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宗教魅力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nby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督教发源于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最初传入欧洲与罗马、希腊文化曾经发生过两个多世纪激烈的碰撞和交融,最后才成为西方的主流文化。基督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表达。鉴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全方位影响,电影艺术作为西方文艺大传统的一个局部分支。其产生与发展,自然也在基督教意识形态的覆盖范围之内。不夸张地说,整整一部西方电影史从未脱离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塔可夫斯基 宗教性 希区柯克 道德母题
  
  从1899年幻想大师乔治·梅里爱招募500多名演员拍摄《圣女贞德》,1916年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斥巨资拍摄《党同异伐》起,在西方电影史上众多著名导演大都涉足过宗教题材的创作或者直接在作品中探讨宗教信仰问题:卡尔·德莱叶、弗立茨·朗格、路易斯·布奴艾尔、罗贝尔·布莱松、英格玛·伯格曼、费里尼、帕索里尼、弗朗科·泽菲莱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让·吕克·戈达尔、基耶斯洛夫斯基、等:美国导演如约翰·福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约翰·休斯顿、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等。
  关于基督教文化在西方研究中的参考意义,可以大致把思想氛围三方面间体讨论:
  (1)基督教文化和信仰对某一导演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起作品一贯持守的道德母题)。
  (2)基督教文化对导演艺术风格的形成。
  (3)基督教文化的各个命题成为一些导演在思想命题上的表达核心和意识核心内容。
  下面将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希区柯克两位导演为例,分别尝试探讨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说明基督教文化在西方电影导演中的价值。
  
  塔可夫斯基:坚纯之气
  
  庄子曾在《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塔可夫斯基在影像中传达的感受让我感觉是认真严肃,也是婉转缠绵,同时钦慕般的爱意浓稠情绪力所传达的艺术感觉。一如使命般的倒叙。
  如诗如画几个字还不能状摹《乡愁》这部电影的画面。塔可夫斯基的镜头把风物的灵魂精萃都给捉现了出来。圣经说,“风随着意思吹”,促使作者去捕捉风物意思的,是一颗朝向造物主的赤子之心。塔可夫斯基曾说:“我的目的是拍帮助人活下去的电影”。阿尔多诺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诗歌已不能使人活下去,使人活下去的就唯有信仰和救赎。和《牺牲》一样,塔可夫斯基这两部电影,也是围绕着我们对于救赎的信心。
  一位苏联学者来到意大利,遇见一位怀着末世论信仰渴望拯救人类的老人多米尼克。老人被世人视为疯子。他在罗马城布道,劝诫人们相互爱护,不要贪恋物欲。随后引火自焚。多米尼克深信,高举在圣凯瑟琳教堂点燃的蜡烛,走过温泉的圣池而烛火不灭。世界便能得到救赎。多米尼克死前希望学者能代他完成这一神圣使命。
  在多米尼克自焚的同一时间,被多米尼克的信仰所感动,这位苏联学者不顾众人的讥讽,经过三次努力,秉烛从池塘的一头把烛火传递到池塘的另一头。他把燃烧的蜡烛放在石台,随后心脏病发,溘然逝去。多米尼克站在理性和谐的残片上呼吁人类生命的母体,两希文明的结合体——贝多芬的《欢乐颂》激昂响起,祭祀仪式达到高潮,从雕像下滚落,交出了自己的灵魂,姿势如钉十字架殉难一般。耶稣拯救人类的先验促成了人类赎罪和牺牲的信仰,激发了内在精神和外在的超越。心中的烛火以时间的状态慢慢呈现,而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诞生在宗教意义上的“时间”却是一条长长的引索。
  塔可夫斯基曾与陀斯洛夫斯基的对话讨论到:“当人类整体得到幸福的时候,时间不再存在,因为没有需要了。”在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展现的精神救赎一直基于时间和道德的自我牺牲的内在之中。不可否认,在电影中的时间,即非线性时间与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格的存在导入了道德的意义,时间附上了道德的分量。在基督教和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的同通之处的确不难所见时间是一种状态,其中的烈焰是人类灵魂元神存活的所在。无论如何,时间与人是密切联系,但本身并非被时间所制约的。它不仅是一种激烈的存在,可能不会以外化的形式出现,但是却潜藏在生活中,塔可夫斯基认为时间具有与生俱来的道德特质。“人类的良知的存在完全仰赖时间。”其实所谓的时间与生俱来的道德内质中,那么。在重视道德性的人群中,时间自身就是具有道德内涵的,塔可夫斯基的美学观念和道德更讲自己的思想引为全人类的理想。那么。时间的道德特质就是全人类的时间共性了。这个逻辑现实了塔可夫斯基的精神内质的特色以一个关注全人类的道德责任来界定自己的信仰。
  现代物化世界中,时间只是为了一种行动的结果而存在。这是一种功利的占有,而非时间本质所在。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时间始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一个思考过程,一个唤醒过去的历史状态,过去总是比现在和未来来得更加的富有生气和弹性,还有稳定。关于过去的解析现实了塔可夫斯基对基督教的信任和价值评判,即时间转化为记忆的表征,却依然戴上了内在的道德特质。
  从尼采到奥古斯丁到康德再到海德格尔:尼采把“上帝”和“存在”作为原初词,构成了整个西方文化的根基,宣布上帝的同时也宣布了存在:奥古斯丁作为对上帝的坚定信仰者洞察了时间和上帝的冲突,提出时间是人们感受到的时间:康德感知到人在时间中失去了原始的自由,提出时间是一种概念。到海德格尔,时间与存在的关系直接成为研究的对象,他认为,只是在时间这种界域中,存在才作为存在,因而也才作为真理向人显现,人作为自由存在意味这他受道德法则的支配,尽心竭力在世上促进至善。在这里,海德格尔在时间中注入了精神概念“良知”。因此,塔可夫斯基通过时间的印记将人放置在时间中考察,记忆复现,我们的良知宣告那一段过去的真实的存在。
  塔可夫斯基的时间是怎样一种时间,是在海德格尔之后的宗教基础上的以记录时间的镜头的,使最深处拉至道德的触觉,对人类的生生不息的考量和从一而终的“牺牲”。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见证上帝的爱。观赏使得人们因感觉到远比自己能感觉的东西更多而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愉悦。因此是能超越宗教教条的束缚而臻于完美的艺术,目的是把观者的心灵引向超验的领域。
  
  希区柯克:道德的母题
  
  由20世纪50年代著名导演评论家特吕弗在《电影手册》杂志撰文倡导“作者论”批评开始,对某一重要导演集中而全面的研究成为严肃而有价值的课题。“作者论”批评的目的,是“揭开主题与处理方式表面上相对的背后。有这基本而不为人知的母题核心。这些母题所形成的型态赋予了一个作者作品的特定结构,这种结构从内在定义了一个作品,并且使不同作品间有所区别”。为了全面了解作者及作品,并避免研究导向个人化、主观化的弊端,电影作者批评家们也像从事文学批评一样。把回忆录、自传或者传记等等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 使电影导演研究达到文学在西方文化中所占据的地位,而不再沦为文学附庸。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cchcock)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古典好莱坞时期的他为美国的“悬疑”开启了范式,奠定了类型的重要人物。他制造悬念的技巧和引导观众心理的运镜手法都不分国界地被学习和借鉴。而影响和作用于这位大师的风格之上的在于他本身的宗教信仰和思考模式。
  希区柯克出生于天主教的家庭。学习成长过程均在教会学校。希区柯克说:“我出生在天主教家庭,从小接受严格的天主教教诲,我想,我绝对不反宗教,虽然有时失之疏忽。”
  宗教本身的戒令和人性的弱点深处是显而易见的,天主教在希区柯克成长的伴随中起到了思想学科的建树的初期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带有宗教性性质的思考和哲学的深入性的关联使得希区柯克在电影主题的思考中获得免修的资格一宗教对人性本身的个体思考和存在意识反映到希区柯克作品中就是一系列的道德秩序。一方面,宗教对人的戒令是来源于人心深处的弱点,而希区柯克正是在借用这样的弱点讲述故事,而同时在商业手段上也采取这样的心理手段抓住观众的视角。即人本身所有的弱点,在戏外牵引观众的心理,在许多的分析中,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剖析希区柯克的片子是不够全面的,掌控观众的心理才是一部影片的关键所在,而了解作为人本身的观众的内在。则是借用宗教的详细严密的对人的弱点的擅用而来的,这正如帕索里尼所说的:“电影能根据叙事和内在符式的需要描绘出多重主观性,这使得任何观众都能够获得高度的自我体验。”
  在希区柯克的传记中少有暴露自己的讲座是:
  “大体而言,对人类来说,对罪犯的真正畏惧是不自然的。我们对别人不道德的恶性。总是有足够的畏惧:对我们自己的恶行,却往往加以纵容与宽恕。他人的罪行令我们害怕,因为他们可能会危机我们的个人安全,不需要多费唇舌,即可让绝大多数的人了解谋杀与盗窃乃罪大恶极,大家也都明白违反十诫中6和9的严重罪行,但是即使收到良好教诲的男女,也未必能对罪行有真正的敬畏,有超世俗的视野,如果做不到,理导尿管受到谴责。如果我们对败德行为始终保持俗世的观念,即将危害我们自己与别人的灵魂”。
  罪恶感,是希区柯克电影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惩恶扬善”,“操刀者必死于刀下”传播着永恒的教义,劝善思想是天主教徒必须遵循的信条之一。一个基督徒由于他的信仰,不得不对人世的罪恶和黑暗敏感。这种敏感是无法避免的。基督教对人世间的罪恶暴露可以所空前的。我们因此才知道罪恶的根深蒂固。难以捉摸和到处潜伏。基督教的神示一方面是充满了慈爱和宽恕,另一方面也恶狠狠地亮出了人世的真相,基督教的福音使罪恶意识牢系于人心,他看到别人看不见的罪恶,原罪的理论使得基督徒对各种事情都在提防,随时准备发觉。这也是希区柯克在悬疑片中各种之处的细微和潜伏的手法做得到位的原因之一。
  严格地讲,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很难说基督教对于人性是单纯的提倡“性善”还是“性恶”。基督教人性观准确地描述应当是“性善”与“性恶”兼有的人性观。希区柯克的电影的确总是呈现一种敏感和紧张的状态,既敏感于人性的尊严是否被剥夺,又时时提放人性中的阴暗面和罪恶的腐蚀。所以,天主教、基督教信仰中的罪恶意识促成希区柯克电影对整个司法机构乃至社会机制中潜藏的幽暗的敏感。
  《伸冤记》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一切人为的努力,和看似公正的司法程序和法律机制都不能还一个无辜人的清白,最后只能求助与超自然的上帝的力量。才没有让最后的罪犯逍遥法外。结局实际是对前面的一大套程序与努力的彻底否定与批判。《忏悔清》与《伸冤记》两部作品既折射出希区柯克对法律公正的怀疑,彻底的说,是对人自身力量的怀疑,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个体不通过组合的程度上去超越有限是一定的,但毕竟是无限的能量。这也是西方宗教的道德训诲。
  而希区柯克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希区柯克的影片内容中比较含蓄和一会的费那个是来坚固天主教的道德操守,但他也并非圣人,七情六欲也是一个人承认自身的有限的生活态度之一,他的电影也同样呈现欲望与道德的剧烈冲突和自我谴责。《迷魂记》就是代表之一,两段式的故事结构仍然延续这天主教道德中极其严厉的“犯罪——惩罚”观念。影片本身是与观众的心理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的强势和诱导是观众在观赏过程中的享受来源之一,但同时也是在影片过程中的观众突出的人性弱点与角色本身达成统一体才使得导演在过程中的驾驭。所以希区柯克在试炼的本质上仍然是延续着宗教的条例,也正是这样的条例才能提供本身的对“希区柯克式”电影对角色对观众的深入探索和牵制。
  根据希区柯克的理论,所谓的悬疑必须是假设以观众群为主线,透过提供观众剧中角色陷入危机的情节来发展,但是观众却无法得知这些角色与危险是谁而造成、或是会再造成什么样的危险的这种紧张气氛。但是为了达到能令人印象深刻和感情印象,又必须让身处其中的无辜者不会受到伤害,于是男女角色之间的互动,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唯剧中的男女主角彼此都毫不知情,我们可以藉由故事的叙述发展来了解男女演员之间的错综复杂,但是我们却无法推测下一步。一位重要的电影导演不仅能以其作品对当时的观众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可以延续至后面的时代,包括观众和行业从事的各个层面。
  从基督教与人类的关系的进程探索众多西方大师的电影语言,只是其中途径之一,但也是必要的途径之一。从塔可夫斯基到希区柯克,宗教对其作品主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是诗意和重生的。宗教赋予他们独有的灵性和感情是不可或缺的,是一条通往未到之间的方法论。
  而在众多作品中,宗教作品让人感知的是:自由自在人心。
其他文献
[摘要] 1969年版的《大地惊雷》便是一部典型的西部片,故事讲述了一个14岁的女孩马蒂(Mattie Ross)和一名年长警官郭洛达(Rooster Cogburn)一起追踪杀害她父亲的法外之徒。而2010年底,科恩兄弟融合画面阴郁、内容晦涩、表现愤世嫉俗和人性危机等黑色元素,扬弃旧版《大地惊雷》的西部元素重拍了影片,将《大地惊雷》改编为一部同其它电影类型(强盗片、西部片)交织在一起的“黑色电影
[摘要] 电视剧是在戏剧、电影的美学滋养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历经了一个逐步电视本体化的过程。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繁荣,电视剧的栏目化也成为了新形势下电视剧电视化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电视剧 电视化 本体化 栏目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9.009    电视剧是与电视一道产生、一道“打天下”的节目类型。例举中国,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电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普及,数码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国观念比较靠前的电视台诸如湖南卫视已经大力运用动画等数码技术在电视节目中。这不仅提高了节目制作的质量,降低了制作成本,也颠覆了观众的视听习惯。  [关键词] 数码技术 电视节目 快乐大本营 非线性编辑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40  
[摘要]姜文是中国电影史上无法被“代”归类的优秀导演,虽然至今只执导过四部作品,但均对中国影坛造成重要影响。姜文电影经历了青春的躁动,生存的恐惧,天才的想象,终于《让子弹飞》一片中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姜文制造”亦走向成熟。  [关键词] 姜文 作者电影 英雄主题 精神分析    纵观姜文执导的四部作品都漫步着某种躁动、激情、变幻、不安,和令人看后兴奋不已的质素,而导演姜文也如同一只“热铁皮屋顶
[摘要] 刘以鬯的《酒徒》与白先勇的《孽子》产生于不同背景之下,并且二者的行文风格与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差异并未掩盖两部作品的内在一致性——在主流文化中坚守个人立场,关注思考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呼唤人性尊严。正因为有了对人的本真存在的言说,也就使得这两部作品具备了不断被言说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主流 非主流 《酒徒》 《孽子》 主体存在  doi:10.3969/j.issn.10
[摘要] 尤小刚导演一手打造的“秘史”系列,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古装剧品牌,获得了可观的收视和市场反响。“秘史”系列在“正史”和“戏说”之间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大的历史真实背景下讲人的故事,挖掘在历史变迁中历史人物心灵深处的挣扎和冲突,并将叙事策略就落实在“秘”、“情”、“家”三个点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历史题材古装剧的表现路子。  [关键词] 秘史 历史人物 情感 家国    历史题材的古装剧已
[摘要] 叶梦得是南北宋之交的文学家,其诗论《石林诗话》力主气格与自然、探讨言意关系,并以禅喻诗,可以说上接苏黄,下启严羽,被郭绍虞先生称为与姜夔、严羽可鼎足而三,是连接南北宋诗学思想转变的重要桥梁,其批评史与诗学思想史价值不可小视。  [关键词]叶梦得 诗学思想 《石林诗话》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42    宋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从宋初的
[摘要] 自2006年第一部《乡村爱情》播出以来,其剧集系列在很大范围内引发了收视热潮,赢得了相当的声誉。其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题材定位,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了当下新农村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生活现状,朴实中引起了许多人的观影共鸣,也体现了农村系列题材电视剧的生命力,其成功之道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关键词] 《乡村爱情》 系列电视剧 农村 情感 朴实  doi:10.3969/j.issn.1002
摘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理念的进步,在可预见的未来,虚拟世界由于其对信息交流的高度支持而将在现代社会拥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随着虚拟世界这一将会对生产力结构,人力资源分布,信息交流模式等社会基本条件产生巨大影响的生活方式的到来,如果想得出一点有价值的,至少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成果,在目前前者的寥寥无几的史料和后者尚未成型的理论这一情况下,跨学科学者们之间的合作几乎是必须的前提。  关键词 虚拟世
[摘要] 《老马家的幸福往事》是营造父系社会结构的影像文本,剧作呈现了父系家庭的典型特征:以血缘姓氏为传承核心,以父系权力意志为主导准则,以父系关系为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而“父亲”符号的文化建构贯穿其中。随着历史语境的位移,上述父系家庭特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  [关键词] 血缘姓氏 父系权力 父系家庭 “父亲”符号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