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也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校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性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实施教学。
  一、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想什么?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赏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满天里找相关的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二、精心教学设计。
  精心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要考虑:一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成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末知。我们必须明确本堂课的目标,要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灵活机动的实施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死板地按照已有的教学模式和计划好的教学过程去教学,要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比如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但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平读、赏读”的教学模式;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一一熟读,记语言一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对于有值得探究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指导,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应用”的教学模式;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应用”的教学模式;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等等。
  总之,我省教育家汪广仁常说:“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育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吧!
  (作者电话:13595883010;信箱:1103277751@qq.com)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抽象枯燥,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不浓,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老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
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和企业合作。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贵阳市万龙学校董事长汪广仁教授早在1995年就提出:“校企合作对接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姚李职高在办学过程中,也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职教要为国家产业体系建设培养技能人才”的要求,坚持依托企业办学,积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如同泉源,语文犹如溪水。泉眼丰盈而不枯竭,溪水才会自然而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让语文教学和生活牵手同行,生活的源泉将会赋予语文教学生命与活力。发挥语文的魅力,将会让生活更加诗意盎然。香港教育家汪广仁说:“相信世界有多精彩,语文教育就有多精彩。”因此,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重视构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让语文因生活而精彩。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清明节到了,小龙和家人挎着篮子去给故去的亲人扫墓。坟墓在远处的坝上,从村口走到坝上,既要走大路,也要穿小路,沿路是无边无际的绿草红花。  “哇,好软呀,像是走在地毯上呢。”小龙活泼地在长满草的小路上跳来跳去。  穿過小路,小龙一家走进开满油菜花和紫云英的田里……  油菜花,黄灿灿,阵阵花香随着春风飘荡。穿过油菜花田,小龙一家人都变了个样,身上沾满了油菜花瓣。  “看,我们都成了‘花人’啦。”小龙指
本刊讯(齐琳洁)6月9日16时30分,高考已结束,乌鲁木齐市西山西街南一巷雅山新天地小区,19岁的高三女生小芳呆立窗前,她突然转身说要出去买些东西,母亲申女士不放心跟了出去。  一出门,申女士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女儿站在5楼楼道的阳台上准备往下跳,她失声哭喊着跑上前准备抓住女儿,但一把只抓住了她的一只鞋子……  学习从不让大人操心  6月10日下午,记者闻讯来到雅山新天地小区21号楼3单元,该栋楼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应考虑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激活课堂气氛,使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笔者的见解。  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  在课堂上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
对于学生来说,一堂45分钟的课真正有效的时间只有20-25分钟。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机会去汲取更多的知识?备课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把课备得充分,课堂效率才会高。比如,在我们这个县城的中学,很多孩子是从乡镇来的,压根儿就没接触过什么英语。因此,在备课的时候也得把学生这块给备好,以方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有所收获。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就好比导演,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也备受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过程持续探究,并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加以大力改进。针对数学教学的方法,我认为应探五方面。  一、加深研究,提高效果。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给中学生物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的行为。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来。让课堂“活”起来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为了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是课堂“活”起来的保障,为此,我采用下列方法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