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不贵”讲评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正在走向“后物欲时代”,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是近几十年的突出现象,物质富足之后精神空虚和无聊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东西方的贵族解决所谓的“富裕挑战”,其成功的道路都是致力于提升人的精神追求。古典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如何生活的,而现代教育在这方面就绕了个大弯,却是教人们如何工作的。留心一下周边的成年人,有多少毕业后还热爱阅读、体育、美术、高雅音乐、写诗赋词,保留着这方面的兴趣和习惯?更不用说,有的人甚至从未培养出这类兴趣和习惯。
  于是乎,我们就有机会目睹官员贪腐、土豪炫富、明星吸毒、全民参赌等一系列怪现象,精神荒芜,道德滑坡,信仰迷失,人情淡薄,甚至比赤贫时代更加严重。如何找到救治“富而不贵”的药方呢?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精神贫瘠是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本题针对社会现象设题,要求考生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提出解决问题之道。精神空虚和无聊现象与社会方方面面有关,需要群策群力,合力解决。
  可以從教育改革的角度切入,摒弃功利化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育要改变目前这种应试化、功利化,以追求分数为目标,以考取清华北大为荣耀的评价标准,教育需要培养丰富、完整、全面发展的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要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工作技能,又要远离社会,打造精神堡垒,培养情趣高雅、格调高贵、懂生活、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可以从社会舆论角度切入,各级各部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引导舆论、重建信仰、鼓吹大爱等角度切入。
  也可以从个人角度切入,物质财富的积累并不必然带来幸福感的增加。我们在富裕之后需要更加关注内心,积极参加体育、音乐、美术等文体活动,开阔眼界,丰富内涵,提升精神品质等。
  【作文示例】
  勿失本心
  李雪晴
  当膨胀的物欲扭曲了价值观,芜杂的纷扰让心灵变得空洞,响亮的声音在冲刷中逐渐消弭,我们是否意识到本心的重要性?只有让心灵安居,守护本心,才能摆脱精神无家可归的苦恼,吹散蒙蔽道德的乌云,在污浊的泥淖中亭亭玉立。
  陶醉诗意,建造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心灵的诗意方可医治精神的空虚,越是“物欲横流”,我们越需要感受和陶醉诗意。作家王小波说:“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诗是一种对存在的捕捉、追忆和怀念,并非每个人都要写诗,但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的诗人,去感受生命的诗意。李白在人生的诗意中体味人生百态,为心灵寻得了一份安稳的寄托;爱丽丝门罗用一生执著追求,为自己营造了一方宁静的家园;尼采在浊浊众生中坚持陶醉诗意,给灵魂寻得了光亮的出口。一个人仅拥有财富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自己的诗意的乌托邦,在其中寻找心灵能看得见的风景。向内追寻,贴近本真的存在。
  时常反省,吹散蒙蔽心灵的乌云。前进是一个不断担负的过程,进步必然面临着诸多选择,如何坚守本心吹散乌云,我们需要时常反省。子日:“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是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修正,对未来的希冀。曾子在反省中不断提升修养,完善德行。诸多落马官员缺少自省,不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愿悬崖勒马,最终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反省是由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它使好的尽善,坏的改良。时常反省,才能不被欲望遮蔽心灵,丢掉本心。
  坚守信仰,挺立于污浊泥淖之中。信仰指内心的一份信念和坚守。王尔德曾说:“我拒绝得了一切,除了诱惑。”拒绝诱惑便是一种坚守,那是一种无论外界如何,我心依旧清如水的坚定。文天祥一生主张抗元,朝野庸众和缺兵少将的现实都无法动摇他的信仰;阿基米德执著求知,在临死前还在喊叫“不要踩坏我的圆”。信仰是内心那一份最妥帖的信念,是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或危险都能淡然拒绝的坚定。
  藏族的传经筒中,有一根代表本心的杆,无论外围的价值、欲望如何忽上忽下,那根杆依然伫立。只有坚守本心,不失本心,才能成为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只有人人都坚守本心,才能走出“富而不贵”的泥淖,让灵魂升华。
  [点评]
  文章开篇提出观点人要守护本心,让心灵安居。接着二、三、四段以分论点起首,平行展开,结构清晰。第二段用李白、爱丽丝门罗、尼采的事例论证陶醉诗意,向内追寻的重要性。第三段将曾子和诸多落马官员作对比,论证反省的重要性。第四段举用文天祥、阿基米德等人的事例,全文结构井然,语言流畅。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王 雪
  《海上钢琴师》曾有言:“繁华的城市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尽头。”在这个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早已被众声喧哗所累,争相追逐现世的享乐,却忘记了心灵早已干涸、空虚。精神无聊的问题日益突出,我想心若不动,风又奈何?我们需要坚守本心,走着自己的朝圣路。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精神追求就像是寂寞荒城里的一只鹰,有人弃之如敝屣,有人淡漠视之,有人徘徊不敢前,无论别人怎样,我们都要守住本心,不被物欲名利所累。川端康成的《雪国》令世人震撼,但晚年的他追求名利,歆羡物质,最终自杀,令世人惋惜。村上春树不在意名利,他不把孤独当成洪水猛兽,而是剖析灵魂,坚守本心,在荣获日本最高文学奖之后依然笔耕不辍,最终,《挪威的森林》横空出世,让世人震撼。村上春树不求名利,一心一意追求精神世界,不断创造,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都不要被名利物欲迷失方向。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空心人》中说:“我听到这个时代在消逝,不是一阵轰鸣,而是一声呜咽。”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苦辣酸甜如电影般掠过,人们“痰纸”一挥间,道德尽丧矣。官员贪腐、土豪炫富、明星吸毒、全民参赌等一系列现象,不禁让我们慨叹“世风日下”,又有多少人向往着从文的湘西边城,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半的花未眠,仓央嘉措的白鹿踏雪,梭罗瓦尔登湖畔的垂钓,周国平的煮豆撒盐,苏轼的一蓑烟雨……他们从世俗繁杂中走过,依旧守着心灵的一方净土。我们需要一颗晴朗心,坚守宁静,坚守信仰。   中国自古崇尚道德,但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扶事件,反映出的道德滑坡现象让人忧心。奥黛丽·赫本曾说:“上帝给我们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别人。”屈原被放逐,林觉民留下《与妻书》,鲁迅在呐喊,修女在救助战火中的乞丐……他们不为个人私利,而为了他人的利益,不断努力,不忘本心,值得我们铭记、学习。
  周国平曾说:“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朝圣路,每一条孤独的小路,汇集成这个时代的大路。”
  我们要坚守本心,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守住本心,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守住自己的本心,走着清朗的朝圣路。
  [点评]
  本文的标题很有诗意,很有美感,同时准确概括的文章内容。当追名逐利成了潮流,当众声喧哗成了风尚,我应该怎样?作者给出了回答:心若不动,风能奈我何!第二、第三两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将在世风中沉沦和在世风中坚守的两类人做了对比,清楚准确地告诉我们坚守的重要性。文末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人要守住本心,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弃物欲,寻自我
  范 芹
  在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时代,无数人在钢筋水泥构筑的丛林里四处奔波,成为“后物欲时代”下的牺牲品。一路疯狂的GDP背后,是一双双充满冷光、流淌物欲,不见本真的眼睛,貪婪地望着所有人。
  梁文道曾言:“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综观四海,哪一个人不是在为了生存而日益劳形,浑身散发着浮躁的气息?被物欲所迷惑的人们用一沓沓粉红色的钞票妄图填补日渐空虚的内心,殊不知,自己已跳脱了生活的本质。正如约翰·列侬所言:“当你为生活劳累奔波时,你已经失去了它。”所以,在还未失去之前,紧紧抓住它吧!抓住精神的尾巴,回归最初的自己吧!
  你有多久不曾与家人一同欣赏夜景,秉烛而谈了?你有多久不曾静坐山间,近闻溪瀑,观赏明月流萤了?你有多久不曾沏上一杯香茗,独自静静地翻阅黄卷,享受精神的涤荡,感悟前人之智了?大概很久很久了吧。张晓风曾言:“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或肝脑涂地,或胼手胝足,在无数个夜晚皓首穷经,只为了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穿过花径,去杏坛前接受教化。”可我们,却早早忘却了“却话巴山夜雨”的真挚,忘却了“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惬意。感悟生活,让我们重拾那份先哲留下的无关物欲的精神财富,提升自我境界,回归本真,品味美好。
  林清玄说过:“一尘不染不是没有尘埃,而是尘埃任他飞扬,我自作我的阳光。”我们同样能够把尘埃看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灰霾,它是轰隆作响的工厂留下的废渣,它是“毒奶粉”“毒胶囊”生产商的“良心”,它是走过小悦悦身旁的十八位路人冷漠的目光……但是,我自做我的阳光。不管外界的污浊,抛弃物欲的迷惑,回归真实的自我。诚如中山先生所说,“吾心之信其可行,虽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丰富自我的精神,停下脚步等一等自己的心,你必能找回自我。
  仍记得苏轼曾如此评价陶潜:“欲化则化,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在现代社会中,怕是鲜有人保留着陶渊明那份“悠然见南山”的安适了吧?
  让我们看清时代的本质,明白“华枝春满,无心月圆”的道理,找回最初的自己。
  [点评]
  文章开头展示了现代人充满物欲的生活,这种生活背后贪婪的眼神让人失掉了本真,接着提出唯有抛弃物欲,才能抓住精神的尾巴,找回真实的自己。物欲让现代人失去了自我,我们需要“停下脚步等一等自己的心”。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引用论证,恰到好处的引用和随手拈来的举例增强了论证力度,让本文更具说服力。
  奏响时代的主旋律
  陈 霞
  北岛在《波兰来客》中写道:“那时我们有梦,关于爱情,关于文学。如今,我们深夜斟饮,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不可否认,如今我们的心中已有太多的梦破碎,因为物欲横流,世事纷扰。但是,物质富足不能与精神富足有相容吗?
  不!即使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可奏响时代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
  道德滑坡,信仰迷失,责任与奉献的声音在召唤。现今,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比比皆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似乎变成了愚蠢。即使是这样,社会中依然充满着正能量: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深山几十载,烛照乡村,甘于奉献,为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向外远行的天空;花样年华的钟晶,毅然放弃城市优厚的条件,深入贵州山区默默奉献,洁白的天使之歌在群山传唱;“最美司机”吴斌,危难关头铭记责任,几秒钟之间挽救了一车乘客的生命,自己却倒在了方向盘上……这些人不都用自己默默地付出奏响了时代的主旋律吗?美哉!那一颗颗赤诚的心;壮哉!那一个个用生命传递正能量的人。
  物质与精神碰撞,有人撞得头破血流,也有人擦出了灿烂火花。无论你身处伟大中国的哪一个地方,邵逸夫这个名字,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泱泱大国,学校众多,风格万千,很多学校却有一个共同点:有一幢逸夫教学楼或逸夫图书馆。邵逸夫先生事业有成,物质生活富裕,但他的人格一样崇高,精神一样充实。“我要把赚的钱都捐出去”便是他的人生信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听过见过那些以苦行来沽名钓誉的人,美其名日追求精神放弃物质,而邵先生却用实际行动表明外物满足为精神追求奠定了更好的基础。所以,不要抱怨社会物质,人情淡薄,不要拿生存压力当作走入歧途的借口。物质与精神合奏,时代的主旋律才能更加嘹亮。
  奏响时代的主旋律需要的是每个人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责任。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一旦出现道德缺失的行为,一些人总喜欢把责任推给政府,把症结归为民族劣根性等。“愤青”层出不穷,国骂不绝于耳,但我认为与其指责批评,不如从自身做起,坚守道德高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或许真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但这又有何妨?奏响时代的主旋律,正能量的光辉会照得海阔潮平,天清地宁!
  [点评]
  文章开篇即提出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能否相容的问题,作者给了肯定的回答:我们仍可奏响时代的主旋律。尽管现实不容乐观,但陆建芬夫妇、钟晶、吴斌、邵逸夫等人用默默地付出传递着正能量,奏响了时代主旋律。文章最后总结,与其抱怨不如行动,从自身做起,坚守道德高地。这个时代终将成为最好的时代。
其他文献
【命题规律】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几乎每年必考。分值一般为3~6分。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语句含意题,常见的提问方式为: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
期刊
重要的名篇记诵存在高耗低效的尴尬。如何有效解决此问题,我作了以下探索。  一、 提升背诵默写的效率  备课首先要解决的是名篇的记诵效率问题。记诵效率依赖几个要素:一是诵读增加语感,尤其是有记忆任务的诵读能增加诵读的效率并能推动记忆任务的完成。二是试误发现问题,试着在草稿纸上默写,容易呈现记诵的错漏,这些错漏是学生自身可以辨别并能部分改善的错漏。三是同桌纠错补缺,同桌纠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好处是
期刊
一篇考场作文要想取胜,必须重视文章开头的雕饰。如果开头能在第一时间扣住阅卷老师的心,那就掌握了主动,也为考场作文取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秀的作文开头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笔者就以近年高考优秀作文的开头做些剖析,以期给考生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 不枝不蔓之火力全开落题法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作文时,开头或点明主旨,或引出文章话题,或提出中心论点,或表明个人主张,或点明事件发生之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等。开
期刊
作文写作一直是高三学生提高高考语文分数的瓶颈,如何提高高三学生尤其是中等偏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各位方家进行了多方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但笔者在高三教学实践中感到这些方法的指导对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无异于纸上谈兵,到了真正写作时,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作文水平依然原地踏步,难以提高。  笔者执教高三已达二十年之久,每年都是新接高三,每次看到新上高三的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材料老朽,语言干瘪,构思无趣,
期刊
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涵盖语言、文字、思想等诸多领域。它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文缺失、人心浮躁、戾性日张、道德惟危的现状引人忧思。如何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且让我们来看看各省市高考命题人是如何各显神通,巧妙地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与当下高考的相关考点智慧对接的。  一、判断文学(文化)常识正误  广义的文学常
期刊
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  ——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语文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学习语文,首要任务是学会熟练而准确地使用祖国语言。正如作家孙犁所说,要“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要经常“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自己的语言。  作为对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终端评价的高考,自然重视对学生锤炼、打磨
期刊
“联系《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这是2015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的第一题。  我们一般会先读诗句找其中作者“开颜”的原因。首联“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中“风景”有开颜的原因藏在其间——我一直喜爱街西的“闲”的风景。颔联“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清光门外有一渠水缭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这样的美丽景致确实能够成为作者“开颜
期刊
成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之一,正确运用成语,特别是根据语境,正确地加以分析、辨别、判断和选择,是检测考生语言知识及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语文试题一直没有间断过对成语辨析运用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常用成语本身意义准确理解的考查和对近义成语、形近成语区别运用的考查。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了解高考成语误用试题的类型,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训练并提高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是
期刊
【作文题】(苏北四市联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郑板桥爱徐青藤(明代画家徐渭)的画和诗,自称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思路点拨】  这道题是哲理型材料作文,必须抓住材料的核心含意。  材料有两则,可以采取先分后合的策略。  首先要分析马克思的话中的几个关
期刊
记得15年前我的一名学生在作文里用了这么一句话来描写他小学时全班同学到市区公园游玩下车时的情景:  “车门一打开,我们便像狗一样地冲向公园大门。”  看到这句话,不禁问:堂堂一名高中生,连最起码的情感色彩都分辨不清——竟将自己比作“狗”,还要他的小学同学们跟着受“牵连”,实不应该啊!  这名学生自此便因这句话被我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至今都没有忘却,连他的姓名、模样。这没有忘却的原因可能还有我平时的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