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人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激发思维的动力,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初中物理的教学除了教会学生相关的物理基础知识外,还要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比较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意识
21世纪的新型人才要勇敢的面对各种挑战,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问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只有不断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提高思维能力,如果不能提出问题,那么他的思维就是被动的、肤浅的,因此,学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断提出问题,并对其强加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进而有所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从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老师教授学生物理知识,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这些知识,对他们的原理没有真正的理解,使学生不能自主的学习,不能提出问题,不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不能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能使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增强他们思维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
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同学都不提出问题,一般都是老师提出问题的,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问题,而是他们不知要怎么提出问题,下面分析下阻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第一,从心理上,很多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勇气,他们怕自己提出问题太简单,怕被老师笑话。第二,由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是教师教授学生物理知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并且很多时候教师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出来,使学生没有问题可提。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课,并认真的记笔记,但是从来没有提问题的习惯,并且也提不出问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必须的物理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科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首先,学生只有掌握了物理学中的相关基础原理,才能产生怀疑意识,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其次,学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就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不断地观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要掌握物理学的本质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质疑,善于提出问题,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创设出能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平台。如教师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组织学生对家电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环保节能方法;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组织学生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光污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多加鼓励,并及时作出回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对时,教师给予表扬,并婉转的纠正,尽量不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
3.重视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发现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不断地观察和思考,进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验证存在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纸片托水的实验,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水杯中的水满的情况下,纸片是不掉的,水杯中的水不满的情况下,纸片就会掉下来,根据这种现象,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做电流表的使用实验时,要求电流应从正接线柱进,从负接线柱出,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在接反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分析电流表的内部原理。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加思考和讨论,并亲自动手研究,而不是直接把原理和结果告诉学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物理教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初中物理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入教学中,还可以组织物理兴趣小组,不断的探索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就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各种想象,如冰雪融化、大雨倾盆、大雾弥漫、大雪纷飞,我们就会思考他们都是怎么形成的,他们所运用的原理都有哪些;又如为什么运动员在跳远时,要先进行一段助跑,这样才能跳的更远,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5.教授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好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知道怎么提出问题,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式。首先,学生要构建系统的物理知识,通过对旧知识的深化,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善于探索的能力。其次,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发现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思考问题时都是常规的、熟悉的思路去寻找问题,但有时候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若采用逆向思维,问题就会非常简单。第三,学生要对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存在的差异,从而提出问题,如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就能联想到水流和水压的关系,进而提出电流产生的条件的问题。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容易混淆理解的知识,先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错误,提出问题,然后在在相互讨论辨析,找出真正的答案。
综上所述,问题的提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那些特别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善于思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学生有多帮助,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锦志.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3(69):148-148.
[2]薛小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3(70):144-144.
[3]于永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神州,2013(3):183-183.
[4]施飞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初探[J].才智,2010,29:064.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意识
21世纪的新型人才要勇敢的面对各种挑战,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问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只有不断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提高思维能力,如果不能提出问题,那么他的思维就是被动的、肤浅的,因此,学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断提出问题,并对其强加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进而有所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从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老师教授学生物理知识,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这些知识,对他们的原理没有真正的理解,使学生不能自主的学习,不能提出问题,不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不能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能使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增强他们思维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
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同学都不提出问题,一般都是老师提出问题的,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问题,而是他们不知要怎么提出问题,下面分析下阻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第一,从心理上,很多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勇气,他们怕自己提出问题太简单,怕被老师笑话。第二,由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是教师教授学生物理知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并且很多时候教师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出来,使学生没有问题可提。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课,并认真的记笔记,但是从来没有提问题的习惯,并且也提不出问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必须的物理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科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首先,学生只有掌握了物理学中的相关基础原理,才能产生怀疑意识,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其次,学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就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不断地观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要掌握物理学的本质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质疑,善于提出问题,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创设出能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平台。如教师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组织学生对家电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环保节能方法;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组织学生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光污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多加鼓励,并及时作出回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对时,教师给予表扬,并婉转的纠正,尽量不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
3.重视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发现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不断地观察和思考,进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验证存在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纸片托水的实验,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水杯中的水满的情况下,纸片是不掉的,水杯中的水不满的情况下,纸片就会掉下来,根据这种现象,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做电流表的使用实验时,要求电流应从正接线柱进,从负接线柱出,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在接反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分析电流表的内部原理。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加思考和讨论,并亲自动手研究,而不是直接把原理和结果告诉学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物理教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初中物理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入教学中,还可以组织物理兴趣小组,不断的探索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就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各种想象,如冰雪融化、大雨倾盆、大雾弥漫、大雪纷飞,我们就会思考他们都是怎么形成的,他们所运用的原理都有哪些;又如为什么运动员在跳远时,要先进行一段助跑,这样才能跳的更远,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5.教授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好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知道怎么提出问题,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提出问题,培养他们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式。首先,学生要构建系统的物理知识,通过对旧知识的深化,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善于探索的能力。其次,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发现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思考问题时都是常规的、熟悉的思路去寻找问题,但有时候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若采用逆向思维,问题就会非常简单。第三,学生要对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存在的差异,从而提出问题,如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就能联想到水流和水压的关系,进而提出电流产生的条件的问题。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容易混淆理解的知识,先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错误,提出问题,然后在在相互讨论辨析,找出真正的答案。
综上所述,问题的提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那些特别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善于思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学生有多帮助,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锦志.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3(69):148-148.
[2]薛小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3(70):144-144.
[3]于永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神州,2013(3):183-183.
[4]施飞龙.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初探[J].才智,2010,2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