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戴震义理之学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震是乾嘉朴学中皖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学术探索中,从训话入手寻求义理,从义理出发而强调“闻道”,把“志乎闻道”视为文字、音韵、训话、考据的目的。按照这种方法,他通过对《孟子》中一些重要字词、概念的诠释,提出了独特的自然观、知识论、方法论、伦理观,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与宋明理学截然对立的哲学体系。贯穿在戴震哲学中的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戴震又打着“复古”的旗帜批判程朱理学,把自己与理学的对立还原为孔孟与理学的对立,从而对后者展开批判。而程朱理学在当时居于统治地位,因此,他批判理学的精神便具有反传统、反权威的启蒙意义。今天,研究戴学是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整个清代思想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发掘和阐释戴震哲学“实事求是”精神和反权威的启蒙精神,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则力图从这两方面提出一些新见解。
其他文献
正如朱伯崑先生在《易学哲学史》中所指出的:“程颐是宋明道学中理学派的奠基人,其哲学体系主要来源于对《周易》经传的解释……作为其哲学体系的理学就是以其易学为基础形成
学位
在近代,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作为朝廷重臣的张之洞,提出了既维护中国传统学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大学生德育环境,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德育的内容,也带来了大学生德育模式、德育机制和德育途径的革命性变革。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与传统德育模式相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政治运行方式相互渗透,为我们将社会公正这一概念纳入科技哲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第一部分在解析公正概念的基础上,列举科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