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论相关论文
在世界观、人生观上,朱子学中的理是生成世界的主宰根本因,而气则是作为其材料的东西。理包含所以然与所当然两个层面:所以然之理生气......
一种详尽而深入的研究发现,在西方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意向"之"意"与中国宋明新儒学家刘宗周的"诚意"之"意"之间,存在着一种......
与西哲以metaphysics为核心相对应,中哲以metaethics为核心.在西哲中,metaphysics不仅为西方的物理学、自然科学,而且也为其伦理学......
张载功夫论包括理论基础和具体落实方法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张载功夫论的理论基础是以“学”为主,从人生的实存性和人性的双重性两个......
南宋绍熙五年,朱熹在经历一番宦海浮沉之后,在玉山为县学诸生讲学,这次讲学的内容后被辑为《玉山讲义》。讲义以《大学》之"三纲"为......
近百余年来,中国古代思想之研究素来受西方学术范式之影响,如是而有本体论、知识论及宇宙论等等,而忽视中国思想固有的理路。从工......
三易之义是马一浮先生易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先生运用三易之义来解说心性论、功夫论,吸收儒家和佛家在心性论、功夫论方面的......
"道德形上学"是牟宗三重建儒家体系的理论基础,基于儒家一脉相承的内圣心性之学重塑儒家的"道德"体系,基本理路包含儒家的本体论、......
以王重阳的思想为主,对道教全真道北宗的思想,从"识心见性"的心性论、先性后命的修道论、真功真行合一的功夫论三个方面探讨,比较......
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的许多理学命题都是由张载提出的。他对于世界的思考有三条思想路径,一条是从本体论......
湛若水功夫法门可简要概括为“立志”、“煎销习心”、“随处体认天理”。儒家之理想人格为圣贤,“立志”成圣成贤是湛若水功夫之......
“致良知”的思想是王阳明思想中具有贯穿整体意义的学说,它是在批评程朱的过程中提出。在这里良知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有了多层次的......
马一浮在朱子学的基础上,针对时代病痛,提出读书、穷理、涵养的道德修养功夫.这不仅是一种独创的理论思考,更是他一生道德实践的真......
中晚明学风日益弊陋,邹元标在晚明"救世"思潮语境中建构起富有实学精神和时代意识的心学功夫体系。它以心为体,以知行合一为致思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60年前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四先生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将儒家心性之学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本源和核心......
黄道周在明末与刘宗周齐名,两人被推为大儒,并称“二周”。后人对刘宗周的研究可称为一个热点,对黄道周思想研究则呈现出沉寂状态。绪......
梁漱溟赞成本然的知行合一论——情意之知和情意发动之行的合一。他在吸收克鲁泡特金的本能说、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等的基础上,发挥......
对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其意义在于吸收朱子学研究成果,全面把握朱熹思想,并进而对宋代理学发展史做出描述与评价。......
儒学道统的叙述是一种"当下性话语",这种叙述语言有可能遮蔽道统学承的真实关系,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对理学道统的表述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