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定义的妙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建构数学问题、探索解题思路的直观模型.利用圆的轨迹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直观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下面笔者根据中学阶段圆的若干定义,谈谈如何利用圆的定义构造圆直观简捷地化解相关数学问题,并且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发展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一、从原始定义构造圆
  中学阶段圆的最基本定义:平面内到定点的距離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其中定点和定长分别为该圆的圆心和半径.据此,我们经常借助“距离”模型来形象看待有关含向量(或复数)模的方程,进而构成圆的轨迹雏形.比如复数z满足|z|=1,则复数z对应的点落在单位圆上;又如向量AB满足|AB|=2,则向量AB的长度为2,当其中点B的位置固定时,点A落在以点B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我们平时就要有这样数形结合、动静相辅的眼光以及直观想象的素养,来观察、理解、分析各类不同方式表达的数学问题,增强直观转化、形象化解的能力!
  例1 已知a,b是单位向量,a·b=0,若向量c满足|c-a-b|=1,则|c|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本题|c-a-b|=1即|c-(a b)|=1,可理解为动向量c的终点P与定向量a b的终点M的距离为1(两向量的起点均为原点O),由单位正方形模型易得|a b|=2,不妨将向量a b的终点M固定在点(2,0),则点P在以点M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易得|PO|=|c|∈[2-1,2 1].从而使得本题在直观形象的模型中轻易地化解,我们熟知圆的各种定义其实就是构建合理数学模型的思维基础!
  例2 直线l:y=kx 4-3k(k∈R)与函数f(x)=4x-11x-3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P(x,y)是坐标平面上的点,满足|PA PB|=2,则x2 y2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于函数f(x)=4x-11x-3=4 1x-3表示对称中心为O′(3,4)的双曲线,直线l:y=kx 4-3k(k∈R)即y-4=k(x-3)恰好恒过点O′(3,4),故A,B两点关于点O′对称,从而|PA PB|=2可化为|2PO′|=2,|PO′|=1,说明点P在以点O′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所以x2 y2=|OP|2∈[16,36].本题关键点O′(3,4)是一大核心枢纽,使得直线方程、双曲线解析式、向量模的关系式三者之间一脉相承,最终由圆的定义汇聚于圆这一常见模型!可见我们平时要善于通过数学运算、变形变式、直觉猜想、数学抽象等过程,从数学问题中挖掘、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才能将抽象费解的数学问题置换于形象直观的几何背景下解决!
  例3 设函数f(x)=|x2-2x-1|,若a>b≥1,f(a)=f(b),则对任意的实数c,(a-c)2 (b c)2的最小值为 .
  解析:本题目标“(a-c)2 (b c)2”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表示点(a,b)与点(c,-c)之间距离的平方,注意到实数c的任意性,进而理解为动点(a,b)到定直线y=-x的距离平方,这是顺利解决本题的首要基础!结合函数f(x)的图象,由a>b≥1,f(a)=f(b)化简得a2-2a-1=-(b2-2b-1)(其中1≤b<1 2  二、从垂直关系构造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本定义并非构成圆的唯一方式,还有如下的常见表达:
  平面内对两个定点的张角为直角的点的轨迹是以这两个定点连线为直径端点的圆(不含这两个定点).注意该定义又有以下的等价变式:
  平面内,若动点P与两个定点A,B连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动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不含定点A,B和斜率为零时的点);
  平面内,若动点P和两个定点A,B满足PA·PB=0,则动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直径的圆.
  例4 已知m∈R,若点M为直线l1:my=-x和l2:mx=y m-3的交点,l1和l2分别过定点A和B,则|MA|·|MB|的最大值为 .
  解析:本题入手首要在于从两个含参的直线方程中发现l1⊥l2,意味着点M在以定点A(0,0),B(1,3)为直径端点的圆上运动,而|MA|·|MB|的几何意义表示Rt△MAB面积的2倍,因此借助几何直观有:|MA|·|MB|=|AB|·dMAB≤2r2=5.这就说明垂直关系往往蕴含着圆的模型,其就是我们构造圆解题的重要依据!
  例5 已知两点A(-m,0)和B(m 2,0)(m>0),若在直线l:x 3y-9=0上存在点P,使得PA⊥P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若能注意到点P落在以AB为直径的圆(x-1)2 y2=(m 1)2上,则问题转为直线l:x 3y-9=0与该圆存在公共点,由d=|1 0-9|12 (3)2=4≤m 1得m≥3.可见构造圆这一经典模型有助于化解问题的抽象性、提升数形结合的直观性.类似地,本题还有如下变式:
  变式:已知圆C:(x-3)2 (y-4)2=1和两点A(-m,0),B(m,0)(m>0),若圆上存在点P,使得∠APB=90°,则m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4,6])
  三、从性质定理构造圆
  上述从垂直关系构造圆的轨迹,还可以进行一般化的推广和补充.我们知道圆具有这样的性质:在圆内,同弧(或同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反之,平面内对两个定点的张角为定值的点落在以两个定点连线为弦的一侧圆弧上,于是即有:   平面内,若动点P和两个定点A,B满足∠APB=θ(θ∈(0,π2)∪(π2,π)),则动点P的轨迹是弦AB一侧的圆弧(不含这两个定点);
  这其实上告诉我们可以此逆用圆的性质定理来构造圆的模型,并用之辅助解题!
  例6 如图在△ABC中,∠ACB=60°,点D在AB的延长线上,AB=2BD=23,则CD长的最小值为 .
  解析:本题中抓住∠ACB=60°和AB=23的不变性,
  视顶点C在△ABC的外接圓O(半径为2)上运动,求得圆心O到边AB的距离为1,故|OD|=12 (23)2=13,从而有|CD|min=13-2.
  例7 设向量a,b,c满足:|a|=|b|=1,a·b=-12,=60°,则|c|的最大值等于 .
  解析:本题良好的解题素养体现于将相关的向量元素巧妙地整合在同一个圆的模型中:如图,设OA=a,OB=b,OC=c,则CA=a-c,CB=b-c,∠ACB=60°,∠AOB=120°,故顶点C、O在△ABC的外接圆上(其中AB=3,外接圆的半径r=1).从而|c|max=|OC|max=2.本题表面上虽为平面向量背景,但借助数学直观想象,便可发现其与上述例6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从定比关系构造圆
  平面内,若动点P到两个定点A,B距离之比为常数λ(λ≠1),则动点P的轨迹是一个圆.而且这是以定比λ内分和外分线段AB的两个分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这种轨迹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的,因此这种圆也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有关阿氏圆的定义应用一直层出无穷、经久不衰!
  例8 已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是 .
  解析:如图在等腰△ABC中,设点D为腰AC的中点,注意到AB=AC=2AD,且中线BD=2.不妨暂时固定D,B两点,且以点D为原点,直线BD为x轴,则由|AB|=2|AD|可求得动点A的轨迹方程为:(x 23)2 y2=169,即点A在以(-23,0)为圆心、半径为43的圆上运动,显然当点A到直线BD的最大距离为dmax=r=43时,
  S△ABC|max=(2S△ABD)max=2×12×2×43=83.本题之所以建系设点,缘于由|AB|=2|AD|发现点A在某一定圆上运动,说明通过两线段的定比关系是我们构造圆的又一重要来源,也是形成直观想象素养的知识基础!
  变式: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c=2,b=2a,则△ABC面积的最大值是 .(答案:22)
  解析:首先由b=2a注意到动点C在以定比2内分和外分线段AB的两个分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上运动,以此求得AB边上高的最大值为22,S△ABC|max=22.无疑比用正、余弦定理入手解三角形更为直截了当、更为直观形象,问题本质更为鲜明清晰!
  例9 在三棱锥PABC中,AB⊥BC,AB=6,BC=23,O为AC的中点,过C作BO的垂线,交BO,AB分别于R,D.若∠DPR=∠CPR,则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为 .
  解析:凭借直觉感知,要求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关键求点P到平面ABC的最大距离d,这就要求平面PCD⊥平面PBC,且点P到直线CD的距离最大.在含30°的Rt△ABC中,易得CR=3,DR=1.在△PCD中,由PR平分∠DPC得到:PCPD=CRDR=3,根据阿氏圆的定义说明:点P在以定比3内分和外分线段CD的两个分点R,R′(RR′=3)的连线为直径的圆上运动,故dmax=32,于是有:VPABC|max=13·12·6·23·32=33.
  点评:本例充分体现:只有在熟练运用圆的各种定义、具备一定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方能在动态变幻的空间几何体发现或感知圆的轨迹存在.
  例10 已知点P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的内切圆上运动,则AP 2PB的最小值是 .
  解析:根据阿氏圆定义,等边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可看作是到某两个定点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为此我们猜想存在某一定点E,使得目标式AP 2PB中AP=2PE,从而转为求2(PE PB)的最小值.注意到中线AD的端点D恰在该内切圆上,猜想定点E应位于中线AD的中点,并且内切圆与中线AD的另一交点F点恰也满足AF=2EF,印证了△ABC的内切圆可看作是到两个定点A,E距离之比为2的点的轨迹,2(PE PB)|min=2BE.在△ABE中,
  BE=22 (32)2-2·2·32cos30°=72,
  故AP 2PB的最小值为7.
  点评:本例逆用阿氏圆定义,将已知圆视作到某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从而使将目标式AP 2PB巧妙转化、直观求解!
  【结束语】 笔者以为:数学定义是数学学习的起点,是数学解题的基础和推理的依据,也是发挥直观想象、形成学科素养的知识载体.由上可知,圆的定义丰富多样,圆的轨迹形成方式多样善变!只有牢固紧扣圆的各种定义,方能寻找或捕捉隐藏在数学问题中有关圆的轨迹,并利用它来化解问题.譬如某些数学问题用常规方法难以奏效或求解难度大,但若能针对问题的本质特征,恰当地构造圆的模型直观辅助分析,巧妙地运用圆的有关知识找到解题捷径,往往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化繁杂为简捷.因此,我们学习数学定义不但要认识定义的来源及意义,理解定义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而且要在运用定义解决问题过程中追求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考纲解读  (1)抽样方法的选择、与样本容量相关的计算,尤其是分层抽样中的相关计算,A级要求.  (2)图表中的直方图、茎叶图都可以作为考查点,尤其是直方图更是考查的热点,A级要求.  (3)方差、标准差计算都是考查的热点,B级要求.  (4)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通常以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形式出现,B级要求.  真题感悟  1.(2015·江苏卷)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
书面表达作为高考英语考试的压轴大题,从它所占分值就能明白其重要地位了。在某种程度上说,高考英语作文成绩的高低和英语取得高分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书面表达也是个难点,它展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对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文章的条理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因此,我们高三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对于英语写作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高考英语写作的
一  每个焊点要小于两毫米,浙江小伙子冲击世界技能大赛  酷热的夏天,每个人都恨不得全天24小时躲在空调房,可对有目标的人来说,再恶劣的环境也无法阻挡他为实现梦想挥洒汗水。郑科就是这样一个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4级学生郑科,为迎战今年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今年7月以来每天都在封闭式训练。6月,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香港邀请赛上传来喜讯——郑科在管道与暖通项目中获得金牌
新闻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是个宝贝。同学们易取,老师们爱看。它们就像餐桌上的新鲜蔬菜一样能保证议论文的营养。新闻素材的内容一般都比较丰富,像百变金刚一样能够支持对多个论点的论证。但是,新闻素材的文字量也比较大,我们得学会对它进行“为我所用式”的剪裁,保留和论点相统一部分的文字,删除其余文字。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先看下列一则素材:  十年前在高考中交了“白卷”,十年后再次报名走进考场,徐孟南的故
数列问题往往与其他相关知识点融合,設计背景新颖,能力要求较高,有效地考查了同学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能力,体现了高考“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一个原则.下面就数列与其他知识相融合的一些题型进行分类解析.  一、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以函数为背景的数列的综合问题体现了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的特点,该类综合题的知识综合性强,能很好地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因而一直是高考命题
解答数学问题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它既是一种数学思想,又是一种数学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当解题思维受阻时,考虑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情形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转化有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前后是充要条件,所以尽可能使转化具有等价性.通过不断地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简单的问题.在不得已
许多同学在写思辨性作文时,缺少思维的深度: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会怎样,使所写作文的内容停留在“是什么”上,而忽视了在“为什么”“将怎样”上的深度开掘。殊不知这样一来,即使列举再多的事实,往往也证明不了什么。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
转化与化归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我们处理数学问题的必要手段.转化与化归即通过转化将未知的、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已知的、已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即A(C)B.  在平时的数学解题过程中,要不断的通过转化与化归进行总结,一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化?答:转化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两者有所不同,B比A更适合我们的需要;二是为什么能做这样的转化?答:转化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它们有同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指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清代戏剧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议论文写作如能借“由头”开篇,则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它能迅速吸引读者眼球,激发阅读期待与兴趣。  一、“由头”可以是经典人物富有哲理的言论  古今中外的经典人物(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或因其思想、或因文采闪耀在历史长河中,这些经典言论经受
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近了,考生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刷题,短时间内提高太多的分数是很难的,除非是刷到原题或者突然开窍,不过要想多拿几分还是有些小技巧的,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英语听力的提分小技巧。  英语听力所占的分值是20至30分,题目分简单题、中等题、难题。简单题都会做,中等题只要仔细看、认真听以及当时做题的果断,应该也好拿到分。难度题就看能力了,因为这部分题的做题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