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从这里开始——《绣枕》中的反讽意味及其他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b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鲁迅先生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选了凌叔华的一篇《绣枕》,在《导言》中,鲁迅先生称,凌叔华的作品反映了“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夏志清教授所著《现代中国小说史》则说:“虽然字数不多,《绣枕》却是中国第一篇依靠着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讽刺的象征来维护气氛的小说”。自然,鲁迅先生所言是题旨上的,而夏氏则指艺术表现方法上的独创性,虽然夏氏在其著作中对《绣枕》有分析,但因其体大,也因为凌叔华和《绣枕》在整
其他文献
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    前些年,中学教材散文的编选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对文章的审美标准重视不够,而更多地注重其政治标准。如魏巍的散文,中学教材选了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关于抗美援朝的。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