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相关论文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海外汉学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上都有重要影响,它带来了197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史著,但由于著者的政治立场问题,也曾引起很多非文学的争议。但《中国现代小说史......
本文围绕着国内学界对“竹内鲁迅”的接受现状,产生了对当下鲁迅研究的思考。在梳理整个中国鲁迅研究两个传统——“左翼鲁迅”传统......
现代作家张爱玲是一位颇多争议的作家。在改革开放之前,张爱玲一直在文学史上“缺席”;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张爱玲作为“出土”......
王德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也是美国汉学研究的第三代学人。他的研究在关注台湾自身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
一、《故事新编》:作为游戏的语言存在《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写于1922-1935年,出版于1936年,共收入小说八篇:《补......
1949年,面对改朝换代的变革,钱锺书夫妇最终选择留在国内。杨绛说:“解放前,我们是读过大量反苏小说的。但我们不愿远走他乡去当二......
<正> 鲁迅先生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选了凌叔华的一篇《绣枕》,在《导言》中,鲁迅先生称,凌叔华的作品反映了“世态的......
真正对张爱玲有一番客观、冷静、公允而不炫耀的批评,实在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张爱玲晚年以及她在异国他乡的境遇,了解和知悉的人稀......
以赛亚·伯林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他把学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刺猬型,立地生根,卷成一团,喜欢建构庞大而完整的学术体系;一类是狐狸型,......
书信被拍卖,杨绛很受伤。 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日前宣布,6月22日将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场......
议论文的写作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但与其到处收集各种素材,不如把某一类素材运用到极致。比如,高中时期,张爱玲是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我......
《黄金时代》之于萧红会不会像夏志清之于张爱玲,使又一个民国四大才女重新进入畅销书行列?我看难。萧红还是萧红,可世界变了。 萧......
夏志清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及生死的问题:“人是没有梦的,死掉了就死掉了。靠着我的书,我还可以多活几年。”如今,这位曾以独到眼光发掘出......
出身大家庭,自小衣食无忧,6岁作画就被人预言将成大画家;少年时写作即获殊荣,周作人为她推荐文章;徐志摩将盛有他毕生情感秘密的小箱......
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钱钟书先生病逝,我即接到一些报刊和朋友的电话及信函,要求我写一篇纪念钟书先生的文章。我不敢贸然应允,怕写......
带“一些知识分子的端庄,一点点晚来风急的人性化”的《万象》,对稍具文人意趣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它当年曾经是张爱玲、傅雷、郑逸......
夏志清、夏济安兄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学者,他们生于乱世,长期分离,靠鱼雁往返传递生活讯息、联络感情,形成了一共663封珍......
论文以“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一特定书写活动作为探讨对象,采取以“个案”带“问题”的方式,通过对夏志清、陈平原、杨联芬三位学者“......
由于夏志清以不同于大陆的书写方式架构《中国现代小说史》,所以自改革开放起,研究者们对此就产生了“众说纷纭”的评论热潮,其中......
考察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离不开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他......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对沈从文的推崇在国内外汉学界引起了强烈地反响和持久地讨论与辩难。本文通过《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极力向读者介绍原本不受关注的现代作家钱锺书,并且尤为推崇钱写于抗战时期的《围城》,称其为“最有......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脱离了当时国内意识形态桎梏的前提下,他以相对自由的视角解读一些......
作家大多不能也不愿同避这样一个问题:习作者为文究竟应该写什么?被夏志清誉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的张爱玲女士对此有独特......
白先勇首先是一位怀着浓浓乡愁的作家,著有《永远的尹雪艳》、《台北人》、《谪仙记》、《孽子》等作品。旅美学者夏志清教授曾评......
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1956年移居美国.海内外张爱玲一直受着读者的青睐和研究者的推崇.80年代以来,大陆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张爱......
“以西例律我国小说”曾是我国一种流行的小说批评观念与方法,甚至时至今日仍不衰。本文探讨笔者对“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理解,并对......
本文选刊评论家夏志清和夏济安之间的书信16封。这些书信写于1950年至1951年之间,夏志清在美国读书,夏济安在台湾教书。兄弟俩就两地......
运用西方研究思维和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研究,不仅普遍存在于中国本土研究者中,海外汉学界亦比比皆是。我们将这种现象以“以西......
在文学史的“文学”与“历史”这两端中,曹聚仁以史家的身份强调“史”的客观真实;而夏志清自居“文学批评家”宣布文学批评标准的公......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独具魅力的女性作家,创作了许多经典小说,《金锁记》是其中最为成功也最为经典的一部中篇小说。......
或许是由于郁达夫多次强调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或许是他早期小说的主人公的身世经历的确与他自己的身世经历有太多的重合,因......
说明 从1947年底至1965年初,夏志清先生与长兄夏济安先生之间鱼雁往返,说家常、谈感情、论文学、品电影、议时政,推心置腹,无话不......
普实克与夏志清之间有关《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论争固然有政治立场上的分歧,也包含相当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
<正>一、一部文学史与两个汉学家1961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年轻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1971年又出版了增订本。1979年......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英独特的批评视角和诊断标准,给学术界注入了新的空气,也曾一度引......
海外著名汉学家夏志清于1961年发表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自面世之日起就引起海内外学界的轰动与震惊。他的独特的批评视野直到现......
1961年夏志清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英语世界第一本全面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著作。作者在著作中运用了文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