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对策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全育人”是我国高职院校落实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与手段。图书馆建设体现了文化育人的本质内涵。本文从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对策,一是实现两个转变——由以服务为主的职能向服务与教育并重的职能转变,由“教”向“育”的转变;二是实施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三是确立机制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95-03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责主要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有数据显示,目前,“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发挥不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的优势实施文化育人;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不知如何开展育人工作。本文将重点阐述“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育人工作的对策。
  一、“三全育人” 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实现两个转变
  (一)实现从服务职能向服务与教育并重的职能转变
  图书馆的职能如何转变的问题,即如何从服务职能转变为服务与教育并重的职能的问题。关于高校图书馆服务与教育两大职能并重,教育部有关文件已明确规定。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仍然基本以服务职能为主、教育职能为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科技愈来愈发达,社会越来越进步,图书馆职能也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时,职能应该由以服务职能为主向服务和教育职能并重转变。劳动教育、信息素养、文献检索等课程可以作为通识课程,由图书馆馆员担任教学任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不少途径来践行教育职能,例如通过组织勤工俭学人员、读书会会员、学生志愿者读者开展系列活动的方式,直接面向学生进行教育;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展览活动以及建设文化环境活动等方式,实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纸质资源服务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等活动中实施育人职能,让图书馆职能从以服务为主的职能向教育与服务并重的职能转变得以实现,让图书馆教育职能得以充分发挥,让“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工作有了新路径[1]。
  (二)实现从“教” 到 “育” 的转变
  图书馆如何实现从“教”到“育”的转变,是业内人士尤为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育人是根本,但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部分教师重视“教”的过程而轻视“育”的重要性的问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学生身心特点,要因材施教,要真正形成育人的新格局,以有效提升育人水平、构建特色鲜明的育人新模式。为了将“三全育人”落在实处,基于职能的转变,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的育人活动应该具有图书馆特色,应该跟教务等部门开展的育人活动有区别。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悬挂名人书画作品、开展种种展览活动的方式进行环境育人;用经典诵读、名人讲座、主题培训等方式进行文化育人;对前来图书馆上劳动课的学生开展课程教育,对前来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进行岗位教育,对品牌班级以及学生社团志愿学生进行劳动育人;可以用对前来图书馆的所有学生读者实行严格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育人;还可以通过注意规范行为、把图书知识融入服务过程的方式以服务育人,最终真正达到从“教”向“育”转变的目的,形成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新格局[2]。
  二、“三全育人” 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实施文化育人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文化育人。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内涵的核心,是馆员与读者在服务与被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彼此认同的意识等深层次的东西;馆藏资源、环境营造乃至建筑设施等以物化形态呈现的是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各项管理制度,是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业务工作细则、部门岗位职责等。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实施文化育人。首先,应该将“服务至上”的原则贯穿工作全过程,应该根据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科学建设馆藏资源,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策划系列文化育人活动来熏陶学生思想,养成符合时代思想政治要求的理想信念,包括活动主题确定、内容选择、载体选择、方式确定、活动评价等的策划,以达到资源育人的目的。
  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馆内阵地,精心地对环境氛围进行设计,包括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内容的设计以及放置位置的选定等,打造宜人的读书环境,制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吸引读者前来读书,留下读者潜心阅读,让有形的读书好環境在无形中培育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最后,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科学制定规范的图书管理系列规章制度、业务工作细则、部门岗位职责,包括体现育人要求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激励制度等,把育人目标纳入图书馆管理制度中、工作流程(如借书、还书流程、图书资料选购流程)中,形成图书馆育人制度体系,并在服务过程中严格执行系列规章制度、业务工作细则、部门岗位职责,让图书馆的文化的育人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3]。
  三、“三全育人” 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实施服务育人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实施服务育人。首先,务必让“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深入所有图书馆工作者的心中,认真对待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服务理念包括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手段、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
  其次,所有高职院校图书馆人都应谨记服务育人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图书馆全体人员应该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实施图书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坚持做好育人工作。   再次,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建设资源的环节应该开展服务育人:应该精心设计图书资料选购的标准、流程、原则等,让资源建设环节体现服务育人,使购买回来的图书资料能够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
  最后,在图书流通环节应该体现服务育人。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精心设计借书与还书流程、借还书规章制度等,让服务育人体现在资源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使馆藏资源在流通过程中更有利于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服务[4]。
  四、“三全育人” 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应有机制保障
  首先,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构建“全员”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包括图书馆人与校长及学校管理人员、辅导员、专任教师之间的协调统一机制,也包括图书馆所有人员,包括馆长、副馆长等管理人员、采编员等普通工作人员、校学风建设部干部等全校所有参与图书馆育人工作的人员(包括教师身份与学生身份的人员)之间的统一协调机制[5]。“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育人工作要得到机制保障,学校领导必须对“三全育人”视域下图书馆的育人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构建“全程”之间的衔接机制,包括图书馆整个图书服务过程中的种种衔接机制,例如图书馆采编室人员将图书采编完毕,图书进入流通环节后,流通服务部的管理员以及读书活动室、文献服务部人员、校学风建设部干部等人员应该无缝对接流通服务工作,主动积极采取种种措施吸引读者前来借阅,提高资源利用率,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也包括学生读书期间不同阶段之间的推进衔接机制,主要是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后的几个阶段——大一新生时期,大二专业知识学习时期,大三实习时期,还有考证、考级特殊时期等,图书馆开展育人工作应该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进行,例如英语考级期间,图书馆可以提供考级的参考资料。
  最后,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机制,包括育人资源、育人空间、育人方式、育人内容等的实现,将这些因素协调统一。为确保“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充足育人资源,学校财务部门应该给予经费支持;为保障“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育人工作有场地开展,后勤等部门应该给予场地支持;为保障“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育人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工部门、校团委等部门应该给予政策支持。
  五、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肩负着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服务的职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对策一是实现两个转变——由以服务为主的职能向服务与教育并重的职能转变,由“教”向“育”的转变;二是实施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三是做好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 万乔.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多维度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1):158-159.
  [2] 姚越. “三全育人”理念下强化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途径探究[J]. 創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8):165-166.
  [3] 周子琳.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图书馆育人方法创新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20(30):142-143.
  [4] 朱田园.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探析[J]. 卷宗,2020,10(22):169.
  [5] 李爱平,武玉春.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提升与创新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2020(03):45-47.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群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应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教育目标,运用多重资源来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选择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群作为研究的对象,立足于时代改革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推动专业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摘 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也是一项蕴含深厚伦理意蕴的思想教育方法。从政治伦理视域探析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新时代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政治伦理的内涵,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伦理内蕴进行历史考察,指出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巩固党内民主的政治伦理基础,彰显党内宽容的政治伦理品格,坚持党内团结的政治伦理原则。  关键词:
摘 要:语用学理论为汉语疑问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等理论的提出,为解释疑问句形式和功能不统一的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既包括“有疑而问”的询问功能,也包括“无疑而问”的肯定、否定、祈使、建立交际、质疑等。询问是疑问句的直接功能,根据疑问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纯疑问、揣测和确认三种情况。当疑问句用于间接功能时,其含义需要受话人根据语言习惯或语境推导出来。疑问句
摘 要:本文围绕权利意识的内涵展开,介绍了关于权利意识的认知、理解与态度三个层次的内容,运用例证等方法分析权利意识三个方面的作用:能够助力社会公众形成务实认真的人生态度、养成尊重他人的人生美德、实现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从而帮助权利主体更好地处理与自身、与他人和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等得出结论:社会公众必须克服权利意识形成中的避诉思想等障碍与困境,通过加强教育、加大宣传、积极践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成为学术热点,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以人地关系为理论基础和现实起点,以专著《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为研究载体,以理论阐释和文本解构为研究方法,通过聚焦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视域,解构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矛盾结构,建构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开拓人地关系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内涵的文本分析,得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建构的宏观框架和实践选择的微观路径,以解决目前乡村现实问题,是近年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
摘 要: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自主管理高级职称晋升工作是一项全新课题。这既是国家职称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学校人才评价机制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着眼于自主评审政策背景、风险管理价值、风险管控目标、风险源识别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人员素质配置等角度分析风险原因,研究形成风险防控的八项具体对策,具有鲜明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民办高校;职称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受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方高校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教研室管理模式,导致实验教学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且缺乏良好的维护。结合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现状,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实验室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的特征与区别,从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创新实验开设等方面,提出了二级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路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工作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推进选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展。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探索新时期高校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改进策略,有效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1]。
摘 要:弦乐四重奏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帮助培养和提高我国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使学生掌握弦乐四重奏的表演方法,提升学生音乐演奏能力与综合实力,文章对四重奏演奏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行了分析,提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建议,希望对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演奏;合作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6
摘 要: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关于“精准资助”的精神为指引,结合湖南工学院资助工作情况,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探讨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运行机制,在实施因困资助、保障学生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精准资助育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深层发展,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高校;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