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也备受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过程持续探究,并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加以大力改进。针对数学教学的方法,我认为应探五方面。
一、加深研究,提高效果。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讲授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共同开发、丰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方式去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者的教学思想,从而体会每一节课应该怎样上好,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同时,还需要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组的智慧,切实避免在新课程的研究上出现蜻蜓点水的表面现象,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开拓思路,转化角色。
实施新课改,就要改变或取消原来的老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开拓教学思路的同时,首先要转化新的教学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需要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需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总之,教师教学思路的开拓,教学角色的转化,其实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行为世范,改进教法。
改进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学生情感——人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是教师自身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转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在学生面前都产生着引导和示范作用。
首先,要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向着科学文化顶峰奋力攀登的路标和向导,因而教师自身需要努力拼搏进取,不断充实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数学这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
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引导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已任,把学知识、长才干、成大器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务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四、用多媒体,少依赖性。
高中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图形的性质、复杂的代数计算繁琐、函数的动态过程、几何证明的直观背景等,都需要直观的视察、观察和感知,若能运用多媒体来直观呈现,使其可视化,将会大大有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但是,谨记多媒体不能代替教师,电脑不能代替人脑,大屏幕不能代替黑板。
五、抓好反思,善于总结。
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新老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应该尽力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抓好课后反思,写写教材分析、课例及其点评、教学案例分析,走访学生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课后小测试,写好教案总结。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相反,一个教师实践经验再丰富、学生成绩再好,课后反思不抓好,教案总结不认真写,那肯定会落后别人而被淘汰的。
总而言之,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只要我们认真探讨以上五个方面的大问题,教师的教学预想效果就可以达到,而且是一定能够达到。
(作者简介:袁红兵, 男, 生于1967年12月, 大学本科学历, 中学一级教师职称, 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任教。邮编:224041;电话:13056145319;信箱: 297467276@qq.com)
一、加深研究,提高效果。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讲授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共同开发、丰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方式去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者的教学思想,从而体会每一节课应该怎样上好,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同时,还需要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组的智慧,切实避免在新课程的研究上出现蜻蜓点水的表面现象,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开拓思路,转化角色。
实施新课改,就要改变或取消原来的老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开拓教学思路的同时,首先要转化新的教学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需要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需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总之,教师教学思路的开拓,教学角色的转化,其实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行为世范,改进教法。
改进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学生情感——人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是教师自身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转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在学生面前都产生着引导和示范作用。
首先,要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向着科学文化顶峰奋力攀登的路标和向导,因而教师自身需要努力拼搏进取,不断充实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数学这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
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引导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已任,把学知识、长才干、成大器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务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四、用多媒体,少依赖性。
高中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图形的性质、复杂的代数计算繁琐、函数的动态过程、几何证明的直观背景等,都需要直观的视察、观察和感知,若能运用多媒体来直观呈现,使其可视化,将会大大有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但是,谨记多媒体不能代替教师,电脑不能代替人脑,大屏幕不能代替黑板。
五、抓好反思,善于总结。
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新老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应该尽力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抓好课后反思,写写教材分析、课例及其点评、教学案例分析,走访学生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课后小测试,写好教案总结。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相反,一个教师实践经验再丰富、学生成绩再好,课后反思不抓好,教案总结不认真写,那肯定会落后别人而被淘汰的。
总而言之,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只要我们认真探讨以上五个方面的大问题,教师的教学预想效果就可以达到,而且是一定能够达到。
(作者简介:袁红兵, 男, 生于1967年12月, 大学本科学历, 中学一级教师职称, 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任教。邮编:224041;电话:13056145319;信箱: 2974672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