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亲近学生生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小学生要“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指出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統观低年级科学教材,单元内容多数亲近生活。教科版一下动物单元观察研究的是熟悉的“校园动物”,而非“动物园中动物”;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中《做大自然的孩子》也是关注天气等身边常见内容;材料单元研究“铁、塑料、纤维”等等;三年级教材中也关注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水”“空气”。这些,都指向教师教学要注重与生活结合,面向低年级小学生的生活世界,用低年级小学生的感知方式感知科学内容。
  那么如何让科学教学亲近生活、更加趋向于小学生的生活呢?
  一、立足生活,将科学问题生活化
  科学问题存在于自然现象中,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也存在于学生的书本中。如何将这些科学问题生活化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结合生活学习,值得小学科学教师思考。
  (一)科学问题来自自然现象
  在二上《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导入:
  (现象:教室里的一把伞。)
  师:这是谁的伞?什么时候带来的?
  生:昨天,妈妈让我带的。
  师:知道妈妈为什么要你带伞吗?
  生:因为天气预报说傍晚放学的时候要下雨。
  师:同学们还听说过怎样的天气?你会画出见过的天气现象吗?
  从学生为什么有时候带雨具、有时候不带雨具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和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怎样观察天气。
  (二)将科学问题融入日常生活
  科学知识不仅存在于自然现象中,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学生看到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往往想解释又不能解释,只能猜测或者听大人们讲解。有些家长能用知识去讲解,有些家长则只能用含糊的语言甚至迷信去讲解,这就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比如,一下《它们去哪里了》一课,盐、红糖的溶解本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学生说不清楚它们去了哪里。
  在教学之前,我提问过几个学生:
  A生:盐和白糖被水吃掉了。
  B生:盐、白糖已经没有了。
  C生:盐是没有了,但是红糖还在,因为水的颜色变化了。
  在教学中,如何纠正这样的前概念,我想只有学生让生活物质“溶解”再现于生活,才能准确描述溶解过程的现象。在实验中,我把材料“盐”“糖”“小石子”替换成“小快克”“柴黄颗粒”和“珍珠奶茶”。当学生看到实验中的“小快克”颗粒是一点点变少、一点点变小的时候,很兴奋地说:“原来盐和小快克一样一点点地逃到水里去了!但是还在,因为能治疗感冒。”而当观察“柴黄颗粒”溶解的时候,学生就更兴奋了。他们看到“柴黄颗粒”慢慢变少,水慢慢变浓的时候,确定是因为“柴黄颗粒”跑进了水中,才会形成了有颜色的药水。由此,他们也理解了“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和小石头一样不能溶解。
  二、走近生活,将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借助生活来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化的科学研究,从而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一)创设情境生活化
  生活化的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走进自己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现科学的奥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例如在教学《它们去哪里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都知道板蓝根颗粒是一粒一粒的,但是为什么喝板蓝根的时候,就变成了水状的呢?板蓝根颗粒去了哪里?”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材料生活化
  很多情况下,科学实验材料都是实验室当中的,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这也很难让学生知道科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实验材料适当地加以改变,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让学生看到生活与科学之间的联系。
  三、返回生活,将知识运用生活化
  (一)课后作业生活化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阵地,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在课堂中进行,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课下生活当中也有着大量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探究。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尝试用水来溶解盐、糖、感冒冲剂等,让学生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完成科学探究。
  (二)拓展活动生活化
  拓展活动作业是基于学生课内知识,扩大化或衍生化的生活作业。这虽不是课本知识要求,但学生完全可以用所学原理深入了解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当地的科技馆,结合自己在科学课本当中学到的知识,分析科技馆当中的一些内容,从而将生活与科学挂钩,拓宽学生的科学学习范围。
  通过生活化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与科学充分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使之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自如地运用科学知识。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课程。相应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开放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科学的魅力和价值。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困境与需求,积极实践开放式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促進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并且它永远处于发展
在新课改之下的今天,国家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学会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劳动和信息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STEAM教育理念更符合这一要求,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本文就运用STEAM教育理念,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进行探讨。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渗透STEAM教育理念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将“互联网 教育”运用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信息知识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互联网 教育”的概念及实际意义、具体策略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信
数学作为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学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其首要的教学目标。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学生数学感知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建立清晰的数学思路,达到高效学习、高效复习的目的。  近几年,思维导图在新课改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我国新课改工作进行的有序性与有效性。研究可知,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善于根據知识的内在结构,引导学生从表面学习走向深入学习。教师的教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学,更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教师要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探究,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
线上教学能够更好地融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补充作用,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老师应该针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真正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论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线上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得到了理论界与教学一线的关注。当前,线上教学得到了大范围推广,老师在实践中也积累
STEM是由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以及数学 (mathematics)首字母构成的。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STEM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领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比起传统的教育教学,这种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学习过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现
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数学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合理有趣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热爱学习,体会数学中蕴含的乐趣。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进行研究,意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加强的情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教学中以学生实践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挖掘科学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应依据课程改革标准,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引入更多、更全面的教学素材,丰富科学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少教师认为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就是指小学科学
在当前科学课程教育活动中,项目教学法是主要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首先自主练习,随后教師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主能动性,展开自主学习、尝试动手,逐渐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法。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强化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