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数学。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一、误区
  1、花哨无用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
  2、枝节横生的“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需要一个邮递员。”“需要一个信封。”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了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不合实际的“挑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有悖生活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了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图略),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二、对策
  1、要有真实性。
  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
  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发展性”。
  ①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学生需要认识上深化的,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②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创设要“反映儿童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如教学“一笔画”时,教者应多考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征,成人所关注的东西儿童并不一定认同。
  4、要有“吸引力”。
  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中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后才能进行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也是对中学生学习英语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英语教学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认为,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和引导:  一、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可通过翻译、描述事物和发表议论,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要及時批改,指出或
期刊
摘 要: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与学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谐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营造和谐氛围;善于创设情境,形成开放的课堂氛围;注重赏识教育,实施成功激励。这样才能创设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迈向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和谐民主 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
期刊
自从我们高区开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以来,我经历了一路风雨,但也收获了一路欢歌。特别是在班主任管理方面,我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与孩子们相处的有效方法,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一、反思互动,心路无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经常进行自我批评才会体验到成长的乐趣。  在班级管理中,我总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班的学习、纪律、卫生在全校都是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重要内容的“量度”这一关键入手,又针对不同力做功会引起不同形式能量转化的特征,以量度的数值对应关系为契合点,加深对功能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解题中的熟练应用。  关键词:功 能量 转化 量度 应用    做功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能量转化必然伴随着有力做功。功是过程量,而能量是状态量,功和能量的关系就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既然是量度,说明转化的能量与这一过
期刊
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于让学生获得更充分、更合理的教育与发展,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中其评价语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
期刊
科教兴国,教育先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再适应培养素质人才的要求,人们普遍赞赏并努力实践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这块实验田上,教师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着更佳的教学方法,并且也初见成效,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在教学实践、创新过程中,我总结了一套独到的课堂授课方法,称之为“课堂‘七巧板’”。  一、“横扫‘拦路虎’”  语文教学,字词是基础。如果不
期刊
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如何使之既继承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能与时俱进,既抓好课堂教学又能把其融入大语文之中,既突出其工具课的作用又很好地体现其“文以载道”传递人类文明、情感进行思想养成的特点,既能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学好起到衔接作用又能提升學生的语文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几点最能体现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以上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探讨。  第一,初中语文教学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体验,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的过程。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我尝试使用地理识图探究学习三步曲“观察识图——分析讨论——探究新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读图伊始,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期刊
摘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历史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但不把应试教育的观点转变过来,历史教学可能走入死胡同。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   关键词:历史教学 爱好 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爱好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事物与某次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爱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中学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教育应该发挥其自身教育功能、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理念己经受到普遍认可。笔者依照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结合在一线教学研究、探索、尝试的经验,探讨了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应创设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出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会成为每个高中生物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何设计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案、如何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