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步一情怀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花一世界,原是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所以,佛日:“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此为佛祖的慧眼,也是所有修行者追慕的心境。其实,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修行人,他们对世界的发现和创造,即是一个思想开悟的过程,与修行人修炼颇为相似。正如罗丹所言:“世界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个所谓发现,就如同佛眼的发现一样,不仅要求艺术家超越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要永无止境地探索,不为一时一刻的成功与获利而止步。这也是所有优秀艺术家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而我认识的严超,就是这样一位勇于探索,又严于律己的艺术家。
  严超,1977年出生于河北衡水,自幼习画,199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可谓师出名门,有着深厚的造型基础。不过,早先的严超,并没有以绘画为业,而是对艺术设计产生兴趣,无论是在大学任教,还是在社会实践中,都是专注于艺术设计,以设计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名片。据说,那时候的严超,做过许多有名的设计,尤其是在设计的教学领域,他结合实践,勇于创新,开创了不少教育的新模式。应该说,作为设计家的严超,曾经是非常成功的。然而,严超却并不满足于此。也许是勇于开拓的性格使然,也许是设计与艺术本就同出一辙,严超在设计界功成名就之后,却毅然放下这些荣誉与利益,转到纯艺术领域,开始了新绘画的探索。
  其实,在从事设计与教学工作之余,严超也从来没有放下过画笔,亦不曾停止艺术的创作。只是那时候没有成为职业状态,严超的创作也是断断续续,故而,作品也比较散漫随意,难成系列。严超的艺术创作真正具有规模,并且形成自己的面貌,大概是2006年之后,与他在中央美院继续深造有着直接关系。正是因为得到这个再次学习的机会,严超脱离了原来的设计圈,来到艺术中心的北京,从而现场感受到了当代艺术圉的丰富多彩。于是,自2006年美院毕业之后,严超便走上实验艺术之路,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新旅。
  严超的早期创作,可以概括为营造系列,作品中运用了不少综合材料手段,也取了一些建筑设计的图形。这些当然都是得益于严超早先从事的设计工作。即建筑设计,给了他许多图像的启示;而将设计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则又激发了他对材料的敏感。应该说,严超是一个视野开阔、综合能力很强的艺术家。事实上,什么事情,理解通透了,都可以触类旁通,关键是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尤其是当代艺术,自边界被打破之后,其触角伸向不同领域,确实带来了意识的空前解放,也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严超深谙此新艺术之道,他将所有的生命经验和视觉经验,转换到自己的艺术语汇中,形成一种意向性的画面,因其丰富而独特,很快便在艺坛崭露头角,引起了专业界的关注,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然而,严超却并未因此而止住前行的步伐,强烈的求真意识与探索的兴趣,驱使他从来不为利益所困,而执著于精神的开拓和艺术的不断实验。所以,营造系列之后,严超很快又转到了肖像系列,创作了一大批人物题材的绘画。在这批绘画中,既有一些影响历史进程的标志性人物,如达尔文、卡加索、孙中山、鲁迅、格瓦拉、乔布斯等等;也有不少现代和未来的酷毙小青年,如头上长角,或身披机器人铠甲的异化人种等等。可以说,严超是从历史的纵深与未来的想象这两个不同维度,丰富着我们的现实,为当代人平庸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某种精神的力量和英雄的憧憬。而在表现方式上,严超则巧妙地结合了波普艺术与表现主义绘画,一方面取了波普艺术的图式理论;另一方面又将表现主义元素注入画面,从而使得这些广告式的图像,具有了灵动的气质,也感染了人性的温度。
  应该说,从这批肖像系列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严超的造型能力,也可以感受到他的某种情怀。事实上,严超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艺术家,尽管他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历史和现实,但都并非泛泛而看,而是喜欢从个人的角度去深层次挖掘,赋予外在事物以内在的精神观照。正是这种个性化追求,奠定了严超的艺术基调,使他借助于外在事物而不断超越自身,从而在精神上越来越坚定,在语言上也越来越纯化。所以,他后来的作品,走向更为隐蔽的自我,朝往象征主义方向发展,变得更加意向,甚至接近于抽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棉花系列,或称植物系列,是严超在肖像系列之后创作的一批新作,植根于他的成长记忆。据严超自己介绍,他的家乡原本是棉花的种植区,他自幼在棉花地里长大,因而对棉花有一种特殊的情愫。这批植物系列作品,就是这样一种情愫的溢出,是将记忆转换成图像的一种有益尝试。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话题,即私密性与公共性的关系。艺术家如何将个人经验转换成公共经验,继而承载一个时代的精神呢?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语言越纯粹,表现力就越强,感染人的程度就越大。严超的这批植物系列作品,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语言才情,他通过各种表现手段提纯画面,虽然图式越来越简单了,但语义却是越来越丰富。正是在这个多与少、减与增的转换中,严超完成了自己与时空的对话,由此创造出了一种抽离于现实之外更为斑斓的图景……
  纵观严超的艺术,我们能够看到他不断回归自我,向心而发的过程。这个过程犹如参禅步道,其实,也是一种超越表象,抵达本质的过程。如果说万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修炼即是不必纠缠于佛的外表,而悟出心中的佛性,那么,美也是一样,它存在于所有事物之中,只有通过自我的不断发现,才可能触及到美的真谛。严超通过不断发现自我,来认识世界,创造世界,远比我们看到表象世界的纷繁,要真实可靠,也更加绚丽多彩。因此,他能从一个抽象化的建筑图式,一幅肖像画,乃至一朵棉花中,看到万千世界,就不足为奇了。反过来,正是这样一个姿态万千的世界,构成了严超无穷创造力的源泉,赋予了他超越一时一刻的成功,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以精神的能量。
其他文献
徐勇民:陈坚在技法上的克制、中性,甚至有所模糊,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且拓展了水彩画的技法,在创作中舍弃很多表达出最主要的,体现出很高的技术难度,这点对中国当代艺术本体语言的拓展和当前学院教育及水彩画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王春辰:当今中国整体艺术现场而言,如何确定当代中国艺术的主体性,如何体现当今艺术变化的整体面貌,陈坚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他的愿望是把自己的水彩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更为广泛的打通。
期刊
我和吴少湘是在1985开始认识的。那时,吴少湘是85美术运动中北京地区非常活跃的艺术家,也是国内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之一。他也是最早真正把西方抽象雕塑形式引进自己创作中的艺术家。布朗库西的几何形和亨利·摩尔的洞曾经打动过吴少湘。但是,吴少湘把他们二者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吴少湘赋予自己的抽象形体以生命、运动和可触性,从而扬弃了前者的逻辑抽象。圆浑、滚动的“抽象”形体给我们一种可触摸的人体和器官的感觉。
期刊
2015年4月24日,由批评家殷双喜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有罗平安、粱铨、钟孺乾、田黎明、陈向迅、陈孟听、侯黎明、胡伟、沈勤、刘庆和、徐累、金沙。新世纪以来,“水墨”概念得到广泛运用,已成为“中国画”的替代概念,虽然强化了其“现代性”,但也与中国绘画史的传统渐行渐远。而中国画的当代性,其艺术语言的演进与拓展,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中寻找最为根本的生长点。本次展览的主题为
期刊
如果将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视为一幅全景画,水彩画艺术往往被视为一种主体的小景点缀。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久,有不少水彩画家和学者指出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当代中国水彩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近十年艺术环境的主导力量是市场而非学术,与油画、中国画相比,当代水彩艺术如同一条大江中的潜流,人们的眼光往往盯住那些时尚的前沿浪花,无暇关注静水深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批中
期刊
2015年4月11日,由北京今日美术馆和新加坡当代美术馆主办的《欲望景观》吴少湘艺术创作历程展在今日美术馆圆满开幕。此次展览由美术批评家栗宪庭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世界艺术》杂志主编、策展人徐亮先生联合策展。  奥地利驻华大使艾琳娜,著名美术批评家刘骁纯、廖文等,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展望、田世信、夏小万、刘焕章、包泡、吕品晶、马克鲁、张伟等,香港海事博物馆主席哈定,本次展览策展人殷双喜
期刊
在画册前言“关晶晶:画可以兴”中,策展人夏可君论述了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围绕着抽象展开的复杂问题。关晶晶第一次个展的作品来自2008至2013年间创作的两个系列:《无题》和《剩山》。关晶晶一直被评述为具有古代大师的智慧与感染力。她有力的黑色系列《无题》(2008)所承载的神秘感与宏大气度实际上不属于一个年方二十出头的娇小女性,而是来自一个以毕生的知性与体验作画的艺术家。夏可君如此描述她的成就:“空
期刊
一、谁的乌托邦?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百科殿堂”(Ⅱ Palazzo Enciclopedico),按照主策展人乔尼(Massimiliano Gioni)的解释,是缘于1955年自学成才的意裔美籍艺术家阿乌里迪(Marino Auriti)一件乌托邦式的作品草案,即一座试图容纳全世界所有知识成果和旷世发明的博物馆,该博物馆高达700米、分为163层,幅员相当于华盛顿市16个街区的规模
期刊
吴华体内有一个驱动引擎,一旦触发,不可自拔的流动性有机线条就自我结构、解开,堆起、坍塌,将她和现实世界用各种特别的空间法隔开或绕行。而吴华自己高大美丽的身躯和自我的意念也就在这些被丰富的空间中存活下来。
期刊
一  马宁博士负笈远游,到德国留学,由硕士而博士,异乡求学生活13年间,在德国文化、德国艺术里浸染既深,学成归来时,所携带着的,就是德国历史、文化、哲学、艺术馈赠予他的学术气质与文化养分。加盟云南艺术学院,成为教师队伍当中的一员后,勤谨地介绍中国艺术到德国,介绍德国艺术到中国,这中间,他做了大量学术文字与社会活动工作。在努力工作之余,又由他顺风顺水地在德国拜罗伊特市与中国昆明市之间、拜罗伊特市艺术
期刊
作为曾做过检察官、律师的艺术家,在经过了早年的中苏边境战火的恐怖威胁和“文革”及改革开放的无数次政治和思想、精神的动荡和冲击后走过了她人生难捱的1957年,但最让她不能忘却的仍是那个寒冷的冬夜,34个生命的消逝成为了她至今挥之不去的梦庵。由此,孔宁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之旅。她与2007年创作了行为装置作品《刹车》以黑色幽默和悲怆的手法演绎了那个年代使她难以忘却的故事,34个演员像34个幽灵不断触动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