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引导学生“绿色上网”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7313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与背景】
  《网络文明小公民》是选自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21课的教学内容。为了达到学计算机安全的意识、从小养成安全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预防计算机病毒这个目的,我在设计教学设计的时候,注重搜集一些直观的教学素材,如一些视频、图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通过对事实新闻以及相关案例分析来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小公民。
  【情景描述】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情趣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网络世界出现了一个名叫“火焰”的破坏分子,那这个破坏分子在网络世界都作了哪些坏事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生:(观看视频)。
  师:通过这段视频我们应该了解了这个名叫“火焰”的破坏分子属于计算机病毒,那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又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设计这课时正值“火焰病毒”在网络上肆虐,所以就想到通过一段相关视频来进行导入。一来可以使学生可以很轻松的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这段视频先让学生对病毒有一个大体的印象,为下面讲计算机病毒知识时作一个很好的铺垫。
  教学片段二:观看视频,学习新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电脑病毒和人体内的病毒一样吗?2、谁编写了电脑病毒?3、什么是计算机病毒?4、计算机病毒有那些特性? 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由于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枯燥,那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呢?在偶然间看到了《蓝猫淘气3000问》里正好有一段关于病毒知识的介绍,而且把病毒的概念、特点等介绍的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观看逼真的动画效果来学习相关知识点,既丰富了眼球,又学到了知识,何乐而不为?
  教学片段三:借助具体事件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师:病毒只是我们上网过程中遇到的一种麻烦,网上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小学生成长有利的内容,也有不适合小学生浏览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两个事件来看看这两个同学在网络的影响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呈现案例)
  生:(仔细阅读案例,并说说自己的感想)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怎样才能避免不适合我们的内容呢?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绿色上网,健康上网。 现在就请同学们上网了解“绿色上网”“健康上网”的相关知识,然后说一说自己有没有不好的上网习惯。
  生:(上网了解知识点,并自我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事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同时有通过学习两个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上网过程中一些不好的行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片段四:学习公约,提升自我
  师:同学们,你们讲的都非常好。全社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们都在积极倡导着每一位同学健康生活,文明上网。为我们的将来,祖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共同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体朗读)
  师:最后我们通过签名活动,来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小公民”吧!(生参加签名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使网络资源更好地为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服务。同时同过签名活动,一来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学完这节课,又能起到一个活跃课堂的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小公民。
  【反思与讨论】
  由于现在很多孩子很早接触网络,所以网络这个词对他们来讲一点都不陌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大都掌握了网络方面的操作。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知识的一种升华,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而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由于本课很多知识点都很抽象,所以我借住了两段视频来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景等方式让学生感知病毒的无处不在和巨大危害,从而激起他们想了解相关病毒知识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进行教学,并在学生了解病毒相关知识的时候,适时安排了上网操作,还要求他们通过上网搜索知识点、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拓宽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渠道。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涉世未深、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我们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成为坚固的“防火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提高应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小公民。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在中国农村的学校仍比城市学校多的多,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并形成有效的指导模式。唤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开拓广泛的学习空间,设计鲜活的练习形式,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新体系,这些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为在我们农村小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学校和老师没有足够的重视。现今的农村的学校和老师们要更新教育理念,一本教科书教几十年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一旦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行其道,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小学生成为配角。教师满堂灌,小学生被动的记忆,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
今天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地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冲刷,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但由于其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限制,他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有时候对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者自身身心的发展变化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带来抵触、紧张、烦恼、焦噪等情绪,从而产生心理困惑,形成某种心理问题,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教育者还一
作文就是把学生看到,听到的,融自己的情感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过程”然而却有不少的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恐惧,厌恶的情绪,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他们在作文中快乐,在快乐中作文,从而乐于学习呢?本人就此谈些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兴趣为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而言,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式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
相对于初高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更像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父母”,学生对班主任带有强烈的依赖感。这样,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不能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而是应做到全面关注。无论是学生学习成绩还是课间活动的一些细节。随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化,以便于引导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等。  一、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为学生树立榜样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新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科学课堂的灵魂。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笔者有幸执教三年级《水和水蒸气》参加石狮市科学优质课比赛,在备课与研讨以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更是深深体会到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和“灵魂”,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我们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以本节课为例谈谈落
马克思指出:“人的创造性、能动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潜能素质,是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力量,它若不被唤醒,就会萎缩乃至泯灭。若得到开发,就表现为人类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意志和体力。”每个孩子生来都有创新能力,新课改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小学数学老师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通过每天不断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探
“文本细读”用于语文教学,其意义在于强调老师在整体认知与把握教材的背景下,对文本细致地进行感悟、质疑、品读和赏析,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对一篇课文而言,教师究竟该“细读”何处?怎样处理“细”和“粗”的关系呢?  一、“细读”课文需先“粗读”全文,把握整体,捕捉应该“细读”之处  “粗读”全文即粗略地通读全文。其任务和要求主要有二:一是越过词语障碍,一气读完全文,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再现上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中年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一定的语言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文本题材,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一般诗歌。《黄鹤楼送别》是第三学段的一篇“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为远赴扬州的好友孟浩然送别,描绘了一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江边春景图,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惆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引出“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在文本赏析和教学解读时,如何处理诗与文的关系,笔者认为,文为诗营造了一个多重互动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