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中国札记相关论文
1560年,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尔·达·克鲁斯(Gaspar da Cruz)在一封信中提到中国人喝一种“有益健康”的草药饮料,就是指茶。1583年,意大......
这条1500多米长的古巷,承载着一部惊心动魄的岭南移民史。中原人因战祸南迁至此安居,当战火烧过南岭蔓延至粤北,人们又从珠玑巷再迁往......
大运河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走廊。交流时间之长,地域跨度之大,影响力度之深,是中国文化历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篇章。 历史上,中国大运......
如果把西方汉学的演变历程分为“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三个时期,那么,传教士汉学是其学术和思想发展道路上最重......
金尼阁编译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多种欧洲文字版本之间存在翻译差异,而300年后出版的英译本和中译本与原文存在严重错漏。600页的......
六、在中国画地图的利玛窦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广东澄海县训导梁廷楠,撰竣《合省国说》,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介绍美国的专著,......
瞿汝夔行实发微瞿果行在拙著《瞿式耜年谱》(齐鲁书社1987年版)的《前编》"伯父汝稷、汝益、汝夔"条下有这样一段文字:关于瞿汝夔,藕渠瞿氏所......
<正>《利玛窦中国札记》①是由金尼阁在利玛窦意大利文日记手稿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记述了从1565年耶稣会进入澳门直至1610年......
论明末清初西方科技的输入倪学德由于明清之际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的很多科技知识也随之传入我国,令人耳目一新。但这种生动局面并没有......
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耶稣会传教士对日语、汉语之研习,以及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等西士对朝鲜语的研究活动,使日本、中国以及朝鲜的......
<正>基督教是一个崇尚音乐的宗教,今日西方音乐就起源于基督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来,传教士将圣经与圣诗翻译成中文,同时把......
<正>海峡两岸研究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学者,说起黄一农先生的新著《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都很兴奋,—直关注一农......
<正> 历史上到中国来的欧洲人中间,马可·波罗和利玛窦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两个名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
<正>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
考据法是研究历史、语言等学问的一种实证方法。它主要通过搜集资料和证据 ,加以鉴定与分析 ,运用排比、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