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自我的重构之路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5te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而周星驰导演的影片《大话西游》与《西游记》小说之间形成一种互文。电影《大话西游》保留了西游记中的人物,却赋予了角色现代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话西游》中主要角色的爱情宿命和自我顿悟之路,剖析电影中角色所映射的当代都市人形象,以及电影所反映的当代都市人的爱情命运和个体自我的迷失现象。本文旨在阐释电影《大话西游》的现代性及当下意义所在。
  关键词: 《大话西游》 隐喻 个体自我
  周星驰曾经这么评价《大话西游》:“我一直以为自己拍的是悲剧,没料到出街后却全变成喜剧。”鲁迅先生这么定义悲剧,即“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管美好事物被毁灭的过程是悲壮的、伤感的、平庸的,或者搞笑的,这种毁灭都应被定义为悲剧。所以周星驰先生的这句话,或许有戏谑自嘲的成分。《大话西游》就是以一种荒诞戏谑的方式来影射本应该不那么搞笑和本不是喜剧的悲惨现实,笑着去揭开血淋淋的现实是一种比“痛而不言、笑而不语”更高的境界。整个《大话西游》是对于现代都市人个体自我迷失的一种自嘲,笑中有泪,泪如泣血。
  《大话西游》整个故事是对《西游记》的解构和重构。以观众本身对西游记的认识为线索,赋予人物新的意识。由于解构过程中运用了戏仿、现代主义时空交错、多维叙述、隐喻等手法,并且加入了京剧、流行音乐、无厘头幽默等不同背景的文化元素,使得整个电影显得比较复杂,然而电影的情节却是杂而不乱的。在被解构的零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精髓来表达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这个精髓就是个体在历史宏大叙事中的渺小性与无力感,或者说是个体自我的迷失。整个故事分明是一个寓言,映射的却是当代都市人。因此,《大话西游》才能在颠覆《西游记》为观众开拓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同时,给每一位观众以强烈的个体感受。
  一、紫霞的爱情——普通人的爱情宿命
  宿命之困是一种隐喻,折射的却是当代人。身后的路只有一条,眼前的路却有无数条,生活原本有无数种可能,而事情的结果却是从选择那一刻就注定好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发生了的便无法挽回,选择了就改变了历史。然而有时候不论你如何选择,结果却是注定好的。这就是宿命,人生能不难吗?
  从《俄狄浦斯王》开始,人类就意识到了人在宿命面前的无力感与渺小性。冥冥之中,无形的手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中,就像影片中至尊宝的命运是五百年前就被菩萨和唐僧决定好的,任至尊宝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那五指山。至尊宝很享受且认真地当着五岳山的山贼时,他不曾想到在五百年前,他的命运就注定了。命运要他承担起西天取经、普度世人的重大责任。至尊宝只是成佛前的一段体验,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角色。而女主角紫霞仙子同蜘蛛精、白骨精、菩提老祖、牛魔王等一样,都只是至尊宝成佛路上的劫数,只是命运大棋盘中的棋子,她安静地等待在命运大棋盘的中央。
  (一)爱情宿命——理由无法确定,结果无法选择。
  紫霞的爱情被一把宝剑决定了,她说谁能拔出她的紫青宝剑,她就倾心于谁。紫霞对至尊宝深深的爱,是因为他拔出了紫青剑。故事里的人总是用很奇怪的方式来确定真爱:王子要用水晶鞋才能找到灰姑娘,宝玉要寻找有金锁的人来配他的玉。有理由也好,没理由也罢,可还是要爱。爱本来就不需要理由,大胆去爱,轰轰烈烈地爱过就好,结果哪怕粉身碎骨,亦无悔。
  这段爱情童话式的开头似乎预示了其结果也是一场梦幻。拔出宝剑看似一个随机事件,而决定权在上天。紫霞与至尊宝注定没有结果。所以,当至尊宝拔出宝剑时,他心里的爱人还是白晶晶。而最终即便是紫霞得到了至尊宝的爱,至尊宝却要变成弃绝情爱的孙悟空。爱情的梦破灭了,她最终幻化成蒸汽,消失在炫目的日光里。
  (二)爱情宿命——脆弱的美丽,无奈的命运。
  太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爱情如此,生命如此。或者说爱情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美好的东西总是敌不过现实的消磨,再美的爱情面对细琐的生活,也会衍生出抱怨与不满。所以,童话故事里的感情总是止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爱情面对生活之后,是不得不面对的柴米油盐,是突然发现身边的美女变成老太婆,发现曾经的王子已然是大腹便便?所以聪明的导演让男女主角阴阳相隔,如此爱情便永远停在灰飞烟灭前那最美的一刻。
  席慕蓉说:“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假如,有一天,我终于能将你忘记。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每个男孩都会遇见一个女孩,她让男孩变成男人,而他们注定不会在一起,这就是命运。教你跳一支舞的人,往往不会陪你到最后。紫霞的命运就是,化作至尊宝成为孙悟空了断七情六欲前的那一滴眼泪。宏大的事业的起步,往往需要爱情的牺牲作为主人公顿悟前的药引子。紫霞的命运隐喻着一个真相:在浩浩荡荡的历史车辙面前,我们的坚持有时候很无力。紫霞的开场白很有气势:“现在我郑重宣布,这座山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然而,这样豪气的开场白,却是更深层次的反讽。现实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你的,包括你自己。一切都是轮回,一切事情的发展、人物的命运都被一只更巨大的手牢牢掌控。我们把身不由己叫做命运。
  她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没有人猜得中结局,一切随风而去。五百年又五百年,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人没能战胜命运,而人的尊严却在抗争中得到了肯定,人的情感也必将不朽。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存或者死亡,缘起还是缘灭,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故事里的人物如此,生活中也如此。身为现代人,我们或许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没有媒妁之言的无奈,然而爱情的伤痛却是任何年代都存在的,在现代社会面对爱情可以自由选择的我们却更无所适从。极度自由带来的是无序和迷失。同时,无数的物质附加条件,冲击着我们的大脑。我们渴望爱情,但是我们需要面包。选择什么样的婚姻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当代爱情在物质的作用下复杂起来。如何去爱,是现代人的爱情宿命。究竟如何选择,其实就是对自我的深度解剖和认识。   二、至尊宝的救世与出世——关于自我的顿悟
  在电影里孙悟空完全不同于其传统形象,这里他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不拘泥于陈规的猴子。在命运的安排下,孙悟空转世成为至尊宝——一个自以为是的靠打家劫舍过活的山贼。他以为自己的生活就是遵循普通人的生活轨迹,认真上班(抢劫)、追求一段平凡的感情,然后娶妻生子。然而,他不知道命运即将把一副惩恶扬善的重担放在他的肩膀上。电影里孙悟空的形象几经变化。开场时他以妖怪的身份出场,继而变成了一个无厘头的强盗兼情种,颠覆了孙悟空的传统形象,而电影结束时,又变成了一个甘于使命的“取经人”。而更有意思的是“唐僧”这个角色,这也是一个“双向颠覆”的人物,他以喜剧配角身份出场,颠覆了经典文学的唐僧形象,而以正剧的严肃意味收场。
  (一)我是谁?——小人物无法选择的自我。
  人年少轻狂时总会觉得轰轰烈烈地生活很好。只有经历过风雨,尝过无法挽回的创痛时,我们才会明白年长者所说的平平淡淡才是真。担负大任者必将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先贤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须得承受住这些苦,才能内圣外王。
  然而,平凡人不愿承受这些大悲大喜、经历大起大落。如果不是前有追兵后无活路,陈胜吴广不会起义;如果不是被人冤枉做不成和尚还要掉脑袋,朱五四不会成为后来的朱元璋。救世的英雄未必个个都怀有成王的梦想,很多时候是时势相逼,不得不舍弃平凡幸福的生活,甚至一家性命去做英雄。至尊宝就是这样。他没有济世的抱负,对取经也不感兴趣,但是为了救心爱的紫霞,他又必须化身为战斗力很强的齐天大圣。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至尊宝变成孙悟空的前提和动机是为了救自己的爱人,是因为爱情。然而事情的结果是,变成了孙悟空的至尊宝就不可以再有凡人的七情六欲,不可以再爱。现实情况下,佛教不允许出家的僧侣有男女私情,换言之佛门子弟要为了芸芸众生,为了大爱而修行,舍弃情爱。为了爱世人而舍弃自己的爱人,为了爱而选择不爱,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所以变为孙悟空的至尊宝才会如此心痛纠结。
  (二)我是谁?——普通人的自我迷失。
  无法解开的悖论,狂野的生命力量,爱情至上的个性主义,乃至救赎的激情背后,是深刻的怀疑主义。
  影片以一种戏谑的方式重新诠释了爱情、宿命、救世、顿悟等诸多命题,爱情、欲望带来的不过是人无法解开的“爱恨情仇”。影片也质疑了“质疑”本身的价值。既然质疑只能带来自我否定和更深层次的困惑,那么人的自我认同在哪里?所谓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这三个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与电影核心有关的问题:个体对于自我的认知问题。从哲学上看,自我认知的问题是在现代性的大命题之下发生的。当进入现代性情境,传统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伦理结构和文化心理模式因受到剧烈的冲击而分化、变形乃至瓦解。这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使个体失去了对自我进行有效理解和评价的相对稳定的客观基础。
  孙悟空前世是有血有肉之人,他追求真爱,有七情六欲。为了寻找真爱,他穿梭时空,然而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他也许是盲目的,也许是麻木的。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他作为人死了的那一天,直到他的心被剖开因而看清楚自己的真心的那一天,他终于“顿悟”了。挖开自己的心,至尊宝看到了紫霞留在那里的一滴眼泪,毕竟曾经沧海过。“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这句话从前是至尊宝的一句假话,第二次说出来时却伴随着无法挽回的痛苦。
  人生即使如此,当我们唾手可得时,并未意识到珍贵。而失去时才觉得痛彻心扉、难以忘怀。是不是灯红酒绿的今天,物欲横流的世界让我们变得太麻木、太迷失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自己的心。至尊宝顿悟了,痛苦让他看清了自己的心。这种顿悟不只是对爱情的顿悟,更是对生活的顿悟,对自我内心世界的重构。突然间什么都明白了,因而走上了去西天取经的路。
  影片的结尾,孙悟空选择放弃情爱,自我回归重新担负起使命。到此时前世今生各种角色:为所欲为的“孙猴子”,为情所惑的至尊宝,踏上西天取径之路的齐天大圣,终于统一成了一个主动背负宏大使命的“取经人”的角色。剧情发展到这里,穿越几个时空的自我角色混乱得到了统一。这种自我的统一既是一次自我的重新选择,从更深层次上更是一次对自我的认识。对过去自我的超越,是对自我认识的重构。
  从社会历史学方面看,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后工业社会枯燥的机械化情境下,机器生产日益普遍,而人慢慢地被工具化。人的主体性开始模糊,工具理性日益昌盛。人沦落为工具,人的无所适从使得个体自我认知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也日益复杂起来。周星驰电影中很多角色都反映了这个问题。这些角色在妖怪、强盗、英雄的文化身份的游走之中,反映了后现代背景下少年的平民英雄梦想,这种梦想虽然包含自卑成分却也有不甘于庸常、自大的成分,同时他们对于社会现实充满了无奈。
  三、梦醒花落——人的自我觉醒
  鲁迅先生说过,醒着的人是痛苦的,因为梦醒了却无路可走。多少人青春年少时,如紫霞般无怨无悔地为一段感情付出,等到的却是爱情的幻灭,看到的是心死的瞬间。多少人曾经以为我的未来不是梦,却发现在命运的大手面前,曾经坚持的信仰变成自我的迷失。
  《大话西游》里那只猴子分明是现代人的影子,逃不出的五指山分明就是现代人的困境。然而,猴子最终从无限的因果循环中跳脱出来,我们何不也放下得失心,放下解不开的爱恨情仇,勇敢地踏上取经路。未知前面路途几多遥远,未知未来路上几多凶险,然而我看到心中的倒影,我在冲自己微笑,坚定、清晰。
  参考文献:
  [1]朱述超.从《月光宝盒》到《越光宝盒》——拼贴依然,解构离场[J].戏剧文学,2010(09).
  [2]潘以林.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和解构主义[J].安徽文学,2010(08).
  [3]谷海慧.寂寞与热闹——从《小话西游》说独角戏[J].戏剧文学,2009(01).
  [4]张志永.“大话”的由来——后现代主义词汇对当代广播影视文化的影响[J].音乐生活,2010(12).
  [5]徐刚.近三十年香港喜剧电影的流变[J].艺苑,2010(05).
  [6]尹康庄.无厘头词义考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7]韩晓蕾.互文带来的新生意蕴——以刘镇伟的几部电影为例[J].电影评介,2011(20).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既关系到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社会问题,也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政治、经济及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我国高职学生基本就业形势的分析,找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经济转型期 高职学生 就业问题 相应对策  我
摘 要: 张爱玲是独特的。她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技巧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悲凉图景”。“苍凉的意蕴”是张爱玲对人生、人性和文化底子的概括,也是其重要的美学特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这种浮华背后的苍凉意蕴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主题的悲剧意蕴和精心安插的细节描写。本文从解读张爱玲的作品出发,深入探析其作品的苍凉意蕴。  关键词: 苍凉 悲剧 张爱玲小说  在群星璀璨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张爱玲小说以其深沉的悲剧苍凉
摘 要: 当前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推动了课程教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迫切需要专业与大学英语紧密结合课程教材,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材料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急需改革。本文结合温州大学于2011年开始开设的化学专业拓展课教学实践,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教材研究
摘 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广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探讨构建全学程实施、全方位展开、全员参与的立体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职业 四个教育平台 保障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
摘 要: 在高校摄影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对摄影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原理的教学内容感到枯燥无味;二是认为摄影课程与自身学习和将来从事专业无关,没有必要费心劳神地去学习。本文针对这些现状提出教学对策。  关键词: 摄影课程 教学实践 教学对策    随着摄影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艺术也在飞速发展,如今的摄影艺术已经跨越了传统的胶片时代,来到了方便快捷的数字
摘 要: 西方浪漫派诗歌中常常说神圣的眼泪是从天上来的。小说《高老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在该作品里共有八处流泪,这些泪水都是神圣纯洁的情感的外化。文章分析了其每一次流泪的情感内涵,以期更好地理解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最终的蜕变。  关键词: 《高老头》 拉斯蒂涅 泪水 蜕变  欧也纳·德·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典型的人物形象,小说叙写了他从纯洁青年向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转变的过
摘 要: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讲求师生互动,“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导”与“演”的关系。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目标,必须充分做到“导”“演”互动,利用好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平台,预瞻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实现方式  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是师与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致的,是教学活动的
摘 要: 本文试从“道德”词源入手,阐释道德在东西方的含义,并分析我国在乡土社会,也就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的道德,以“小悦悦事件”为视角,剖析现代社会变迁和经济快速发展所呈现的“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现状及产生原因,最后以“雷锋精神”中的道德维度贯穿其中,提倡需要这个精神所体现出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道德关怀。  关键词: 道德 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 雷锋精神  一.“道德”的词源分析  “道”、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迎新工作平台逐渐将重心转移至网络,通过论坛网站载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给即将来到大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新生。如何才能让“迎新频道”更好地为新生服务?本文以上海大学乐乎论坛为例作分析。  关键词: 高校论坛 “迎新频道” 迎春工作平台  对于即将迈进大学的“准大学生”来说,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既向往又忐忑。心仪的大学究竟是怎样的?如何上网寻找新生群或小组、提前探
摘 要: 歌舞片中的“第二舞台”即俗称的电影戏剧中的戏中戏或剧中剧。“戏中戏”原义为文学写作中的技巧,以内在故事突出外在故事的角色象征性以及人物的心理重要性。随着有声片的诞生,戏中戏成为了由戏剧衍生而来的歌舞片的惯用手法。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歌舞剧“第二舞台”在影片中的三种功能,即避免剧情空乏单一、音乐突兀跳脱,借助另一个物质平台,实现剧中角色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外化;搭建另一个时空,以音乐为背景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