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到去粗取精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知识积累的飞跃期,两者相遇易促进学生人格养成和思维发展,也易导致价值观缺陷引发心理障碍,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空心病;价值观缺陷;心理障碍;生命意义
   一、空心病缘起及基本特征
   空心病是徐凯文教授总结经验得出的心理疾病类型,据统计,北京大学有40.4%的学生患有空心病,这种病无法列入精神疾患,有别于抑郁症、焦虑症。该群体基本特征是:成绩优异、有创伤经历、存在感缺失、内心空虚、情感细腻、迷茫、情绪低落、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该疾病基本特征是:持续时间长、医疗无效、传统心理治疗不佳。该研究最初针对的是大学生,而今呈低龄化趋势。
   二、空心病产生的原因
   (一)全球化历史进程
   徐凯文教授指出,美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居全球之首,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几年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急速增加,这与中国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紧密相关,中国学生越来越受西方文化影响,某些糟粕也随之侵入,消解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二)社会大环境
   徐凯文教授认为学生空心大多时候不单由自身造成,环境是空心病形成的重要诱因: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无形的进步带来的压力和困扰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压抑身心。
   (三)家庭、校园小环境
   家长常将成绩作为脸面、攀比的资本、炫耀的筹码,教师将成绩作为邀功的筹码和同事间攀比的资本,这种价值观无形中将孩子推向不归路。
   三、空心病解决途径
   解决空心病的核心是帮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建构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而要建构价值观,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解决三大问题。
   1.人为什么要活着?
   2.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3.你认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四、危机干预
   下面以张政(化名)事件为例,深探空心病。
   (一)学生信息
   (二)案情呈现
   张政虽品学兼优,但总是精神恍惚,出现厌学情绪,在一次因奥数竞赛失利与母亲的争吵后离家,整夜不归。以下是与张政的对话。
   师:“你去哪里了?”
   张政:“……”
   师:“你爸妈知道你的想法吗?”
   张政:“我妈很烦。”
   師:“烦你什么?”
   张政:“总是逼我做我不喜欢和做不到的,就像这次奥数竞赛。”
   师:“为什么不和妈妈沟通?”
   张政:“她从不听我的。”
   师:“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张政:“什么也不想做。”
   (三)案情分析
   张政心思细腻,追求完美,当他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了自己不愿做也做不到最后失败的事后便出现意志消沉、思想行为异常。徐凯文教授认为,所有所谓异常行为都是对异常环境的适应,张政无法消解母亲带给他的巨大压力就从一个看似变态的行为中寻求释放。
   “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当学生的家境越富裕,家长的期望越高,学习压力不是越小,而是越大了,殊不知超出身心极限的教育必将带来坏的局面。
   五、价值观缺陷心理障碍应对举措
   解决空心病危机有以下几种举措。
   (一)教师——建立共情
   空心病学生往往对他人产生排斥,内心有厚厚的壁垒防御外来的情感,当教师无法走进学生内心,就无从谈帮助,只有深入学生内心深处找到那扇心门,建立共情,才有可能帮助到他,深入的共情是心理建设的重要环节。
   (二)自我——重建生命意义
   教师不应只告诉学生要为升学奋斗,学生不应只知道要为名利奔走,而要从精神上真正成长起来,看到自身的美好、长处和价值,即使将来难以成就大事业,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也不会犯空心病。
   (三)家长——建立亲密关系
   亲子关系的破裂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来填补这些空缺”[2],糟糕的环境造就糟糕的心理,努力营造亲密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根源。
   六、结束语
   “空心病是一种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但教育缺失是根源之一。”[3]教育病症让下一代的成长环境笼罩着种种莫名其妙的压力,教育要给孩子美好人生,不是无尽的财富、崇高的地位,而是如何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生活,教师绝不愿看到学生成长了却领会不了生命的真谛,成才了却选择结束生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0.
   [3]徐凯文.“空心病”也是一种心理障碍[N].大众卫生报,2007-07-25.
   作者简介:范雯绮(1988—),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杭州市三墩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改革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强,部分学生则基础差且理解能力不足。这样完全不同的认知起点恰恰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起点,学生课外阅读量、阅读策略等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点”来开展。以统编版三年级中的“快乐读书吧”为例,对整本书阅读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给教师的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快乐读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给学生推荐了大量的阅读书目,但是
摘 要: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数学教学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小学学科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数学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对于小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数学老师
摘 要:在小学教育之中,读与写都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是现阶段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应在契合新课改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为建设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课堂助力。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在现阶段,国家新人才战略的提出,使得教育行业也迎来了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及新发展下的新变化。在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教育提供了基本的范式,带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概念性思维尚不完善,对纯粹的数字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对数学概念的建立模糊不清,且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对稍复杂的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形结合;低年级;数学教学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对概念、算理和数量关系的理解缺乏形象化的认知,因而会造成学习
摘 要: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条件,结合学生特点,合理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交通运输方式”本身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创设
摘 要: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所谓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对其展开教育引导的一个过程,进一步将生活与数学之间存在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来,这种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基于此,将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运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来分析生活化对学生的影响,同时教师也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素材来丰富教学活动内容,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状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多样化的
摘 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抓住知识的延伸点,才能让课堂更加有效。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教学时通过“精心预设,在自主探究中暴露”“以形助思,在直观演示中醒悟”“深度思考,在追问辨析中明理”“拓展延伸,在练习解疑中提升”等活动,让学生的深度学习真正实现。   关键词:自主探究;直观演示;追问辨析;练习解疑   数学知识的编排具有螺旋上升、层层深入的特点,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开创了新基础教育理论。新基础课堂强调的是重心下移,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能为了课堂的顺利进行等不及学生的思考,出现教师代替学生、部分优秀学生代替全体学生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基于学情和对教材的解读,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活动背景   “位值图上的游戏”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以内数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是重中之重,是学好小学数学的有利推手,对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在小學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永远都是学生最重要的指导人、引路人,如何正确且全面
摘 要:以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为核心,依次阐述了借助群文阅读强化学生知识积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思维习惯、优化学生阅读能力等内容,依次为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创设一个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外阅读能力;小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师积极致力于群文阅读教育价值的开发工作之中,以此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群文阅读是小学生积极参与的体系性阅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