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于让学生获得更充分、更合理的教育与发展,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中其评价语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用生动、真诚的语言评价,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学生在学习训练中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既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语言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发自内心,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如果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来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的感动了。”“你念的比老师还棒!”……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了。
  二、教师适当运用体态语言,引发和学生的共鸣
  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动情朗读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能体现出教师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朗讀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欣赏学生投入的朗读,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评价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往往只是读给老师一人听,朗读之后,教师给以“好”、“不错”、“真棒”之类没有针对性的评价,而教室里的其他学生大多时候只是作为旁听者。这种单一评价主体的朗读指导,无法让学生从内心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自然对课堂学习的提高起不到什么作用。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精心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近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即按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互相评议,班里学生逐个进行。班主任认真听,并做下详细的记录,向同学们公布。通过学生相互评价来克服评价学生中的一些弱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让你的评价影响他人”——课堂学习焕发应有的生命。从每个孩子的心理来看,都希望成为课堂学习中重要的角色,甚至能对同学和老师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很在乎在课堂学习中解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为自己能影响别人而自豪。有一少部分同学有强烈的愿望当“小老师”,并且在低年级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教学《做风车的故事》,让学生事先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当“小老师”,上台“讲课”,不少孩子准备充分,不仅课文读得流利有感情,而且讲得头头是道,还通过投影、实物展示和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同伴讲述了了解到的有关牛顿的知识。还有一位因为被同学称为“小博士”,更加热爱学习,并且自发准备,组织了“答记者问”的活动。通过这些互相影响的学习形式,让课堂焕发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2、“让你和同学成为共同探究者”——课堂教学唤出每位同学的兴趣。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尤其具有这样的秉性。我们发现,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孩子们会乐此不疲地去探究未知的问题。学生对学生作出正面评价,在他取得成绩或进步时给予肯定和喝彩,会使他们的自信得到满足,从而唤起自我实现和共同探究的需要。所以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正面性,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评出动力,评出积极性。尤其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学的认可和鼓励更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能获得自信心,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找到学习中的欢乐,自发地去探究学习。比如,某教师教《景阳冈》,让孩子自行设计有创意的学习项目,有给武松写信的,有设想武松与花和尚在景阳冈相见的情景,有设计一个舞蹈来展示武松打虎的全过程,有为武松写起了“求职介绍信”、“招聘启事”、“应聘书”、“自荐书”等。同学们在互相评议的时候,能实事求是地、中肯地指出他人的优点、缺点,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因而对自己实际上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班里坚持这样在思想上民主互评、开展帮助,既能使学生从对方的透视中认识自己,又能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能充分发挥学生互相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诚恳的评价激发其内心追求完美的需要,从而“挖掘闪光点,促进飞跃点”。总之,不论是教师对学生评价,还是学生互相评价,都应以激励、指导为主,通过评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体验到课堂学习的乐趣,认识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欣赏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等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低,必须讲究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动起来、玩起来、想起来,在欣赏过程中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坚定不移地爱上音樂欣赏课。  关键词:音乐欣赏 教学活动 策略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
期刊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数学能力,抓好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因此,解题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形成认真读题的意识  1、让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可通过设计专项审题训练、对比实验,潜移默化,有机渗透,让学生自觉体验到题目中每句话都隐藏着重要的数学信息
期刊
数学是初、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许多学生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秀,进入高中阶段后成绩滑坡严重。通过调查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以下两种:  1、高一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2、高一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基于以上的问题背景,根据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的心理特点和中学数学教材的特点,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觉得在高一数学初始教学中可以加强类比这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要通过上绪言课、每节课的导言、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恰当地运用史料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而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生 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受教育者在求知过程中,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初中学生开始接触物理课
期刊
一、宽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但兴趣的调动往往受到情境的制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力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力求做到让学习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下雪的情景:空中飘着雪花,树上、地上白茫茫的一片,伴着悠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一个是从厚到薄。”前者是“量”的积累
期刊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中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后才能进行英语写作,因此英语写作也是对中学生学习英语提出的最高要求,是英语教学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认为,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和引导:  一、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可通过翻译、描述事物和发表议论,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要及時批改,指出或
期刊
摘 要: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与学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谐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营造和谐氛围;善于创设情境,形成开放的课堂氛围;注重赏识教育,实施成功激励。这样才能创设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迈向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和谐民主 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
期刊
自从我们高区开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以来,我经历了一路风雨,但也收获了一路欢歌。特别是在班主任管理方面,我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与孩子们相处的有效方法,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一、反思互动,心路无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经常进行自我批评才会体验到成长的乐趣。  在班级管理中,我总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班的学习、纪律、卫生在全校都是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重要内容的“量度”这一关键入手,又针对不同力做功会引起不同形式能量转化的特征,以量度的数值对应关系为契合点,加深对功能关系的正确理解和解题中的熟练应用。  关键词:功 能量 转化 量度 应用    做功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能量转化必然伴随着有力做功。功是过程量,而能量是状态量,功和能量的关系就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既然是量度,说明转化的能量与这一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