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为基础的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认识规律出发,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实验在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钠元素化合物为例,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研究。
  關键词:元素化合物;实验;转化关系;分层建构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实验是认识元素化合物转化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实践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其一,实验教学完成率低。很多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或者放视频;实验教学相对较复杂,拓展实验少。其二,实验教学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分组实验少;能实施的实验,照方抓药的情况多。实验未能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其三,实验教学创新度低,实验间缺乏联系,碎片化的实验没能有效指向学生知识的整体建构。
  经过大量的研究并结合实践,我们将实验融会贯穿到整体化学教学,形成了“实验——理论——实验”范式,并形成一系列实验策略,使化学实验教学价值较好显现出来,得到了区域同行的认可。本研究以高中钠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建构为例进行说明。
  一、 初中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认知基础分析
  进入高中前,学生的认知基础来自生活和初中化学学习。具体来看,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知是依托个别案例进行关联学习。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钠元素化合物主要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氯化钠是学生认知钠元素化合物的天然锚点。
  初中含钠元素物质主要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1)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强碱。学生通常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这与生活中使用氯化钠固体不同。固体氯化钠可分类为纯净物,而常使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则是混合物。研究认为:展示氢氧化钠固体,配制和展示氢氧化钠溶液十分必要。这有利于学生结合情境理解“NaOH”表示的物质是什么。常用实验情境下,教师学生使用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学生对于“NaOH”符号通常理解为氢氧化钠溶液;而脱离情境,“NaOH”通常表示的是纯净物固体。(2)粗盐提纯是初中的重要实验。将粗盐固相混合物溶于水形成液相粗盐水混合物,再通过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简单提纯。这个实验可以更好地将学习和生活关联。
  从转化关系看,需要掌握氢氧化钠这种最常见的碱与盐酸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这个转化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形式进行。氢氧化钠与二元弱酸碳酸(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酸碱反应要求层次高一些。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钠的沉淀反应相对更难一些。从一元到二元,从酸碱反应到沉淀反应再到复分解反应归类,学生认知的范围在拓展,认知的方法在增多,认知的能力在提升,学生从简单中和实验学习归纳认知了酸碱中和反应并进行了迁移。总结来看,初中钠元素化合物虽然量少,但其学习方式较全面地体现了化学学习特点。
  二、 高中元素化合物认知建构分析
  高中认知元素化合物除了生活外,要依托实验室实验、部分工业生产以及思维工具进行,其中实验极为重要。总体来看,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知具有指向系统区域建构、深度关联思维拓展、整体输出指向应用等特点。
  (一)指向系统,区域建构
  高中化学学习具有明显的系统指向。从分类出发,通过典型代表物进行区域建构,最终具备一定程度系统性。在必修阶段,学生常见的含钠元素物质并不多,包括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等。但所涉及的分类全面:单质、氧化物、过氧化物、碱、盐。
  指向系统,通过区域教学建构,符合认识规律。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高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下同)结构排布是先单质,再氧化物、过氧化物、最后是盐,碱类物质氢氧化钠作为已学内容直接应用。
  (二)依托实验,区域建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依托实验,建构物质关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符合认识规律。实验教学能较好促进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化学学科素养养成。基于含钠元素物质实验教学建构物质转化关系简要分析如下。
  1. 钠单质实验建构转化关系
  钠的切割实验通过光泽由亮变暗,建构钠与氧化钠的转化关系。钠的加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从实验策略看,以上实验成组设计,连续开展效果较好。钠的实验存在风险,实践中,教师先将钠预先切成安全小块,再由学生现场取用进行分切,并完成钠的燃烧及钠与水的实验。此项实验策略不仅确保了安全,而且效率高,效果好。钠与氯气加热燃烧生成氯化钠,这项实验是在氯气以及离子键形成部分按需要逐层开展的,可以作内容模块系统关联使用。
  2. 过氧化钠实验建构转化关系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内容丰富,从宏观现象上容易辨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通过机理分析可以建立与过氧化氢的关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反应,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相似,机理较为复杂,同样可以开展探究分析,关联生成碳酸钠。从实验策略看,过氧化钠的供氧实验可通过滴水燃烧和吹气燃烧的强表现实验进行随堂演示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了此策略的有效性。
  3. 碳酸盐实验建构转化关系
  从物质转化看,水溶液呈碱性的正盐碳酸钠到水溶液呈碱性的酸式盐碳酸氢钠到碳酸(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具有酸碱反应的模型特征。碳酸氢钠遇酸或受热生成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发泡、膨松剂等,策略上可以依托开展小的实践实验进行。碳酸盐实验承载了离子反应本质、酸碱反应本质、反应速率、反应温度条件、反应量控制等多个化学关键知识教学。
  (三)依托工业生产和思维拓展建构
  1. 氯化钠工业生建构转化关系
  电解熔融氯化钠可以制取单质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取氢氧化钠。纯碱工业用饱和氯化钠制取碳酸氢钠,再受热分解制取碳酸钠。必修教材中通过研究与实践和课后练习体现。策略上,电解氯化钠可以尝试提前演示开展,这个实验还可以强化电解质概念学习。   2. 分类拓展建构转化关系
  氧化钠与氧化钙类似,都是碱性氧化物,可以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结合物质分类,通过类性质进行类比迁移拓展建构,这是高中元素化合物建构关联的重要方法。
  3. 系统深度思维拓展建构转化关系
  组成(分类)相近物质间的转化,进行连续转化命题的思考与探究,可以使元素化合物的建构系统、深度拓展,提升思维品质。
  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组成相近,是否可以将氧化钠转化为过氧化钠供氧?可以从离子化合物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热等角度进行较全面的引导思考。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可以通过连续反应实现相互转化。考查试剂量的因素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可以培养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知道氢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向氢氧化钠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可以通过将前两者關联实现。类比迁移,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反应,宏观现象显著,可以迁移论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本质。碳酸氢钠中加入碱可以转化为碳酸盐,碳酸盐加入氢氧化钙可以生成氢氧化钠。向碳酸氢钠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钠,可作定量考察。2012年北京高考题第7题即以此转化为载体,从宏观现象出发,用化学用语进行微观解释的考查。
  三、 高中元素化合物的分层建构
  整体来看,高中元素化合物分层建构很有必要。分层建构是学生系统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化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在要求,是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实践需求。
  (一)学生系统发展需要分层建构
  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特点。依据建构理论,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分层建构系统知识,能够更好促进自身的认识发展。
  (二)化学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分层建构
  学科自身发展具有分层性。这是由人类观察——实践——总结——再实践的一般认知的过程决定的。实践表明,一步到位的做法不适用于一般群体。成功的一步到位也只是在时空上进行了过程的压缩。
  化学的课程标准(2017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不仅可以用于评价,同样可以用于指导分层教学。化学知识的内容复杂、体系庞大,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开展化学知识体系建构。
  (三)高中化学教学实施需要分层建构
  现行高中化学教学,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必修课程具有基础性、典型性。选择性必修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选修课程具有专业性、实践性。从时间安排上看,必修课时少,内容多;选修课时多,内容深。分层建构可以更好兼顾量与质的关系,提升教学的质量。
  以钠元素化合物为例看。高一阶段,以实验实证为基础,建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建立初步的物质分类观、转化观。高二阶段,在初步分类的基础上,能够较系统从结构与性质、物质与能量、速率与平衡角度进行理论分析。高三阶段,基于反应原理,结合工业实践、实验探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从实验教学看:高一是以基础实验为主学习,具有基础性、宏观性;高二是以理论实验为主学习,具有理论性、系统性;高三是以应用实验主为学习,具有专业性、探究性,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以实验为基础,从认识规律出发,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知识很有必要。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研究推进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了改善。一方面是书本上的必做实验已经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进行了较好落实;另一方面是,我们已经在实验教学内容、实施主体、实验组织、实验实施、实验评价、重难点实验设计上通过研究取得了显著提升。实践表明,以实验为基础的分层建构元素化学合物转化关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美)林恩·埃里克森,(美)洛伊斯·兰宁,鲁效孔,译.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王磊,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陈志刚,李毅,常晓燕,北京市,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小学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所以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现阶段,许多小学都已经使用了生活情景教学法,并受得一致好评。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运用分析  一、 引言  小学时期的学生具有爱模仿、活泼好动的特征,但也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朝
摘 要:深度学习是现代科技背景下提出来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鼓励学生关注知识点的意义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过程依次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用情景式创设、启发式提问、合作式学习和外显式思维这些方式有侧重点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意义进行阐述,之后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原则予以分析,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兴趣;培养  一、 引言  运算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思维进行计算的学习行为,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在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现阶段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以供相
摘 要:当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教师机械的教和学生被动地学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教师也从单向思维输出者变成了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合作化学习理论也在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自主探究性与学生主动性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提出几点利用合作化学习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的见解和策略,希望能为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要坚持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个人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也要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力度,创设多元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文章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主要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
摘 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主体入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认知理解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思维架构,这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生本理念,以学生为教育本质,将其引入到初中英语课堂之中,可以有效改善现阶段学生主体发展不足的问题,增强师生之间的协作性。因此,文章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对生本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展开研究。  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来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是要以课堂教学中对常见数学问题的分析来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小学数学包含数学计算与图形领域,在解决图形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即能够发挥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察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英语不仅是学生通过中考的基本要求,同样也可促使学生自主参与跨国际交流活动,扩展学生的语言生活经验,让学生终身受益。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形成良好的英语能力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如果初中生无法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且不能积累充足的英语素材,那么也很难顺利发展自身的英语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影视资源,既要将其作为共享英语文化的资源媒体,也要据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摘 要: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深入理解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的理论根据,在解决电学实验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分压器;分压式接法;负载;输出电压  有关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中没有在正文部分做介绍,只是在《物理选修3-1》的“问题与练习”中给出了一道分压式接法的试题让学生解答。解答与说明是这样表述的:“可以将变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