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相关论文
基于Wilkens整理的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中的吐火罗语借词为研究对象,论文逐一列举55个吐火罗语借词。通过梵语、吐火罗语和回鹘......
期刊
作為获得英国BBC 音乐大奖的第一个华人,创作型歌手萨顶顶的专辑《万物生》在英国、德国、瑞士、北美等地一上市就告脱销。全球“世......
金克木,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
一、 “祁它”何许人也? 诗友知畏斋问:清人张穆《失题》诗里有“新书商贾谊,古义订祁它”二句。西汉贾谊著有《贾子新书》,这个大......
约访萨顶顶颇费周折,获得第七届BBC 世界音乐大奖亚太区最佳歌手奖之后,她的日程表似乎总是满的。 这个被媒体称为“神秘音乐......
摘 要:直至19世纪初,正是因为对梵语研究的发现,历史比较法和历史比较语言学才得以诞生,随之才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语言学。本......
书名:当代对比语言学探索研究 作者:孙霞,谢建国,吴箫言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18032747 定......
中西文字书写之异,梁朝僧祐曾由行款分辨:“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楼,其书左行;少者苍颉 ,其书下行。”(《出三藏记......
索科特拉岛名字来自梵语,意思是“极乐岛”,是也门第一大岛,也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大岛。它由4座一般小岛和2座岩石小岛组成,构成连接亚非......
我们形容时光短暂时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这里的“指”就是手指,“弹指”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意思。佛家常用“弹指”来比喻......
语言学习是北外的名片,而每一种语言的学习者都是我们国家的名片。在北外,学生们“说”遍世界。北京外国语大学70多年的发展中,从英语......
一、瑜伽冥想功法1、语音冥想(1)曼特拉冥想:瑜伽语音冥想又称“曼特拉冥想”。梵语词“曼特拉”可分为两部分:“曼”的意思是心......
布达拉宫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它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
美好爱情的象征在古老的梵语经文里记录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某国的国王带领属下到森林打猎,邂逅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国王想娶......
1.内观rn梵语念作“毗婆舍那” (Vipassana),是佛家灵修的一种,也是时下西方最流行的一种灵修形式.内观的意思是“在当下”,放开思......
新加坡在梵语中为“狮子之城”的意思,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以此为地......
语言学者们在研究语言时在某种程度上有很大的共性,即重视梵语的研究,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索绪尔以及语言学奠......
现年97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前不久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在莘莘学子们的心目中,无论是“北钱(钟书)南饶”也好,还是“北......
檀,在梵语中是布施的意思,因其木质坚硬,香气芬芳永恒,色彩绚丽多变且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称圣檀.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
塔,源于古印度,占梵语读作“stūpa”,汉文有“率堵坡”、“浮图”等译名,意为坟冢、圆丘,是埋藏佛祖释迦牟尼舍利或经卷的一种佛......
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诗创作的佳篇.1914年春,郭沫若抱着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到日本去留学.1919爆发了五四运动,使远在......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rn如果说有一种树,能代表占世界最多人口的宗教信仰,那就是菩提树.菩提树原是产在印度的毕......
“阿堵”,梵语,意为眼睛……rn故事要从一个叫徐一凡的小女孩说起,提起这个小女孩,不禁让我想起她临别时赠我的那首诗:“麦苗,长长......
涅槃是梵语Nirvana的音泽,原意为熄灭、寂静,指修行者经过修持达到正觉,进入断灭生死诸苦烦恼、“常乐我静”的最高精神境界.早期......
老挝语属汉藏语系 ,是老挝的官方语言。现代老挝语是由原始老挝语、梵语、巴利语和古高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原始老挝语是指只有单......
“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三昧”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可......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日我完成手稿一百六十万字的大长篇(红尘)之后,即开始构思另一长篇(婆婆世界),经过六年的长考,才开始动笔。“婆婆”梵语......
《梵语文学史》是中国梵语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它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还具有不可低估的开创意义,是中国印度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
现代意义上的时间名词"过去"、"现在"、"未来"由于佛经翻译而产生。"现在、未来"二词由汉语仂语演变而来,至晚在唐代发展出完全意义的时间......
《味花簇》是15世纪梵语诗学家般努达多继承印度传统古典味论和梵语诗歌优秀传统而创作的一部理论著述和文学作品。般努达多顺应时......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方法:提取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API,《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