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它要求教师高质量地传递各种信息,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必须遵循特定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另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课题
  1、通过实验引出课题。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开始时,教师先做一个实验:向盖子紧盖的热的薄铁皮桶淋冷水,原先形状规则的铁皮桶发出阵阵响声慢慢变扁了。实验有声有形,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期待,本节课要学什么自然也就明确了。
  2、由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入课题。例如在《热机》一节教学中,可从“水沸腾时壶盖被顶起”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热机的物理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教学。
  3、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以师生讨论的方式引入课题。例如教授“电磁感应”时,可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电可以产生磁,那么磁是否也可以产生电呢?”由此引起思考和讨论,引入课题。
  二、运用实验手段澄清误解,明晰概念和规律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也必然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实验手段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十分有趣”,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例如在学习《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前,学生通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由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取一支挤光了牙膏的扁瘪的铝质牙膏管,要学生猜想:如果将这支扁瘪的铝质牙膏管放到水里,会沉还是会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一般都会认为牙膏管会沉到水底。教师把牙膏管放入水中,证实学生的猜想是对的,然后问:“牙膏管是铝制成的,那么能否下结论:铝制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呢?”多数学生会说“是的”,也可能会有少数学生认为“不一定下沉”,这时教师应请这些学生说出不一定沉的理由,再由他们自己利用牙膏管设计一个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结论,接着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归纳结论。若没有学生能正确回答,教师可以自己将这支牙膏管展开成薄片,做成一只“铝片船”,放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上。两个实验结果对比明显,这样学生的记忆将能永久保持。
  2、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多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进而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多数学生对永磁铁都很熟悉,但并不是每个学生家里都一定有磁铁。教师告诉学生,铁钉上绕上漆包线,漆包线通电后,原来没有磁性的铁钉就会有磁性。学生知道这样能使普通的铁钉变成磁铁,都会很兴奋,恨不得自己马上试一试。这个时候,教师让学生做“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学生兴趣盎然,即使是平时学习最没劲头的学生,也很认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
  三、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对教学质量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科学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规范性。“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的表情、手势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对教师偶像的崇拜,容易转化成“粉丝”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调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忽视了自身情感的投入,缺乏激情,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表现贫乏无力,就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教学内容中原有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就得不到良好的展现。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能够感染学生的。“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社会。”知识源于生活,要讓我们的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就需要我们更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充分感染学生,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及效果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科学出版社,2008,75~107。
  2、刘力编 著《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程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2008年11期。
  4、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人民教育,2008,第46-47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与学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谐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营造和谐氛围;善于创设情境,形成开放的课堂氛围;注重赏识教育,实施成功激励。这样才能创设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迈向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和谐民主 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
期刊
自从我们高区开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以来,我经历了一路风雨,但也收获了一路欢歌。特别是在班主任管理方面,我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与孩子们相处的有效方法,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一、反思互动,心路无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经常进行自我批评才会体验到成长的乐趣。  在班级管理中,我总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班的学习、纪律、卫生在全校都是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重要内容的“量度”这一关键入手,又针对不同力做功会引起不同形式能量转化的特征,以量度的数值对应关系为契合点,加深对功能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解题中的熟练应用。  关键词:功 能量 转化 量度 应用    做功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能量转化必然伴随着有力做功。功是过程量,而能量是状态量,功和能量的关系就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既然是量度,说明转化的能量与这一过
期刊
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于让学生获得更充分、更合理的教育与发展,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中其评价语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
期刊
科教兴国,教育先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再适应培养素质人才的要求,人们普遍赞赏并努力实践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这块实验田上,教师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着更佳的教学方法,并且也初见成效,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在教学实践、创新过程中,我总结了一套独到的课堂授课方法,称之为“课堂‘七巧板’”。  一、“横扫‘拦路虎’”  语文教学,字词是基础。如果不
期刊
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如何使之既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能与时俱进,既抓好课堂教学又能把其融入大语文之中,既突出其工具课的作用又很好地体现其“文以载道”传递人类文明、情感进行思想养成的特点,既能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学好起到衔接作用又能提升學生的语文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几点最能体现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以上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探讨。  第一,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体验,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的过程。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我尝试使用地理识图探究学习三步曲“观察识图——分析讨论——探究新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读图伊始,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期刊
摘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历史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但不把应试教育的观点转变过来,历史教学可能走入死胡同。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   关键词:历史教学 爱好 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爱好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事物与某次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爱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中学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教育应该发挥其自身教育功能、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理念己经受到普遍认可。笔者依照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结合在一线教学研究、探索、尝试的经验,探讨了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应创设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出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会成为每个高中生物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何设计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案、如何有效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数学。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