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推进的三重逻辑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宗旨,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及持续推进,既是院校特点、育人目标与时代发展等校情、时情、势情内生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育人本质、新时代有效教学理论等认识论、课程论及方法论驱动的必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机制体系,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能力,构建匠心独具的思政元素教学融入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三重逻辑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宗旨,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对大学生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为确保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及持续推进,应挖掘其内生逻辑,分析其产生的校情、时情、势情;解读其理论逻辑,了解其背后的认识论、课程论及方法论基础;完善其实践践行逻辑,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机制体系,强化教师能力,构建匠心独具的“思政元素”融入体系,确保课程思政落到实处。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等方面,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内生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总结、廓清与提升,以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全面开展与持续推进。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内生逻辑
  (一)逻辑应然:“因事而化”的基因锁定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本身的“基因”更强调大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重知识应用、轻道德育人的教育定位与目标导向,容易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出现偏差,片面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思政教师及其他学工人员的职责,与自己无关,从而既不重视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也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引导与塑造,造成“教书”与“育人”的割裂,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而言,容易形成把能够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课程定义为“有用”而认真学习,把看似“务虚”“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义为“没用”,在思想与行动上存在轻视现象。事实证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而言,既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应加强大学生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立业”与“立人”结合起来是“因事而化”的逻辑应然。
  (二)逻辑使然:“因时而进”的目标诉求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生命与灵魂,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曾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3]。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4]。
  高职院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习总书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实践方案:所有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每门课都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落实这一方案,教育部强调:“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育內容。”[5]中共教育部党组提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导向的教学改革,“扭住不放啃下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三块硬骨头’”[6]。2020年,教育部更是为落实课程思政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7]。
  可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追求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强调“求知”与“立德”、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相统一的新时代课程观,既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课程论阐释,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以国家主流价值观为旨归,追求大学生个人精神成长,切中“立德树人”理念之“立育人之德”与“育有德之人”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立德之根本性与树人之全面性,是解决新时代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有效载体。
  (三)逻辑必然:“因势而新”的时代呼唤
  网络化时代,开放便捷的网络环境既为人们获得海量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机会。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鼓吹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罔顾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就,对中国进行歪曲污蔑,“这不仅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也削弱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同感”[8],使得马克思主义面临着非理性解构的风险和困境。如何引导暗流涌动、相互激荡的社会思潮,在多样思想中求统一,在多元价值观中求主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我国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期”,在互联网中自由“遨游”使他们能够快速获取海量信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但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还存在知识储备少、经验缺乏及判断力不足等局限性,无法对网络上以各种形式涌入的多元价值观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从而面临着不良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造成价值选择的困惑。在如此复杂的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势而新”,摒弃“孤岛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点”到“面”的拓展,把思政元素融入所有学科、所有課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理论逻辑
  (一)认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实现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与精髓。马克思从中学时代就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9]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导致了人的本质异化,造成了人的畸形片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确认“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根本因素,“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限制”[10]。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1],“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著作的落脚点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
  可见,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在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与外在的限制及束缚,在能力、素质、关系和个性等诸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14]。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首先,发展是指现实的、具体的每个人的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只有每个人都获得充分和全面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得以充分和全面发展。具体的、现实的个人不是指某一类人或某一部分人,而是指社会中的所有人、每个人。其次,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能,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人的多重、多种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人的需要的全面实现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看待,认为人的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任何人脱离了人类社会,都无法独立生存,更无法发展。只有具备丰富的社会关系,才有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会关系中,避免畸形与片面发展,获得实现全面发展的知识与素质。第四,人的才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才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等最大限度地发挥”[16]。人只有通过自身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第五,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对否定人的个性进行过深刻批判,认为那“只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定是有着独特能力、独特人格的人。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消灭把工人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的资本主义教育模式,加强教育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7]马克思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8]。只有教育才能破解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人的畸形片面发展,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课程思政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理论灌输过程,而是通过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不断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其能够产生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批评和自我改造的内在动力,主动在实践中追求真善美,从而实现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充分性、和谐性、自觉性、自主性和独特性在本质上相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回归。
  (二)课程论维度: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与彰显
  教育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既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课程思政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符合教育的本质,契合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属性。人类历史证明,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是社会发展的双擎驱动,没有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就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而没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有可能滑向控制人的深渊,使一切物质失去意义。要实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共同发展,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和路径之一。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学校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与道德培养。这一目标是任何单一的学科与课程都无法完成的,需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促成所有课程教学协同发力,使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功能。
  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受实用主义思潮影响课程教学工具理性凸显。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专业课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上,忽略了培养学生“成为人”的价值引导,导致主流价值观教育在非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育教学中“失语”。二是思政课与专业课及通识课相互分离,育人“孤岛”现象严重,课程协同育人效应尚未实现。从课程角度来看,课程思政是专业课及通识课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价值维度,是知识传授合理性与价值引导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突破了传统课程单向度、分裂性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框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统领所有课程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及通识课设计与实施紧密结合起来,解读专业理论及通识理论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及高职学生求知与求道的融合。   总之,课程思政有助于扭转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实践偏向,将学生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使课程育人本质得以回归和彰显,真正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效应,实现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
  (三)方法论维度:新时代有效教学的根本诉求
  实现有效教学是所有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和归宿。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遵循教学规律,着力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過程”[19]。受多元文化冲击,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不但追求知识的获得量,更在意知识的获得感,更希望在快乐与幸福体验的愉悦互动中学习。显然,传统正面理论灌输的显性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新要求,只有采取更加柔性的教学方式,通过隐性方法将理论背后的价值理念渗透于知识传递过程中,使理论接地气,使各种基本原理变得生动,才能满足大学生多元文化选择的利益诉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
  课程思政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思政元素与全课程体系的糅合克服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的工具理性,有助于挖掘和呈现专业知识背后的智慧与价值,使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有可感性、亲切性和生动性,提升了专业课的温度,加深了通识课的深度,克服了学科间的协同断裂,促进教育共同体的形成,实现了学科间价值导向的正向同频共振,使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学变得更加丰满和厚重,从而调动起大学生内在学习的“原动力”,满足了其愉悦学习的要求;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空洞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了依附实体,达成了价值引导的“虚”“实”结合。
  目前,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反映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有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通过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期达到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的灌输与引导。但由于这些灌输和引导主要建立在对抽象理论、主义、原则的解读上,容易形成刻板说教,使教师话语成为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让学生觉得理论与现实脱节,空洞乏味,兴趣不高。课程思政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依托具体的课程载体,以隐性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要求与专业知识传授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道理”与学生重视的“小知识”及日常生活的“小事情”结合起来,回应了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困惑,有利于学生接受动力的生成,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逻辑
  (一)完善主战场: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机制体系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课程思政的实施和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宏观层面,国家要建立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门——高校三位一体的分级组织领导机制,提供相应政策,形成全国高校一盘棋的大思政顶层设计方案,确保课程思政的逐步推进;中观层面,各高校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20],确保课程思政的常态化开展;微观层面,各院系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学校要求,制订各种政策和激励机制确保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室作为最小单位,要形成教研室教师定期交流分享制度,使思政资源互利共享,保证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二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首先,夯实课程保障机制。课程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要保证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需要在立足专业课及通识课独特属性的基础上,依据立德树人要求修订和完善专业课及通识课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加强专业课及通识课的育人功能,引导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细化课程教学重点和考核目标。其次,健全物质保障机制。国家要统筹各类资源,加强课程思政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教育部门要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分配到位,各高校要保证落实专款专用。再次,强化监督保障机制。在监督过程中,强调不但要督导专业课教师的“教”更要督导其“育”,及时纠正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当言行,确保其正确的政治立场。
  三是重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导向明确、奖罚分明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引导教学活动趋向理想的目标,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包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多采取量化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客观性强,易于掌握和操作,但由于评价指标未针对不同课程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区分,容易遮蔽不同学科教学的独特内涵。针对“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并重的特点,必须重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把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视为理论认知、概念学习、规范掌握、技能提高及价值引导、道德提升、情感陶冶为一体的过程,不仅评价“教与学”,还要评价“知与行”,引导学生知行统一。就操作来说,教师层面,要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的综合性。通过教务评价、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方式,“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21],调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在学生层面,坚持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位一体原则,从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视角,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变单一的知识测试为多元复合考核,使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专业价值观形成状况、实践表现等作为评价指标,以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提升主力军: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主要依赖于教师思政育人的理念与能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课程思政所承载的育人价值,才能具备积极实施课程思政的意愿。长期以来,高校课程体系从宏观上被分为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政课,这导致专业课教师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职责范围定义在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普及上,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的任务,对于专业课而言是超纲的。课程思政有利于扭转这一传统观念,促使专业课教师重新调整和确立自身的思维和行动范式,认识到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2]。树立起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等重要、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理念,使立德树人理念扎根教师心田,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还有赖于专业课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非思政课教师而言,一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体系、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二是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规律、话语特点及教学技巧,提高非思政课程的思政资源挖掘能力、非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教学融合能力。为此,要构建高职院校之间、非思政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机制,形成定期协同备课制度,使二者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总之,使受教育者先受教育,实现非思政课教师的“思政化”是确保课程思政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
  (三)优化主渠道:构建匠心独具的思政元素融入体系
  思政课程作为具有既定内容的教育教学体系,在不同学校其教育教学共性大于个性。课程思政则不同,非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开展的基本载体,必须找准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形成因校因课因人而异、匠心独具的“思政元素”融入体系。
  一是“思政元素”的融入要结合学校特色。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应注意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融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港澳地区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应加强爱国主义的融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及制度自信;红色地区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应加强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位于文化古城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应加强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的融入,培养学生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是“思政元素”的融入要结合课程特色。课程性质不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开展的方法和融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文学、历史类、哲学类专业课程应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应“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23];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工匠精神及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农业及生态情怀;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和审美观。
  三是“思政元素”的融入要结合教师特色。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专业课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擅长理论讲述的,可以把思政理论充分融入课程教学;擅长讲故事的,可以通过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故事进行价值引导;擅长逻辑推理的,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学习态度。总之,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能形成“万紫千红,花开满园”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0).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教育科学论坛,2018(10):7-9.
  [5]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18-10-17)[2021-04-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6]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5)[2021-04-06].http://wenku.baidu.com/view/8be9cc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1.html.
  [7][20][21][2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4-0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742868.
  [8]陈卓国.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44-46.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
  [10][11][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4.286.330.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0.
  [13][1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1.45.
  [14]刘芳.在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推进人的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8):47-52.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18]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0.
  [19]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1):112-120.
  [22]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02).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考什么,是我们研究高考,做好备考工作绕不开的话题.了解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是了解命题的起点,也是破题的密钥.笔者认为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是立德树人.基于此,本
摘 要 依据新课标精神,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可分两大板块——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阅读素养板块中,文学性阅读之小说阅读是高考的常考点,然而得分率普遍偏低,陷入“广种薄收”的洼地;更严重的是,文学性阅读的低效还会影响其他题目的“收益”。因此,在小说阅读中贯彻始于文本终于素养的备考策略:扎实阅读文本、理清素养落地的思维模式,是提高小说备考效益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阅读素养;思维模式;备考策略   
摘 要 思辨性阅读对文本细读具有重要意义。细读深读,找出文本存在的矛盾,抓住矛盾思辨、挖掘,并对作者的创作心理、人生遭际等进行比较还原,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发掘文本深层意蕴,寻绎文本潜在的文学和文化价值。《方山子传》一文存在多处矛盾,从这些矛盾切入,与文本、作者及其交游情况进行多元对话,联系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处境、遭遇和心路历程,分析还原其写作时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情感,更深刻更准确地解构文本意涵。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育人的三种途径,它们是共同守护孩子成长的三個支撑。如果用树的结构来比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那么家庭教育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枝叶。树根深埋在泥土之下,看不到却非常重要。树根所吸收的水分和营养决定了一棵树的高度和广度,树根的吸纳能力和伸展能力就如同家庭给予孩子的教养和能够为孩子提供的资源。孩子有时候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通过孩子的
摘 要 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是一种逆向的课程设计模式,即逆向教学设计是以预期结果为导向的,将教学评价置于学习活动之前的一种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在阐述“逆向”教学设计含义和价值基础上,笔者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一篇课外小说《窗》为例,以“不同叙事视角运用”为议题,尝试设计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关键词 逆向教学
摘 要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职业教育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农村存量人力资本量减质低,增量人力资本堪忧的实然困境。为此,职业教育必须转变理念,重新认识和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功能;重塑城乡关系,构建以县域职教中心为主体的大职教体系;加强新农科建设,重构涉农人才培养体系;瞄准重点人群,精准高效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县域职业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高举“技能型社会”这面旗帜,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可以说,技能型社会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教育和社会革新理念。因此,无论从政策还是研究的视角来看,技能型社会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那么,何为技能型社会,为什么要建设技能型社会,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
期刊
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品格。在“互联网+”时代中,信息技术成为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工具,可以将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不断整合起来。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背景下,5月20日,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本届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同时召开“技能型社会教育论坛”,向全社会立体化、全方位展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前景,有力营造技能型社会建设氛围。  何为技能型社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伟平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技
期刊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关键是人才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广东和江西两省501份新型职业农民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检验从业经历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培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务农经历会抑制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培训;经商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培训;从事农业生产年限和家庭农业从业人数也会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