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之学相关论文
徐复观的解释学架构是从考据与义理之辩开始的。在他看来,考据对于研治中国思想史是尽其“史”的工作,义理是尽其“思想”的工作,......
邵晋涵的史学思想源自浙东学术,具有“约取”“成家”的特点,其从事史学研究的根本宗旨在于以史家之言探索儒家义理之真,存续孔子......
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杂文学体系中,文学的属性与本质特征缺乏严格的规定性。尤其是古代散文中的“古文”文体,其在广泛作为表情达意......
唐宋以来,一些文人学者明确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宋人义理之学,从明中期以后,日益空疏,学者渐弃程朱博览群书、躬行实践的习惯,......
戴震(1724-1777年)是清朝著名思想家。为了探求戴震“义理之学”的价值取向,本文用对比、归纳方式,对其作一简单探讨。可知,戴震之......
七、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rn道教是自汉代以来一直盛行于我国的一大宗教.在我国历史上,与儒学、佛教鼎足而立,并称“三教”.现......
五、道教义理之学的五大部类与理论枢要rn道教教理教义的内容,关涉十分广泛而庞杂,是从道教的视角出发,采用“神启示”的神秘方式,......
四、道教义理之学的根基为“道”本原论rn在历史上,任何传统的宗教信仰或哲学流派,莫不树立有自己的宇宙本原观.它犹同一粒种子,有......
二、道教是否具有传统的义理之学?rn本世纪初,在一次道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位知名的西方学者,发表了他对中国道教的看法,认为:道......
近百年“中国哲学”的建构过程,往往是以西方哲学解构中国义理之学的过程。但是,由于义理之学所依托的历史条件不同,故而在知识依据、......
清儒认为,学问可以归为三类:义理之学、文章之学和考据之学.义理之学即哲学,文章之学即文学,考据之学即考证古代历史文化、名物典......
戴震的治学宗旨是由文字、音韵、训诂、考据入手以寻求经书义理和圣人之道。作为清代中叶最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戴震不仅以考据的辉......
曾国藩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钻研义理之学、镇压太平天国和开创洋务运动.而这三件事,都与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分不开......
关于中国古代文献与古文献学史孙钦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在这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宝......
七、议校晚上.灰蒙蒙的天空隐约可见几颖闪烁的星星。欧阳兆熊回到家.坐在饭桌旁。小儿子跑过来.他抱起儿子亲了一口。并告诉夫人说:“......
南宋名臣王十朋的理学思想是以性命之学为根基,外而扩充至义理之学和物理之学。他的性命之学上承韩愈,批判了二程的性命观,但在义理之......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认为宋代是'经学变古时代'.的确,两宋时期由于疑经惑传思潮的兴起,儒家五经的权威地位开始发生动摇......
北宋新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义理之学',而北宋'义理之学'的发展一开始就表现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取向,那就是经......
曾国藩生平治学领域宽广.本文主要论述曾氏看重经学、最重礼学以及发明<四书>义理等三个方面的思想与贡献,曾氏称得上"经学家".......
讨论中国传统学术与当代学术的关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可以大体梳理一下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脉络。据相关学者考证,先秦时......
"宋学"的理解在学界有很大差别。本文试图将"宋学"的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回到"宋学"命名、定义、研究的元明清学者......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考据为特色的乾嘉学派。当时学术界分学问为三途:一......
欧阳修的思想及其与北宋理学思潮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以往学界对这一方面的具体研究颇有欠缺。本文从哲学、经学、排佛道三个层......
宋代养生家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病学专著。其中一篇文章名为《述齐斋十乐》,简述了老年人的10种保健方法。......
荆公新学是指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的学术思想,涉及哲学范畴、伦理学范畴、政治学范畴。荆公新学是儒学发......
从传统政治文化构建的视角审视,《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中影响最深贡献最大者;从传统经学形态看,汉代经学也包含义理之学,《公羊......
近现代中国佛教因受诸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居士佛学和义理研究的兴盛发达,把中国现代佛教的学术成就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当代学风的流弊及发扬“汉学”传统的意义方铭当代学术的成就无疑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一直存在的那些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作为18世纪著名的学术巨擘和思想家,戴震为中国思想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戴震的义理之学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
在儒学发展史上,唐宋转型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本文尝试以不同的诠释视角,从问题澄清:是"唐宋儒学转型"还是"北宋儒学转型"?唐......
在北宋《洪范》学上,张景、廖偁、胡瑗、苏洵、王安石、曾巩等诸儒,以义理之学取代汉唐的注疏之学,以政教论取代汉唐的五行灾异论,......
戴震在对经典考据及经典诠释的基础上建构了其义理之学的思想体系。从清中后期学界的评价中 ,可以看出其义理之学是中国传统思想向......
<正> 戴震思想是否对近代具有启蒙意义?在我国学术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研究思想史的老一辈学者杜国庠、侯外庐等人,认为戴著《......
朱熹《大学章句》与《经筵讲义》均是对《大学》的经典诠释之作,但因教育对象不同,导致了两者在诠释目的、诠释体例、诠释方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