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万卷”不是梦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人心中,“读万卷书”是理想甚至梦想,难以企及。其实从本义来说,“万卷”并不太多。
  《现代汉语词典》对“卷”的解释是:“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卷起来收藏,因此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可以分成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一卷只是书的一部分,这样算来“万卷”确实不多。譬如《史记》有一百三十卷,却不到五十三万字;《汉书》分为一百二十卷,只有八十万字;《资治通鉴》三百多万字,分了二百九十四卷。文天祥的《指南录》共4卷,收诗才一百余首。
  由此可见,要达到“万卷”的规模并不需要太多书,三十多套《资治通鉴》足矣,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普及文库”足本全套《资治通鑒》也就四厚本。查考古人藏书的数量也可以发现这点,苏轼有一个朋友叫李公择,他家藏书就有九千多卷;欧阳修说“吾家藏书一万卷”;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她家里几经丧乱“犹有书二万卷”,这三位还都不是藏书家。
  《太平御览》全书就有一千卷,据《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和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等记载,该书编完后,宋太宗赵光义打算一年看完,于是要求自己每天读三卷,倘若事情多没有读完,空闲的日子就多读几卷补上,还说:“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不为劳也。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因思学者读万卷书,亦不为难耳。”看来,即使日理万机如皇帝,每年读一千卷书也不辛苦,并且在宋太宗眼里,读万卷书并不是难事。
  如果能以宋太宗为榜样,将“开卷有益”铭记在心,即使像苏洵一样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勤学十年,年届不惑也是可以“读破万卷”的。
  (甘正气)
其他文献
我与芦苇相识多年,对其才华和经历并非全然不知,但是读完芦苇、王天兵的对谈录《电影编剧的秘密》,仍然大为震惊。一口气读完,犹如观赏好莱坞经典大片,五分钟一个小高潮,十分钟一个大高潮,高潮叠起,欲仙欲死。阅读当代之书,少有如此强烈的愉悦和共鸣,所以我虽多年不写书评,又正潜心研究伏羲学,还是从八千年前穿越回来,向影迷大力推荐此书。对于我的读者,另外提供一个参照系:如果你喜欢拙作《间世异人资耀华》,那么一
百越之中的“於越”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与“乌鸟”结缘的先民留下了许多佳话。我们可从“乌鸟”中分解出双重意思:其一是“崇鸟”,鸟儿化为越人生命的保护神;其二是“尚黑”,乌色形成绍兴习俗的流行色。  崇鸟情结  《说文解字》说“於”即“乌”,“於越”就是“乌鸟佑护越人”的意思。鸟为越族部落的原始图腾即护身符,古籍记载越族中早有鸟书与鸟语,人们穿鸟纹服,用鸟形器,还遵行鸟居,耕作鸟田……勾践去国事
《易中天中华史》遭受质疑,作者回应说:“我这套书里所有的结论,只有一种情况是可能被推翻的,就是有新的出土文物。一旦出现新的出土文物,证明我的判断错了,我马上修改。除非能挖出东西来,否则我推不翻,绝对可靠。”  易教授这番话,一方面把自己抬到了神的高度,另一方面又把天下所有文史、考古、科学工作者都贬低到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只配替他挖出新文物,证明或推翻他的判断。言下之意,他人都不必再下判断,真相已被
这些日子社会上又为“女性贞操”的事儿议论纷纷:一是热播剧《欢乐颂2》中男主角因为女友不是处女身愤而分手;二是丁璇女士在“女德”讲座中公开声称“贞操是女孩最好的嫁妆”。舆论的总体倾向自然是对此大加挞伐,表示“这些言论是对女性的歧視和禁锢”,认为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人坚持如此陈腐的观念,怎么对“人性解放”、“爱情至上”、“尊重女性”这些先进思想无动于衷?  近代男女平权以来,女性在解放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
近来有些外国男人议论说,就上海滩所见,中国女人讲究形体养护和衣着修饰,大多光鲜亮丽,很有些气质风度。而中国男人身形或臃肿疲沓,或佝偻干瘦,一个个衣着邋遢,神情猥琐。结论是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甚至扬言要让中国女人见识见识外国男人之帅气。中国网民有许多不服气,但反驳大多不力。  不否认一个基本事实,即当代中国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容貌美丽。但是,这一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世界各国包括欧美都是如此。走遍世界
顾随在1954年6月27日写给弟子周汝昌的信中附有一首词作,即《木兰花慢》,词云:  石头非宝玉,便大观,亦虚名。甚扑朔迷离,燕娇莺姹,鬓乱钗横。西城试寻旧址,尚朱楼碧瓦映觚棱。煊赫奴才家世,虺隤败落阶层。  燕京人海有人英。辛苦著书成。等慧地论文,龙门作史,高密笺经。分明去天尺五,听巨人褒语夏雷鸣。下士从教大笑,笑声一似蝇声。〔1〕  周汝昌《〈新证〉的功过与毁誉》一文最早明确解释该词下阕为赞《
近两年,每有机会向北欧读者演讲当代中国大陆文学,我的侧重都不是诗歌、戏剧或者虚构的小说,而是所谓“非虚构文学”(non-fiction literature)。我认为这类文学在当代中国大陆文坛越来越精彩而值得重视,其中包括报道纪实作品,也包括忆旧散文、回忆录、自传、日记以及本人口述、别人实录的文本,我称为“记忆文学”。    “记忆文学“的升级版    张辛欣最近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我ME》为这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在传播的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自我进行调适,同时也受到中国本土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而吸纳进许多新的文化因子,因而产生了一些变异,或者称之为适应性发展,进而出现了许多宗派,例如中国佛教或称汉传佛教之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以及密宗八大宗派。这八个宗派中,以禅宗与净土宗的华化(中国化)程度最大,以至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其中又以禅宗的变化与发展最大,内部
一、“松坡图书馆”的成立  “松坡”是蔡锷将军的字。  1915年12月25日,西南军事首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反对袁世凯称帝,进行武力讨袁。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打响后,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袁世凯成为孤家寡人,最终于1916年6月6日因忧愤交加而一命呜呼。然而,早已染病的蔡锷也已病体不支,11月8日,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医院。噩耗传来,梁启超万分悲恸,12
鲁迅说:“一部《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就看见宫闱秘事。”我读《红楼梦》,看到几张读书单。  贾宝玉的书单  “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贾家是诗书之家,偏偏出了个不喜欢书的贾宝玉。“宝玉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自己也承认“懒于诗书”。  宝玉不喜欢读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