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去什刹海边偷点清凉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问一位民国时期的老北京,“这么热的天儿,往哪儿躲呢?”他定会提着鸟笼、叼着烟斗、盘着核桃对你说:“去什刹海边儿凉快凉快呐!”
  新鲜的荷苞与莲蓬插在水桶间隙,像文艺风的夏日logo,弹去不少烟火气息。而水桶里刚捞的带鱼码得整整齐齐,倔强地翻起一片鱼肚白,仿佛在说:
  “我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
  比起恭王府、钟鼓楼、关岳庙等景点,热到冒烟的群众还是更爱光顾遮阴效果五星级的冷饮铺子,其中雪莲阁的八宝莲子粥便是“百年网红”,清甜爽口,与越水而来的十里荷风更配哦。
  也许因为皇城特有的文化氛围,路边摊上装酱菜的坛坛罐罐都像从墓里刨出的古物,青花纹样细腻缠绵。摊主斜披棉白汗衫,瞧那从容淡定的姿态,仿佛刚抛了官职过来体验市井生活。
  除了女孩用头绳扎成三截的辫子,男孩黝黑锃亮的脑勺和脊背也很亮眼,就像刚从河里蹦出的溜光泥鳅。现在很少见到晒得这么黑的小孩了,我们与自然界的风火雷电愈发疏远。
  女孩的刘海用头绳扎成“朝天炸”的造型,裸露光洁的额头,充满喜感和萌感,可能是她自創的避暑方式吧。
其他文献
1254年,忽必烈远征大理、近平漠南,政绩令朝野侧目的同时,也招致一片怨怒之声,特别是一些黄金家族成员,将他重用汉人视作数典忘祖、离经叛道。不过因为忽必烈平日谨小慎微,没让他们抓住把柄。  但这些黄金家族成员并未就此罢手,因为他们太熟悉最高领导—蒙哥大汗的心思了:忌惮忽必烈的精明和远见,时时担心被他抢了风头。故此他们屡屡上奏,说:“忽必烈功高爵显,在他管理的地盘上,人们只知有王爷、不知有大汗,而且
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一本连环画中尽情展现了2017年的世界,可谓脑洞大开。  智能厨房,今天已经基本实现,并不是奢望了。  核动力列车飞驰在白令海峡的大坝上。如果真的能连接白令海峡,从亚洲到北美洲就方便多了,只是这个方案太难实现了。  可视通话,在今天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了。  智能塑料手叫醒主人公,其实这个也不难,连智能机器人都有了,按时叫醒起床根本就不是难事。  超級钻机这个东西早就有了,只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石曼卿一生参加了三次科举,最后一次好不容易考中,却因旁人作弊而被牵扯,惨遭除名。结果第二天真宗发了善心,特授几名落选的士子“三班借职”,属于末等武官。石曼卿很不甘心,失望之余赋诗一首,“无才且作三班借(职),请俸争如录事参(军)。从此罢称乡贡进(士),且须走马东西南(北)。”这是一首藏尾诗,意思就是:你们把我打发到北方军中效力,不觉得草率吗?石曼卿深以为耻,坚决不肯就职。这时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亲征辽国失败,撤退时被追击的辽军射伤腿部,回国后虽经多方医治,但因失去最佳治疗时间落下了病根,每逢阴雨连绵天气,箭伤就会隐隐作痛,发作起来,寝食难安。虽经宫中御医、民间“神医”多方会诊,依然毫无起色。  有一天,枢密承旨(掌管枢密院内部事务的官员)陈从信外出执行任务归来,发现街上有个叫侯莫陈利用的江湖郎中,标榜自己医术如何神奇、高超,特别善治刀枪剑伤。陈从信知道这些江湖
清朝史上一桩提气大事,正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但林则徐为何选择虎门太平镇作为销烟场所?  首先是技术问题。作为中国史上的“新型”毒品,鸦片的顽固之处就是极难销毁。火烧?这本身就是靠点燃吸食的毒品,点着岂不害了一片?虎门销烟以前,清朝销毁鸦片的办法是“烟土拌桐油焚毁法”,就是把鸦片浇上桐油再烧,看上去烧得彻底,剩下的渣滓照样能“服务”瘾君子。  林则徐就被坑过,他做湖广总督时曾收缴大批鸦片,然后用
二战中,德国空军对同盟国开始轰炸,盟国空军全力反击,双方均损失惨重。  在德国空军指挥部,首席指挥罗伯特说道:“空军是德军最强悍的主力,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一位副将戴维斯沉思良久,说道:“我觉得可以采取低空俯冲投掷炸药的方式攻击。”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在座几位军事专家的一致反对:“不行,那样做无异于自取灭亡,仅地面射击就会摧毁整架飞机。”戴维斯说:“低空俯冲确实有危险,但真正的危险不是来自对方的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节选)  英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编总结:人生琐事多,看开了,什么都不算事儿。  《蝾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节选)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编总结:谁都有做痴人的时候。那种忘却一切、只为一人一事的
1846年,林则徐任陕西巡抚时遇到了一桩刑事案件。  陕西泾阳有个叫马书新的人,游手好闲却嗜赌如命,把家当输得一干二净,以致妻子李氏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寒冬时只能睡在草垫上。李氏的哥哥见到这种情况很心酸,送给她一床棉被。马书新发现了棉被,又要拿它卖钱去赌。李氏当然不肯答应,拉住棉被死活不放,结果被马书新一顿拳打脚踢。李氏哭着叫骂起来,马书新一时恼火,竟用切草的铡刀将李氏的头砍了下来。  案情并不复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落后挨打的晚清简直被人花样欺负。除了疯抢殖民地的列强外,一些不怎么强的“侵略者”也找机会耍个威风。比如欧洲弱国葡萄牙,这个从明朝起就租了澳门、一直作乖乖状的“老租客”,在鸦片战争后彻底撕破脸,不但各种耍赖,还赤裸裸地威胁,气得大清咬牙吐血,一笔丧权辱国协议就把澳门“过户”出去。不过软弱的晚清也曾怒怼“强敌”,甚至有大扬国威的时候。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二月,意大利驻华公使
北宋的科举制度,至今仍在历史爱好者里“圈粉”:比起之前的唐朝,北宋的科举大门更向寒门敞开,平民子弟科场登第的概率大为增加,朝廷对科场舞弊的打击,也是更加零容忍。可其中毛病,从大宋开国起也常遭吐槽:北宋开国后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以诗赋为主,为大宋选拔行政人才的科考,每届其实都考出一群诗人。  这样的后果有多严重?天下的学子们从此都埋头钻研诗歌学问,实际的行政能力几乎没有。范仲淹曾怒斥此事是“士皆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