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款天香绣,几多沪上情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王安忆的小说《天香》以晚明时期上海申姓大家族从兴旺奢华,到繁华将尽的命运为背景,通过申家后宅女眷之手“天香园绣”的流变,钩沉出当时沪上“饮食男女”的生活,折射出上海的独特的城市性格,延展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史。
  关键词: 小说《天香》 文化性格 上海文明
  
  上海是王安忆的成长地,也可谓其文学创作的精神家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她开始钻研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一部《长恨歌》写尽上海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浮华沧桑;近年的作品,从《富萍》到《遍地枭雄》,从《启蒙时代》到《月色撩人》,写上海外来户、小市民的浮沉经验,也写精英分子、有产阶级的啼笑因缘;到如今最新的著作《天香》,将视野放置上海的史前文化,一种有意无意的暗示,引领读者探寻上海文明的前世今生。
  《天香》的故事始自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终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讲述上海申姓大家族从兴旺奢华,到繁华将尽的命运。申家的兴衰史只是这部小说的背景,王安忆用更多的笔墨,以江南“顾绣”的源流为线索虚构演绎了出自申家后宅女眷之手的“天香园绣”的流变,包括其如何产生、如何达到绝品、如何散入民间,以此钩沉出当时沪上“饮食男女”的生活,折射出上海的独特的城市性格,延展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史。
  一、沪上“饮食男女”的塑造
  王安忆曾说,《天香》“只是一个关于女性生活的故事”。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推动绣艺发生改变的人物。申柯海的妻小绸,一个有思想、有才情的大家闺秀;其妾闵氏,典型江南苏州女子,温婉细腻,与小绸共创“天香园绣”;侄媳希昭,出身于杭州书香门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书画入绣,成天下一绝。申府家道中落,侄女蕙兰寡居,希昭、蕙兰等以“天香园绣”支撑家用,蕙兰更设幔授艺,使其光大天下。除了这三个女子,与“天香园绣”密切联系的其他女子,也是各尽特色,如天真自然的荞麦,大方细心的镇海媳妇,坚强隐忍的张老妇人,性格直爽的戥子,等等。
  王安忆将众多女性推向了情节发展的中心,颇有为“天香园绣”的女性立传的意味。女性的突出地位与她们生活的环境与遭遇密不可分。天香园极其考究地建成后,园里的男性专事享乐,不为生产,于是有了“一夜莲花”,有了炫奇的设宴,有了买卖游戏,有了不遗余力的制墨,等等。他们也许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纨绔子弟,只是像长不大的孩子,生生将任性孤行的生活过成了哲学。当精神享受的物质基础开始动摇时,女人们藏在深深庭院的女工技艺承担起了重任。“天香园绣”在园内发展为罕见的至高艺术,但最终被迫走出园子,走向实用,变成商品,与日常生计息息相关。
  晚明时的前上海大量充斥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但风平浪静之下也会暗流涌动。地域的特殊性,早期的思想启蒙,封建传统的不堪重负,才顺理成章地有了王安忆笔下商品贸易不断发展、女性地位显著提高的上海。但是“天香园绣”又是如何走出园子,实现艺术和市场的联姻?我们不难发现园中男子的“功劳”,小绸和希昭的绣品都因为柯海朋友的慧眼识珠才打出名号,蕙兰由于阿施的引荐才能靠绣品维持家计。这不得不说是作者对传统封建社会的反思,女性有才能、有手艺,在家能够独当一面,但其自身的被证明却离不开与外在社会紧密联系的男子。这是何等的相悖?但又确是当时真切生活情境的写照,王安忆平静地叙事让一切的发生顺乎天时与地利,她没有激烈地批判,但真切地让我们瞥到那个时候随时变化着的多元化的上海。
  二、上海城市性格的彰显
  上海原是春申故里,《天香》以申府为名,柯海、镇海的取名皆与“海”相关,开场就透露出城市寓言的意义。“草根”的市井文化,是王安忆对上海进行精神书写的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写“传奇”,以“传奇”展现世俗生活。从“天香园绣”的流变史中,我们隐约感到作者对上海这个城市性格起源和形成过程的隐喻。
  “顾绣”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香》以“顾绣”的发展史为原型,虚构“天香园绣”,写法上去戏剧化,淡化抒情和感伤的氛围,纪实性地写作关乎花鸟、食材、园林、山水、书画、纺织的见识,为那朵江南传统艺术奇葩立传,同时也为承载这个技艺的上海城市写史,即所谓“以最极端真实的材料去描写最极端虚无的东西”。[1]
  晚明时的上海,充斥着末世的纸醉金迷和物欲狂欢。小说开初,写造园,写享乐,写各类奢华,已经是在兴旺的顶点上了;再往后,就走下坡路,只是一开始下坡的感觉不会那么明显,但趋势已成。这样的“天香园绣”生于这样的家族趋势中,却逆势成长,三次流变完成了蜕变。王安忆的“物质文化史”反写衰落,却最终把“天香园绣”的命运推向广阔的生机。
  正是撕裂了一切,才有破灭后的重生。上海从来就是如此,它勇于尝试与突破,不畏流言与蜚语,从来不按牌理出牌,持盈保泰本就不是上海的本色。颓靡无罪,浮华有理,没有了世世代代败家散财的豪情壮举,怎么能造就日后的五光十色?上海在矛盾中形成以现世为基准的时间观,因而有人说:“上海的历史同时是反历史。”[2]上海经历了涅槃后的重生,充满悲剧力量和史诗意味,终极的指向是未知的探索式的未来,但这个未来没有人会承认它是不好的。
  今天的上海按照自己的“集体文化无意识”自然发展着,将自身的优缺点暴露在世人面前。上海就有着这样的霸气,上海人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个性,他不怕被揭露,被争议,它的生存哲学就是历经沧桑后的蜕变。
  三、上海多元文化的显现
  上海是滩,“滩,水濡而干也”。它是河、海、湖边淤积而成的平地。从地理上讲,上海正是这样一个生成于长江入海口的滩涂地带;而从文化上讲,上海则正是中西两大文化浪潮冲击积淀的产物,体现着有容乃大的胸襟,“‘滩’是什么?就是地产大,气象大”(《天香》,138页)。
  “天香园绣”从实用进入审美,又从审美回归实用,《天香》的结局,是大家闺秀洗尽铅华后的安稳与平凡。《天香》的韵味是清雅依然,却不离人间烟火,一份“雅趣里的俗情”。这与沪上的文化风范何其相似,世俗的生活中总有精致的讲究,商业的氛围中亦不乏文化的包容“天香园”绣艺的开创者是苏州人闵氏,继承它的偏偏又不是本地人,却是来自杭州普通人家的希昭,推广它的虽是自家人,但已不是纯粹的本地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象征上海文化的雅俗兼并。
  余秋雨在《上海人》中说道:“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他可算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概括着无形的上海文明。”《天香》中王安忆让徐光启的人生与申园的命运产生交集,他“格物而致知,然后学以致用”(《天香》,219页),南北游逛时先后遇到了意大利传教士仰凰和利玛窦,开始接触天主教,虽从小受到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宗教精神的影响,但并未对西方宗教一笑了之,而是深入地思考起来,他和他的朋友仰凰积极传教,提倡西方科学文明。柯海的儿子阿施本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却最终被天主教救赎;蕙兰的儿子灯奴虽受过《三字经》的教育,却也对仰凰尊敬有加,在西方宗教的影响下长大。申家的后嗣已是中西文化交融下的产物,西方自由、普世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天香园绣”转向民间。徐光启的贡献成就了今天的上海“徐家汇”,小说中的他虽是虚构的人物,却是“假亦真时真亦假”,纪实与虚构往往只是一线之间,他们共同指向的是上海的文化传统——有容乃大。
  易中天在《上海人与上海滩》一文中写道:“上海人的特征也是一种文化特征。”他们最大的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
  最好的代表是杭州城和她孕育出的女儿沈希昭,作为天香园绣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代精英,她与上海若即若离,灌输进一个旧朝廷的遗老王风,和偏安世里的烟粉,为那份市井增加了创造力,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与一条新的可能性,与上海的个性特质完美结合。她有着务实的婚恋观,在一种“尘埃落定”后,是她追求生活的勇气和动力;她有着精明的处世观,对同是要强、好强的婆婆小绸,她不惧怕,也不挑衅,而是学会顾及各方的面子,维持平衡;她有着坚韧的生活观,对离家出走的丈夫表现了耐心与宽容,把平凡、琐碎的日子精雕细琢,直至变为一种赏心悦目的“民间艺术”;她的个性开朗、胸襟开阔,大胆将书画入刺绣,助蕙兰设幔,推广绣艺;她珍惜自己的绣品,同时也不排斥商品交易的方式,愿意將之与同是书香门第之人进行等价交换。王安忆以最亲切的角度侧面展示了上海市民阶层的本质生活,她清楚地看到繁华背后最本质的东西,这才是一个城市延绵发展的根,它存在于每一个聪明女人“沈希昭”的人生里。
  最后,我认为花园城市固然美丽,她毕竟不是每个人期盼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的泥沙俱下、欲望充盈在上海这个城市身上真实地体现,西方文化在无阻碍地侵入,大有占据主流大众心理的趋势,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被修剪的城市还是一个自由的城市吗?迷失后的狂欢还能维持多久?
  我们对上海文化的现状虽然忧虑,但并不绝望,因为这个城市在历史上不是一张白纸,它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可以影响未来,只要我们重视历史中那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扬光大,赋予这个城市以自由的、民间的活力,上海依然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日的沧桑或许是昨日的实力,昨日的实力则注定是一种博大的文化。相信换了人间的上海会给我们新的期待。
  
  参考文献:
  [1]王安忆.我们在做什么——中国当代小说透视(2000年版)[M].独语.台北麦田出版,第233页.
  [2]王德威.王安忆的虚构与纪实[J].上海书评,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讲求师生互动,“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导”与“演”的关系。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目标,必须充分做到“导”“演”互动,利用好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平台,预瞻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实现方式  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是师与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致的,是教学活动的
摘 要: 本文试从“道德”词源入手,阐释道德在东西方的含义,并分析我国在乡土社会,也就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的道德,以“小悦悦事件”为视角,剖析现代社会变迁和经济快速发展所呈现的“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现状及产生原因,最后以“雷锋精神”中的道德维度贯穿其中,提倡需要这个精神所体现出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道德关怀。  关键词: 道德 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 雷锋精神  一.“道德”的词源分析  “道”、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迎新工作平台逐渐将重心转移至网络,通过论坛网站载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给即将来到大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新生。如何才能让“迎新频道”更好地为新生服务?本文以上海大学乐乎论坛为例作分析。  关键词: 高校论坛 “迎新频道” 迎春工作平台  对于即将迈进大学的“准大学生”来说,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既向往又忐忑。心仪的大学究竟是怎样的?如何上网寻找新生群或小组、提前探
摘 要: 歌舞片中的“第二舞台”即俗称的电影戏剧中的戏中戏或剧中剧。“戏中戏”原义为文学写作中的技巧,以内在故事突出外在故事的角色象征性以及人物的心理重要性。随着有声片的诞生,戏中戏成为了由戏剧衍生而来的歌舞片的惯用手法。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歌舞剧“第二舞台”在影片中的三种功能,即避免剧情空乏单一、音乐突兀跳脱,借助另一个物质平台,实现剧中角色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外化;搭建另一个时空,以音乐为背景交替
摘 要: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而周星驰导演的影片《大话西游》与《西游记》小说之间形成一种互文。电影《大话西游》保留了西游记中的人物,却赋予了角色现代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话西游》中主要角色的爱情宿命和自我顿悟之路,剖析电影中角色所映射的当代都市人形象,以及电影所反映的当代都市人的爱情命运和个体自我的迷失现象。本文旨在阐释电影《大话西游》的现代性及当下意义所在。  关键词: 《大
摘 要: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哈代在写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发表了近50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既汲取了他长篇小说创作的能量,又洋溢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浓烈诗情。哈代短篇小说往往执著于爱情的咏唱,创作版图是熟稔的英国西南部乡村并以“威塞克斯”为统称,叙事中涵盖着强烈的戏剧冲突,而且融汇了作家对人类境遇尤其是女性命运的诚挚关怀与深入思考,显现出张弛有度的结构特征。  关键词: 哈代 短篇小说 威塞克斯 爱情结构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奏作为一节课的序曲,其成果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效果。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导入着手,通过鲜活的教学实例,分析了“开门见山”式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开门见山 导课  课堂教学中的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而开
摘 要: 本文以厘清“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内涵为切入点,从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要求两方面探讨了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现实意义,并结合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组织实施的“心·阳光”微公益活动,在介绍这项活动内容、成效的基础上,分析取得的经验,对高校创建学生工作品牌进行深入思考,以期为其他高校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关键词: 高校
摘 要: 历史课堂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历史概念学习是重要的途径。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自主思考、参与,敢于怀疑,逐步变“学会”为“会学”,从而实现概念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概念学习 思维品质培养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平均地权”是学生学习三民主义思想的一个难点。这一难点涉及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土地问题。(毛泽
摘 要: 1921年1月鲁迅以一年前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著名小说《故乡》,而祖农·哈迪尔的小说《精疲力尽的时候》发表于1948年,这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白色恐怖笼罩新疆的最黑暗的年代。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闰土和巴海性格变化及命运走向有异曲同工之处,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病态社会环境下贫苦农民的不幸。  关键词: 闰土 巴海 转变 病态社会  一、人物性格从跃跃欲试到驯服不争  《故乡》中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