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细听与大胆猜测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关键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pip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近了,考生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刷题,短时间内提高太多的分数是很难的,除非是刷到原题或者突然开窍,不过要想多拿几分还是有些小技巧的,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英语听力的提分小技巧。
  英语听力所占的分值是20至30分,题目分简单题、中等题、难题。简单题都会做,中等题只要仔细看、认真听以及当时做题的果断,应该也好拿到分。难度题就看能力了,因为这部分题的做题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是在平时的听、说中不断锻炼和实践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因而许多同学的听力成绩一直在18~25分徘徊,要上25分以上很难。要想在这类听力题上拿高分,技巧还是有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会大大提高你做题的准确率,有的题目,即使你听不懂也能选择出正确答案。
  技巧一 读题、听题与猜题
  1. 读题——快速
  听力测试特别要求眼、耳、手、脑、心等多种器官的协调配合。在放每段录音前,必须抓住间隙,快速读完选项,节省出部分时间,提高应试成功率。听力试题的各个选项常有相同或近似的部分,我们可以忽略这些部分,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有较大差异的部分,通过比较和鉴别,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2. 听题——细心
  考生在听长段对话和短文时,要想做到推理思路正确,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能理解较深较长的语言材料,在语篇环境中抓住要点,记住某些细节和事实,找到答案。对短文的首句和首段一定要注意抓听。目前短文理解的大部分材料是记叙文或讲话稿,其首句或首段往往是全篇文章的理解线索,如作者观点、内容概要、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起因等。听懂这些内容有助于整体理解文章,也有利于调节做题情绪。要特别注意,在所听到的较长对话或短文中,结尾部分所给出的信息往往不会是题目的正确答案,而仅仅只是一个“陷阱”。决不能因为听的时间长了产生松懈的心理,造成误选。
  3. 选题——猜测
  考生在选择答案时如果是估计肯定正确的,那就必须坚决果断选择,但如果答案拿不准,那就要大胆猜测,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猜测在听力测试中是必须的解题手段之一,因为长对话与短文以及题干和选项中都有暗示,不论对话还是短文,它们的主题或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理解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猜测、估计、预想和想象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完全听不懂的题目,就只能通过猜测(蒙)了,其实猜也是有技巧的。
  其一是从答案选项中预测。例如有这样一道测试题:
  Q: What does Smith do?
  A. Hes a truck driver.
  B. Hes a ship captain.
  C. Hes a pilot.
  录音原文:
  W: Smith flew to London last night, then took some passengers from there to Beijing.
  M: Yeah, but he couldnt land because the airport in Beijing was snowed in.
  从选项看,应是问关于职业方面的问题,再从flew, passengers, airport这些信息词可推知Smith的职业。
  其二是从说话人口气预测。一般情况下,在A,B两人的对话中,如果B是附和或赞成,往往说“Yes”,“I agree”,“Sure”,“I think so”等。但如A用否定句,B表同意时则用“No”,“Neither / Nor”等。例如:
  A: Harvey doesnt seem to fit into this class.
  B: No, he is really a fish out of water.
  技巧二 听读兼并与模仿
  在做听力题时,除需要迅速浏览问题外,还得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快速看一遍或预测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的内容,包括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文章的开首句和开首段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讲话目的、主要内容、作者论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当然,还需要立足于整体来理解短文。不管听什么材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上,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如果在听的同时能无条件地跟读,那会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研究发现,相同材料每复述一遍对其理解力会上升三倍。比如读课文或看电影,如果把一部经典的电影看上N遍,模仿N遍,做到熟记于心的话,英语口语不可能不提高。所以,在做听力时,最好默默地以最快的速度跟着播放器读,自己的辨认跟读会对理解文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巧三 听读理解与心理
  在听长对话与对白时,关键是要能够快速读题,理解题意。简言之就是抓关键词,也就是把题目的主体圈出来。其实很简单,就是缩句找主谓宾,然后抓住一些关键的形容词、副词。
  当然,有的题目真的很简单,看了题干凭生活常识就能推测出答案,那就不需要绞尽脑汁再听,这时只是通过听来检测一下自己的智商和生活水准。但从心理上来讲,集中注意力真的很重要!做听力最怕走神,一个不注意可能两题就没了,自己还不知道。这就说明在做听力时,既不能放松自己,也不能高度紧张。有时既要善于跳越难点,又要学会充分利用重复信息,切不可因为紧张而无法完全听清每一词,而这种心理又会影响大家做后面的听力题目。听的时候,注意力要紧跟说话人的思路,有些同学在碰到听不懂的單词时会停下来,想弄清楚这个单词的意思后再往下听,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听到不懂的生词或有听不清的地方是正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要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大胆跳过去,接着往下听。一般说来,对话中的词句,尤其是重要的词语,往往会以其他形式在对话中重现,我们称之为“多余信息的重现”,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到该单词的大意。我们要克服恐惧心理,培养这种跳越难点,从上下文判断词意的能力。
  技巧四 精听、泛听与阅读
  提高听力水平也要靠平时的练习,但到了最后这段时间里只能考虑精读、泛读与阅读的关系。精听:给一段听力材料,反复听其中的每一句话(长的句子可以拆分成几个小短句来听),仔细听其中的每个单词,每个细节。直到自己大约记住了60%以上的内容,然后复述一遍自己记住的内容。接着继续听,直到听到能大致复述整句话为止。再开始按照自己记忆的内容对句子进行翻译,之后对照英语原文,再听一遍,补充自己不熟悉的单词或者落下的细节部分。最后再进行翻译补充,这就算完成了这次精听。
  精听的材料最好选取一些比较严谨的材料,既可以从《新概念英语》中选出简单点儿的,也可以选择像四六级考试的简单材料,然后可以选择难点的比较长的听力材料进行训练,效果会更好。
  泛听是指在做了精听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再去听一些不那么正式的材料,拓展了解一下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俚语或者其他口音发音的英语表达,以便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听力能力。
  泛听的材料可以是一些电视剧,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其他听力广播,如短篇新闻等。
  最后,预祝考生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康传桂,海安县李堡中学)
其他文献
在江苏新课标数学高考中,填空题占70分.可谓失填空题者必失“天下”.填空题是一种只要求写出结论,不要求解答过程的客观性试题,有小巧灵活、覆盖面广、跨度大等特點,突出考查准确、严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填空题不像选择题那样有备选提示,不像解答题那样有步骤得分,所填结果必须准确、规范,因此得分率较低.解答填空题的第一要求是“准”,然后才是“快”、“巧”,要合理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方法,不可“小题大做”
考纲解读  (1)抽样方法的选择、与样本容量相关的计算,尤其是分层抽样中的相关计算,A级要求.  (2)图表中的直方图、茎叶图都可以作为考查点,尤其是直方图更是考查的热点,A级要求.  (3)方差、标准差计算都是考查的热点,B级要求.  (4)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通常以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形式出现,B级要求.  真题感悟  1.(2015·江苏卷)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
书面表达作为高考英语考试的压轴大题,从它所占分值就能明白其重要地位了。在某种程度上说,高考英语作文成绩的高低和英语取得高分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书面表达也是个难点,它展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对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文章的条理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因此,我们高三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对于英语写作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高考英语写作的
一  每个焊点要小于两毫米,浙江小伙子冲击世界技能大赛  酷热的夏天,每个人都恨不得全天24小时躲在空调房,可对有目标的人来说,再恶劣的环境也无法阻挡他为实现梦想挥洒汗水。郑科就是这样一个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4级学生郑科,为迎战今年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今年7月以来每天都在封闭式训练。6月,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香港邀请赛上传来喜讯——郑科在管道与暖通项目中获得金牌
新闻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是个宝贝。同学们易取,老师们爱看。它们就像餐桌上的新鲜蔬菜一样能保证议论文的营养。新闻素材的内容一般都比较丰富,像百变金刚一样能够支持对多个论点的论证。但是,新闻素材的文字量也比较大,我们得学会对它进行“为我所用式”的剪裁,保留和论点相统一部分的文字,删除其余文字。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先看下列一则素材:  十年前在高考中交了“白卷”,十年后再次报名走进考场,徐孟南的故
数列问题往往与其他相关知识点融合,設计背景新颖,能力要求较高,有效地考查了同学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能力,体现了高考“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一个原则.下面就数列与其他知识相融合的一些题型进行分类解析.  一、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以函数为背景的数列的综合问题体现了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的特点,该类综合题的知识综合性强,能很好地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因而一直是高考命题
解答数学问题离不开转化与化归,它既是一种数学思想,又是一种数学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当解题思维受阻时,考虑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情形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转化有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前后是充要条件,所以尽可能使转化具有等价性.通过不断地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简单的问题.在不得已
许多同学在写思辨性作文时,缺少思维的深度: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会怎样,使所写作文的内容停留在“是什么”上,而忽视了在“为什么”“将怎样”上的深度开掘。殊不知这样一来,即使列举再多的事实,往往也证明不了什么。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
转化与化归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我们处理数学问题的必要手段.转化与化归即通过转化将未知的、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已知的、已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即A(C)B.  在平时的数学解题过程中,要不断的通过转化与化归进行总结,一是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化?答:转化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两者有所不同,B比A更适合我们的需要;二是为什么能做这样的转化?答:转化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它们有同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指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清代戏剧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议论文写作如能借“由头”开篇,则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它能迅速吸引读者眼球,激发阅读期待与兴趣。  一、“由头”可以是经典人物富有哲理的言论  古今中外的经典人物(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或因其思想、或因文采闪耀在历史长河中,这些经典言论经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