年、1998年、1999
教育是文化传递和文化传播的过程,是“社会的核心”,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马丁·路德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也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之所在。”“利害攸关”,多么严重的字眼,又有多少人清醒地认识到身负的重任,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