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顶顶:我行我素的成长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访萨顶顶颇费周折,获得第七届BBC 世界音乐大奖亚太区最佳歌手奖之后,她的日程表似乎总是满的。
  这个被媒体称为“神秘音乐人”、成为BBC第一张中国面孔的26岁女孩,曾自嘲“除了自己的音乐和勇敢个性外一无所有”。今日的辉煌,其实都由昨日的迷惘、奋战里得来。
  
  拐弯前行,
  哪怕摔个大跤
  
  第一次领略神奇,还是在幼儿园。那时,她还叫周鹏。
  那一次,幼儿园组织演出“小白兔拔萝卜”,她也是小演员之一。她满心欢喜,以为演的肯定是主角——活泼美丽的小白兔,没想到却被缠上黑头巾演位老奶奶,含泪被推上了舞台。
  灯光很强,晃得根本看不清台下,她立于这束白光之中,完全傻掉。被照亮的这一小块地方好奇妙呀,她希望能一直待在这里唱歌,这比玩滑梯、荡秋千都更加有趣!
  周鹏从小喜欢唱歌,而舞台又放大了这种喜爱。六岁之前,她在蒙古待过三年,跟着外婆放羊骑马,放声高歌。草原上的歌声,混杂着奶香,干干净净、辽阔澄澈,浓缩在舞台,又有了另一番滋味。
  长成了少女,她喜爱迈克尔·杰克逊、崔健和一切有个性的音乐家。她偷偷攒钱,希望能飞去看一场迈克尔的演出,近距离感受天王巨星在舞台上的疯狂魅力。
  周鹏听崔健,也看崔健写的东西,觉得他老用字儿戳她的心,她在笔记本上自勉:做音乐的孩子们决不能被生活贿赂哇!
  长大了,她考进解放军艺术学院通俗唱法本科系,天资聪颖,相貌俏丽,很快就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2000年,这位17岁的大二女生,报名参加了第九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凭借一曲悠扬的《塔里木河》,获得专业组通俗唱法银奖和全国观众最喜爱歌手奖。
  之后,她连续两年参加春晚,和其他的年轻歌手一起穿红着绿,歌唱祖国。2004年,她还推出了中国第一张电子舞曲专辑《自己美》。写真照里,她朋克打扮,小麦色爆炸头,晒伤妆,大眼睛天真无邪。
  周鹏有了点儿小名气,总能接到演出邀请去各地走穴,经济无忧,年华正好。
  可是,她总觉得失落了自己。走穴的舞台上,专辑的写真里,那些声嘶力竭或者优美抒情,都是别人要的造型,不是她自己。在后台和其他演员的钩心斗角,锱铢必较,也让她几乎窒息。朋友说:“你不是那样的人,非得找那样的地方待,不憋屈才怪。”
  一语惊醒梦中人。周鹏决然放弃了收入丰厚的走穴,开始寻找“宁可饿死也要战斗到底”的音乐伙伴。她自嘲是一个餐馆打工者,没有办法让老板改造餐馆风格,只有自己一砖一瓦,搭建自己想要的音乐。
  2004年,源自印度百字明咒的梵语歌曲《万物生》诞生。同时诞生的,还有歌者萨顶顶。
  那年,顶顶不过21岁。她可以走那条司空见惯的路,收获一些司空见惯的果实。但她拐弯前行,哪怕摔个大跤。
  
  感谢周鹏
  
  电子舞曲音乐和用梵语演唱的藏族佛教音乐《万物生》,简直有天壤之别。顶顶走得多不容易,自己最清楚。她为《万物生》编了舞蹈,做了道具,和很多投资商见面,“推销”这首独特的歌。她还特意找到高晓松,为这首歌填了中文版本。
  2005年,《万物生》筹备一年后,终于在海南第一次演出,获得观众好评,央视因此耗资百万,请顶顶去西藏阿里地区拍摄《万物生》的MV。
  2006年,萨顶顶和环球唱片天韵公司签约,并在上海发行专辑《万物生》,但市场并无多大反应。
  顶顶回忆那段时光,云淡风轻:“我不和人们认为成功的人比,我和做音乐特难的人相比。有的人那么努力,音乐那么好,可还是不能出来。我永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万物生》的舞蹈、配乐和服饰,都是一点点完善来的。”
  2008年,《万物生》终于惊艳四座,萨顶顶获得第七届BBC 世界音乐大奖亚太区最佳歌手大奖,并开始全球巡演。
  这位东方歌者得到了西方太多的赞美。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张极尽美感、让人可以在无限美妙中肆意放纵、沉溺的专辑。《卫报》则赞许“萨顶顶是第一个在西方世界获得一流名望的中国音乐人”。
  国内却总有争议。萨顶顶的名字、籍贯、民族服装、藏族佛教音乐风格,都能引来论坛一番恶浪。从电子音乐歌手周鹏到神秘音乐人萨顶顶,唱通俗唱法的能唱出真正的天籁吗?听不懂“自语”的,责怪萨顶顶太能忽悠,咿咿呀呀就算唱歌了?听得懂的知己,却在享受音乐回归本质后的一种纯粹。
  萨顶顶被《万物生》成就,但同时她也感谢周鹏的那段时光:
  我很感谢那个过程,让我认识了中国市场,也培养了做音乐的心态。不论场地是高雅还是破旧,观众喝不喝彩,我都不在乎,只在乎用歌声传达自己的灵魂。”
  
  眼神的光,来自内心清明
  
  跟了萨顶顶三年的经纪人付宏声、助手桑尼,如今成了他人艳羡的对象。顶顶终于火了呀。顶顶说:“我更为我们团队的友谊自豪。”
  这个团队很心疼她。去阿里地区拍《万物生》的MV,为求效果,顶顶站在悬崖之上,脚下是松散的红土,时刻有坍塌的危险。桑尼在栏杆外面喊:顶顶,我好怕!满脸的泪……
  “我们的心情在一个调频上,当然会共鸣。一个人落泪,另一个人就会心酸。比起笑来,我好像更常哭,是敏感的人。看碟都会泪流满面。”
  有件事,顶顶至今念念不忘。那次在德国表演完,观众如潮水般把顶顶围在了中间,要求签名。付宏声为了拍到好照片,爬到了水池的假山高处。后来顶顶听到“扑通”一声,一看,原来是他摔了下来。顶顶急了,大声说他太不小心。
  “他就平躺在水池里,手里高高举着相机。为了保护照片把自己摔得很惨……我特别过意不去,后来跟他道了歉。”
  顶顶对身边的人总是心存感激。在外巡演,只要有演出,桑尼就得早上8点出门看场地。
  “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出去,回来时精疲力竭,脸上有太阳灼伤的痕迹,有休息不够的黑眼圈,还有奔波出来的皱纹,成了小泥猴。”
  跟五年前比,顶顶名声大震,但纯善和自我一如当初。
  顶顶第一次去海南演出《万物生》,演员挺多,主办方组织得手忙脚乱。完事后,顶顶混在其他二十多位嘉宾演员中领了机票回京,先到广州再转北京。
  队伍中不少人在谈论赞赏《万物生》,但似乎没人认出她就是萨顶顶。有一哥们儿觉得她年纪小,估计是广告公司的,让她负责换票、召集。顶顶说“好!”换票、改签、喊叫、集合、发放机票登机牌……把她累得够戗。上了飞机,临座的阿姨问她的名字,她红着脸说:“我叫萨顶顶。”阿姨惊讶地宣告:“她就是昨儿拿扇子边唱边跳那个姑娘!”那哥们儿赶紧道歉。
  顶顶不以为怪。她在舞台上星光熠熠,下了台就融入人群,过自己的生活。名利喧嚣,不过是身外之物。
  萨顶顶眼神里的光,不是舞台霓虹的闪烁,正是来自内心的清明。
  ■编辑 胡莉莉
其他文献
1951年的一个夏天,一艘轮船劈波斩浪,朝远方驶去,甲板上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倚栏远望,他刚刚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博士。他要回到大洋彼岸,给百废待兴、朝气蓬勃的祖国雪中送炭。他满怀憧憬,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这位想急切报效祖国的青年科学家就是谢家麟。  轮船停靠在夏威夷港口加注燃料,海风阵阵,鸥鸟飞翔。突然,谢家麟发现下面人群有些骚动,有人吃惊地说:“移民局和联邦特工来船上了!”谢家麟好像一
在一个名为“足彩爱好者”的QQ群里,我认识了张跃。我俩都是皇马的球迷,很快有了共同语言。  张跃从小就对足球很感兴趣,踢得也棒,因为这个特长高考时还加过分。张跃最为得意的是大学时代,他作为系主力前锋,连续三年荣获最佳射手称号。然而,大学毕业后,张跃成了一名小白领,再没有时间和条件踢球了,倍感遗憾。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身边一个同事在电脑前研究足球彩票,不禁眼前一亮,顿时兴致盎然。从那天起,他开始把对足
切记:陌生和熟识长得最像    我是镇上最臭名昭著的捣蛋鬼。我的第一次人生转机是在一次周末活动中。所有在校生都应邀参加音乐互动游戏(MIG)训练。  MIG刚开始时,我把自己完全孤立于其他人之外,倚着后墙,脸上一副“去你的,谁敢惹我”的表情。而且我很不情愿加入任何有关音乐的讨论。我平生第一次听到的音乐来自街头的流浪汉,他拉着手风琴,母亲告诉我那东西叫音乐。但慢慢地,同学们各自表演不同器乐的互动游戏
34岁那年,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这个消息对于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她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  她曾经因此慌乱过,消沉过。迷茫过。可是,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因为,恐惧没有任何意义,她必须面对现实。经过积极治疗,她很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从事她的科学研究。而对于自己的病情,她把它藏到了心底,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丈夫。  1998年,她获得了华南理工大学催化专业博士学位后,被分配到南昌大学理学
现代人动不动就喜欢鄙视别人,仿佛是很快意的事情。上学时,同学很简单的考试都考砸了,我们脱口而出:“我鄙视你。”工作的时候,新来的毕业生很简单的操作都不会,我们给人家盖上一顶帽子:“我鄙视你,大学都干什么去了!”坐车的时候,看到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我们在心里狠狠鄙视他。就连朋友被恋人甩了,我们还要无情地说出那句话:“我鄙视你,竟然被他甩了!”  鄙视别人很容易。相比之下,现代人更不应该忘记鄙视一下自
央视教育频道的《职来职往》来了五位求职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红衣男生。他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着装、言谈都很得体。在自我介绍中,他列出一长串骄人的业绩:在大学期间就尝试做过各种小生意,大四毕业时收入已高达50万元……单从他的履历来看,这是一名有学历有能力的求职者,对各大用人单位来说应该是求之不得的。   应聘过程中,此人特地告诉大家,人脉很重要,于是,在校期间,他收集名片近三千张。他略带
真正的敌人是你浮躁的心   喜欢读书,更时常读诸葛亮的《诫子书》,感受颇多: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书信,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这既是诸葛亮
这段日子业绩沉闷,公司里少有笑语。老总体恤下情,夏至那天组织郊游。有人带了毽子,十几个人你一脚我一脚地争踢,毽子“嗖”一声踢飞那刻,笑声欢呼声一浪追一浪,直越过最高的杉树。  索性围成一个圈左右横传,没三两下便有人踢偏,所有人一拥而上,撞得人仰马翻,毽子却如失羽的鸟,“啪”地掉进草丛。接二连三,屡试屡败。  都不承认是自己的错,挨个儿踢了一回。人人都能轻轻松松踢几十下,上百的高手也有,毽子与脚之间
新搬的小区不大,只有几幢小高层,每幢居民楼的拐角,放着一只垃圾桶,小区的清洁工,每天早晚各清理一次。因为清理得及时干净,垃圾桶竟然没有什么异味,从垃圾桶旁经过的时候,几乎闻不到垃圾堆所固有的怪味。  每次出门的时候,顺带着将家里的垃圾带下楼,往垃圾桶一扔,就完事了。那天,照例拎着垃圾袋下楼,走到垃圾桶边,掀起桶盖,将垃圾扔了进去。离开的时候,发现垃圾桶边的石块上,竟然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色塑料袋,
假日,我去参加一对新人的婚礼。等到新郎发言时,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他和母亲的故事。  他说,从记事起,他就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养活他,母亲拾过破烂,在建筑队做过苦力,用柔弱的肩膀供他读书,并使他有了今天的生活。母亲的苦与累,一直像根针,扎在他的心里,疼得让他时时不敢忘记。母亲虽然很苦很累,但在记忆中,母亲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回家一看到他,母亲所有的苦与累,都会烟消云散。他说,那些苦日子,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