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习的结合点,使教与学的纽带,激发学生天然存在的求知欲,使学生日有所得,月有所进,能感觉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付出的劳动确有成果。
  
  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问题,区别不同对象,采用不同形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总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地强化其思维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绝非靠一两次活动所能奏效的。而是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知识的增多,视听能力的开阔,理解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因素,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其具体方法是:
  
  一、以灵活多变的方法引起兴趣
  
  内容第一,形式第二,语文教法是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的形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各种方法从它产生的时间,具有先后新旧之分,但新方法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圣药,旧方法也不是万恶之源,方法应适内容而定。当然内容确定之后,选用什么方法,确有优劣高下之分。总的要求是,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切忌千篇一律,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水平选择最佳方法。
  
  二、用饱满的感情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不同于演员,但应该像演员那样饱含激情,只有精神焕发的讲授才能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积极活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才能活泼而有序地进行。不然的话,讲的人有气无力,听的人昏昏欲睡,或受到某种干扰而若有所思,“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结果课堂松松垮垮。
  
  三、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提高兴趣
  
  语文教师的语言具有示范作用。好的课堂效果同教师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课堂语言一要准确,不讲模棱两可的话,因为老师说的话含糊,学生就无所遵循,二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三要生动形象,声调抑扬顿挫,又不矫揉造作,使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反之,语言贫乏,一味的谈教,学生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教学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久而久之,对这门课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总之,做到上述这些,必须下番苦功夫,课前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此外还要反复熟悉所传授的内容。教材不熟,上课离不开教案,照本宣科自然失去听众,或者一旦脱离讲稿,就前言不搭后语,可是只有对所教的东西懂了,而且十分熟练,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
  
  捷克大教育家夸前纽斯说过:“教师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我想,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并能正确地运用它,那么透彻、迅捷、愉快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有趣”不是离开教材灵机一动式的随心所欲,不是插科打浑式的逗趣,它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激励手段,运用它的动机,不单只是使人兴奋,使人快乐,更主要的是启发思维,活跃思考,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总体要求老师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综合素养,为此,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英语老师永恒的追求。怎么把英语课堂教学打造成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在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认为只要做好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巧备课,准确把握学生学情    一般的教学一直认为,在课前的准备中要根据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把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或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上课一无所获,或获之甚少,下课还的花大量时间补课;对于老师所提出授课的内容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或埋头寻找书上的答案,生怕与老师目光对视;或者对老师的问题兴趣索然,不愿意张开“金口”;……剖析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努力创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在课内外注意培养学
摘要: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其次要创新课堂导入方式;第三要适当地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开展教学。第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效率;氛围;主导;主体;导入;合作;探究;方式  中学语文教学几经改革要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收效并不让人乐观,课堂效率较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更别提高效的课堂效果了,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势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教学进行。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一定要重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过程结合教材,努力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注意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激发兴趣的动力。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产生的反应,良好的情感,不仅能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目标的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为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征”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昭示了语文学科人文精神回顾的呼唤。语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每一篇好文章,都充满作者的思潮。每一字一句之间,情感都被渗透,被传达,
近年来军队电视剧的创作、制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军队赢得了荣誉,也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军队电视剧是国家主旋律电视剧创作、制作的重要阵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美育的功能,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首先必须接触教材,发现课文中美的因素。这种对课文中美的因素的直观把握能力,就是审美感受
摘要: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我们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本文就浅谈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如何在英语学科中实施优化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英语学科;优化教学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它顺应时代潮流,是富国民强之根本.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民达的动力。创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民族和社会文明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国这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具激发想像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我们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