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人,一世一情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纪录片《俺爹俺娘》,用一个儿子几十年来给父母的照片和视频,串成了一个萦绕在无数有相似经历人的记忆中的故事。那是一对夫妇共度七十余载的真实见证,那是一个儿子眼中最为踏实本分的父母亲的形象。而那些照片,亦或是一件父母亲给“我”的礼物,都成了这一世情缘之下永久难以割舍的情愫。含泪中,我们不仅感动着,并且也在用这种流动的方式,去读懂老一辈的情怀,去铭记那些生命中永远不能抹去的深情。
  [关键词] 亲情 纪录片 道具 历史 情节
  
  故乡里,住着我年迈的爹娘……曾几何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的开头,我总是会联想到很多苦大仇深的悲惨故事,且草草地将这样的一种故事作为老古文的略之一边。而品读纪录片《俺爹俺娘》却将我这种思想完全颠覆,每看一次,总是会掉泪,总是会在眨眼间看到些自己父母的影子,当眼泪再次流下,我想自己也如片中的儿子一样,早已将这一世都不能丢弃的情怀刻进灵魂……
  而《俺爹俺娘》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模型被大家树立为成功典范,细细的品味,这不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它的纪录片价值也不仅仅是其片子本身的情节设置给人带来的深刻教育,究其拍摄手法、道具运用和细节设置等也堪称经典,是它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诀。在物欲横流、人们盲目追求利益的今日,《俺爹俺娘》所带来的精神震憾、艺术价值和纪录片创作方法可以说是一剂良药,治愈着现代人早已缺失的精神脊梁。而再看《俺爹俺娘》,就要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和纪录片本身应有的内在蕴涵结合起来,才能对今后的纪录片鉴赏和创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一、心灵故事渲染主题
  纪录片究其本意,被人解释成为是一种“真实”,一种等来的真实。也是作者对于人生感悟的记录。客观的、原生态的记录下来,再现人的生存状态和其对生活的态度①。文人墨客常常追寻一种意念上的流彩或外表上的华丽,而当时间耗尽,一切归于平淡,他们又常常是追寻着自己儿时的梦,用最为真实、最为质朴的方式去记录自己曾经的梦想和生活。而纪录片正是如此,用自己特有的表述形式,对真实的生活和历史发展进行记录和再现。
  《俺爹俺娘》用一个儿子的心灵故事,记录了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心中的父母亲的形象。父母亲从儿时的记忆,逐渐变为黄土中人,儿女的心灵经历了太多,而唯一不变的,就是父母和儿女之间的那份爱。父母的一切似乎都写在眼前,父亲为自己打工受过的伤,或是母亲在夜里为我们照亮的灯,他们的眺望,他们的关切,他们在最为艰苦的时候还节衣缩食为我们攒下的“礼物”都在触动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不论是站立在世界哪一个或是繁华,或是不繁华的角落,这些爱的印记都会一直陪伴着我们,家乡那双双期望的眼睛永远在里张望着,张望着我们,张望着那些长大了的鸟儿。
  携手七十余载,在父母亲那里,更多的也许不是相恋时的热烈,而是掩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相伴。年轻时,他们为了家、为了儿女而奔走劳累着,年迈时,他们最为感动的事就是还有一张相拥在一起的合影,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对于自己的儿女来说有多么的不平凡,而也正是他们这看似平凡却实则意义重大的一生,才造就了更多的人、更多的儿女有了心中杰出的榜样。
  后期,《俺爹俺娘》的资料经过重新的剪辑整理,成为长达24集的纪录片,它被誉为是“中国首部原生态电视剧的24集连续剧”,它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两位老人生前生活的原貌;以记录为主,以拍摄为辅,是该剧最大的特点②。
  这是一个儿子在父母健在的有生之年,用照片和影像试图留住年华老去的爹娘的故事。这是一对拥有一生摯爱的老夫妇,用一种中国式的方式相伴一生的故事。这是一部唤醒游子心灵的故事……有评论这样说道:“每个人都在想着如何摘掉农民这项沉重的帽子的时候,焦波却让自己的农民爹娘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文化气息的滋润和洗礼,一个个鲜活的、质朴的生活镜头牵扯着观者的心”③。
  二、一情一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世上故事千千万万,能打动人心灵的故事也不胜枚举,但如何把一个故事表现得生动、如何让一个故事长久的打动观众的心灵,就要看作者是如何做到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了。
  在《俺爹俺娘》一开篇,它选取了带有电视解说词的开场方式中最好的一种方法——介绍地点开场法。“ 在鲁中山区,与沂蒙山毗邻,有一个小山村,那里就是我的故乡,住着我的年迈的爹娘……”这一开头,将一切喧嚣着、漂流着的游子都带回到那个日夜思念着的小山村,而随之叠印出的爹娘的面容,在片中第一次叩开了人们的心灵。
  在讲述爹娘故事时,导演选择以“阴阳和谐”之论为本,日出之时,随着东升的旭日开始讲述阳刚一般的父亲,而后又从动人的夜里悄悄探望儿子以及黎明送儿子走夜路的温情故事展现慈祥的母亲。最后再到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他们的感情,一曲一直,两条线就正如是一女一男,或柔美、或刚毅,久久地在人心头荡漾着。
  时空在这个时候停滞着,一切的感悟似乎都没有那一张张照片更有说服力。
  年迈的父母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老去,又一个个离开,当母亲从父亲病房经过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那是真正的世界上的“最后一面”,没有招呼,没有动作,甚至都没有发现,就只是走过去,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早已注入彼此的心扉,将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不仅仅有爱、有情更有牵挂、更有血缘。当母亲再次驻足窗前,她想着大哥、想着父亲、想着家……
  片中特别注意情景的设置,例如:
  在父母年迈的炎热的夏日中午,母亲安静的走过校园,走过水井,又折回去,关掉还在滴水的水龙头。一个小小的动作展现,却感动了无数的游子。再如,父母在去北京参加儿子剪彩的路上,母亲一直生病打了一路点滴,父亲时不时的摸摸母亲的手,或摸摸母亲的额头,一种关心,一种温暖涌上心头。
  当时间再推后一些,父母亲都生病住院,儿子匆忙的在30号病床和21号病床间奔走。虽然,两个病房中间就隔了一堵墙,但父母亲却是不知道的,最终母亲走过父亲病房的一刻,所有人都没有说话,这个时候,世界,安静了。
  看!这便是中国式的父母亲。生我们,养我们的根!
  三、一物一人,小情节大内涵
  道具、细节,都是有声音的。
  道具,一直在人们的视线中处于易被忽略的位置,但道具其实是一个真正的陈述者。不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人们多数情况下会去注重其形式上的美感和寓意,而忽略了画面中,也同样发出声音的所有存在着的客观环境和道具。
  而在讲纪录片创作时,我们常说“画面胜过一切解说词”④,就是在告诉我们画面本身所具有的力量。摄影、摄像用其镜头本身其实已经对真实世界进行了初步的选择,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它的进行都将受众、观众封闭到了一个相对窄小的空间,欣赏者只能在相对的空间里进行思维活动,属于思维中的思维。而真实的现实生活是何等状况,观影者在阅读和观赏时,首先都是要跟着画面走的,而后才加入了自己的思想。纪录片要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的、直观的世界,是纪实的代表,虽说人为地设置情节和布局是不被多数人认可的,但究其创作的目的而言,它,且创作者如果想观众没有偏离的、充分的靠近创作意图去欣赏,就要求对画面中的陈设物进行精心的挑选和布置,对细节的精细化程度也要提高。
  《俺爹俺娘》中,对于细节出的设置可谓是精良至极。每一段的讲述都给人心灵之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画面中每一个极富寓意的细节展现,也正是在用不同于语言的一种展现方式,带给我们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1、镜头方面
  首先,是空镜头的运用。影片在一开篇,讲述故事之前,就陈列了一组空镜头,而它的存在,不是简单的环境描述或过渡作用,它也有其重要的内在含义。在开始处给出的景物空镜头,首先将观众带入——那个冬季的鲁中山区,而这,正是一种情境。以景抒情,以情照景,画面中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这整个片子的深情。紧接着,一个摇镜头,由上至下,一台老式照相机挂在一棵树上,看似简单的一个空镜头,却实则是以物喻人,具有深刻的内里而耐人寻味。那一棵孤单却又笔直挺拔的树,不正是那个在57岁依旧扛起背包毅然为了儿女的学业而奔走打工的父亲么?不正是那个在冬夜不舍睡去,依旧要几次三番来给儿女看火炉的慈母么?而那台老式相机,又像是追寻新生活的那些新芽,父母亲永远牵挂着的新芽,他们吸收着父母的甘露成材,在茂盛的新芽那里,儿女靠着父母,就是靠着家,靠着一生的情。
  其次,特写镜头的运用,更是为这部片子的成功添加了良剂。开篇处,爹娘的面部特写,后来父亲死后,母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倚在窗边看着窗外,连打几个喷嚏的特写,都分别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和情节的连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再次翻看,父母親弯曲着脸上那条条皱纹微笑,那便是世界上最美的笑容,住进儿女们心里,那写皱纹之上,除了年轮滚动在他们的脸上留上印记之外,我们更加看到了他们用生命、用年轻,为家书写的道道历史,当双手再次捧起这些画面,印入眼帘的是父母亲那久久不能抹去的身影。再看片中娘亲独自守望,她揉揉鼻子,她擦擦脸蛋,她笑笑,她捡捡裤子上的线头,眼泪就不禁留了下来,那些最朴实、最可爱的画面在此的放大之上更加深入心灵。
  另外,片中其它镜头的运用也与情节连贯紧密。例如,景深的运用与掌控、不同景别画面内容的衔接都相当紧密。
  2、画面细节设置及道具运用
  片中特别注重细节设置,并且在精良的安排布局之后,片子闪现了非凡的魅力,耐人寻味。例如:
  故事从开始讲述父亲开始,说道父亲是祖传第三代木匠,画面即闪现父亲在画左,锯子等木匠工具在画面右下角。工具是挂在一个断掉的下水道上的,为什么是断掉的?作者在此处就用断掉的下水道上挂工具,像人们展示爹是断掉的一代木匠,因为作为儿子的“我”之后,都进了城,成了文化人,没有人再做木匠了。
  再讲到家中一共兄妹八个,死了4个时,画面给了山路的大远景,蜿蜒的山路旁,高低不等的栽了8棵树苗,后来又在描述中出现就逐渐的少了去。当讲到1971年,焦波要去读师范时,蜿蜒的小路开始向上延伸,像人们昭示着,这是多么关键的一步,一个农村人真正的要走出去了,要去接受那外面的世界。
  后来说道父亲为了我的学费而外出打工受伤时,画面开始出现一个坎坏的木桩,父亲就犹如是那木头,砍断的部分是父亲为儿女留下的伤痕。上一辈的亲人为我们背负了太多的伤痛,他们本身便经历里社会变迁带来的种种波折,而儿女们始终是他们一直牵挂着的,就像当片尾处,儿子又要走了,母亲的一系列询问,是一个真正母亲才有的质问,是那样的朴实,那样的直指儿女的内心深处。
  另外,片中关于民俗、历史变迁、社会改革以及中国地道的农民踏实本分的展现:中国几十年来社会改革的过程,农民劳作、收割、丰收的景象,敦厚的农民歌唱时显现出的朴实等等。
  3、音乐音响的适当展现
  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的音乐音响部分。片中,音乐在几个关键的情绪高潮点和转折点出现,效果鲜明,多数催人泪下。另外,音响部分,片子尽量做到了保留原有的环境音,这样就大大的保留了纪录片原有的真实性,让片子更具说服力。解说词在片中运用适当,且解说温婉细腻,再加上主人公自己的描述,使得片子本身像是在讲述一个耳边的故事。父母亲身前视频资料中的原声在线,更是敲开了观众的心扉,使片子独具自己的魅力。
  我们依旧在繁华中行走着,带着那初时的梦想,而爹娘的恩情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感谢他们给予生命,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我们将时刻铭记着,走过一路,迎来新的一程。
  
  参考文献
  ①纪录片是什么的解释:来自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冷冶夫教授的授课解释。原文解释共8条,取自第3条:“纪录片是坐着对被摄者人生感悟的记录”。
  ②中国首部原生态电视剧的24集连续剧:此解释来自与百度百科对于电视剧拍摄情况的说明部分。
  ③“每个人都在想着如何摘掉农民这项沉重的帽子的时候……”,评论来自新浪网友minmo敏。天堂里的水族馆的博文《镜头之下的永恒》。
  ④画面胜过一切解说词,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冷冶夫教授关于画面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的阐述。
  
  作者简介
  李晓夏(1989— ),女,汉,学士学位,陕西科技大学在读大三学生,在校成绩优异,个人视频作品在一些国际影像大赛上获奖,热爱文学和影视,希望用自己的笔书写美丽的故事。指导教师:许小周。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普及,数码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国观念比较靠前的电视台诸如湖南卫视已经大力运用动画等数码技术在电视节目中。这不仅提高了节目制作的质量,降低了制作成本,也颠覆了观众的视听习惯。  [关键词] 数码技术 电视节目 快乐大本营 非线性编辑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40  
[摘要]姜文是中国电影史上无法被“代”归类的优秀导演,虽然至今只执导过四部作品,但均对中国影坛造成重要影响。姜文电影经历了青春的躁动,生存的恐惧,天才的想象,终于《让子弹飞》一片中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姜文制造”亦走向成熟。  [关键词] 姜文 作者电影 英雄主题 精神分析    纵观姜文执导的四部作品都漫步着某种躁动、激情、变幻、不安,和令人看后兴奋不已的质素,而导演姜文也如同一只“热铁皮屋顶
[摘要] 刘以鬯的《酒徒》与白先勇的《孽子》产生于不同背景之下,并且二者的行文风格与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差异并未掩盖两部作品的内在一致性——在主流文化中坚守个人立场,关注思考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呼唤人性尊严。正因为有了对人的本真存在的言说,也就使得这两部作品具备了不断被言说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主流 非主流 《酒徒》 《孽子》 主体存在  doi:10.3969/j.issn.10
[摘要] 尤小刚导演一手打造的“秘史”系列,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古装剧品牌,获得了可观的收视和市场反响。“秘史”系列在“正史”和“戏说”之间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大的历史真实背景下讲人的故事,挖掘在历史变迁中历史人物心灵深处的挣扎和冲突,并将叙事策略就落实在“秘”、“情”、“家”三个点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历史题材古装剧的表现路子。  [关键词] 秘史 历史人物 情感 家国    历史题材的古装剧已
[摘要] 叶梦得是南北宋之交的文学家,其诗论《石林诗话》力主气格与自然、探讨言意关系,并以禅喻诗,可以说上接苏黄,下启严羽,被郭绍虞先生称为与姜夔、严羽可鼎足而三,是连接南北宋诗学思想转变的重要桥梁,其批评史与诗学思想史价值不可小视。  [关键词]叶梦得 诗学思想 《石林诗话》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42    宋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从宋初的
[摘要] 自2006年第一部《乡村爱情》播出以来,其剧集系列在很大范围内引发了收视热潮,赢得了相当的声誉。其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题材定位,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了当下新农村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生活现状,朴实中引起了许多人的观影共鸣,也体现了农村系列题材电视剧的生命力,其成功之道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关键词] 《乡村爱情》 系列电视剧 农村 情感 朴实  doi:10.3969/j.issn.1002
摘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理念的进步,在可预见的未来,虚拟世界由于其对信息交流的高度支持而将在现代社会拥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随着虚拟世界这一将会对生产力结构,人力资源分布,信息交流模式等社会基本条件产生巨大影响的生活方式的到来,如果想得出一点有价值的,至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成果,在目前前者的寥寥无几的史料和后者尚未成型的理论这一情况下,跨学科学者们之间的合作几乎是必须的前提。  关键词 虚拟世
[摘要] 《老马家的幸福往事》是营造父系社会结构的影像文本,剧作呈现了父系家庭的典型特征:以血缘姓氏为传承核心,以父系权力意志为主导准则,以父系关系为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而“父亲”符号的文化建构贯穿其中。随着历史语境的位移,上述父系家庭特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  [关键词] 血缘姓氏 父系权力 父系家庭 “父亲”符号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1.03
【摘要】基督教发源于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最初传入欧洲与罗马、希腊文化曾经发生过两个多世纪激烈的碰撞和交融,最后才成为西方的主流文化。基督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表达。鉴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全方位影响,电影艺术作为西方文艺大传统的一个局部分支。其产生与发展,自然也在基督教意识形态的覆盖范围之内。不夸张地说,整整一部西方电影史从未脱离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塔可夫斯基 宗教
[摘要] 音乐剧《Into the woods》将我们耳熟能详的四个童话故事:《杰克与魔豆》、《小红帽》、《灰姑娘》、《莴苣公主》串连在一起。谁都好奇这样的一个组合会引出一系列怎样的故事。作者绝对没有让观众失望,对经典童话的拆解,对童话故事“幸福美好”的表象的打破,把一部音乐剧演绎得无比精彩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教育。上半部分体验了童话的美好,下半部分颠覆童话的完美结局,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