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相关论文
该文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实验室管理为例,从船舶运货与实验需求、实验空间小与设备多等6方面的矛盾展开分析,提出结合船舶破......
明代科举落第政策是明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科举制度自确立后,落第率一直居高不下,会试落第率约为90%,乡试落第率约为96......
“他的专业是生物科学,他的岗位在小学课堂。但他已经成功地跟随中国极地考察团赴北极进行了3个月的科学考察;现在,他正带着全校师生......
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正式建成。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从大陆边缘向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kuà yu......
在前不久的第24次南极科考期间,我国科考队员在20多年的南极考察活动中第一次成功开展了科考机器人现场实验,主要是训练机器人作为人......
中国南极科考史上最大规模卸货作业 12月1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经过一天多的破冰作业,到达南......
摘 要: 广东省是2004年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第一批省份。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要求进行......
90年前,由中国和瑞典专业人士联合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先后两次共6年的征程中,跨越重重戈壁荒漠,考查范围涵盖气象观测、地理......
罗虬在唐朝末年勉强算是个三流诗人,与老乡罗邺、罗隐组合出道,并称“三罗”。他的诗词将华丽路线贯彻到底,和他的性格一样浮夸而又嚣......
弘治十二年(1450年)长洲(今江苏苏州)的文府格外热闹,时年29岁的文徵明请来了众多亲朋好友为其长子文彭举行“抓周”礼。 宽大的几案......
北宋的科举制度,至今仍在历史爱好者里“圈粉”:比起之前的唐朝,北宋的科举大门更向寒门敞开,平民子弟科场登第的概率大为增加,朝廷对科......
提起唐代科考,大家可能会纷纷举手抢答:我知道,我知道!分明经和进士两科!不错,不过只说对了一部分。因为严格来说,唐代科举分两大类:制举和......
科考过客 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元好问出生在山西忻州农村一个书香世家。因为叔父无子,七个月大时,他便被过继给叔父,从此跟着做官......
黄巢起义,杀进长安,唐德宗只好跑路,直到光启二年(886年)才狼狈地回到長安。结果没安生几天,各地节度使又来逼宫,说这次叛乱都是大太监田......
文徵明曾孙文震亨是家中的老来子,他出生那年父亲已经56岁,哥哥文震孟11岁。年事已高的父亲对待这个幼子已不像管教长子时那么严苛,给......
冰山上的企鹅 南极三岛的行程已经完成了前面的两岛,第三岛指的是南极半岛北部的南设德兰群岛。从南乔治亚岛到南设德兰群岛,又是......
2018年10月至11月,由新疆和田地委和行署全面规划、精心组织和实施的“和田绿洲气候环境变迁——克里雅河沙漠段全流域自然与人居环......
摘要 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周边自然保护区、查阅文献资料、向有关专业人员多方咨询等形式,对白芨滩国家级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开展的各项......
【摘要】导学案引领是导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时事新闻、历史古籍、诗词歌曲中精心选取案例材料设计导学案,有助于......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在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实现......
本报讯 日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
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国宝,被人们精心地保护起来,我们只能在动物园或者繁育研究基地才能看到它们吗?当然不是,还有不少大熊猫生活在野外......
明代是科举鼎盛期,二百七十余年间,共开科89榜,取进士24595人。明代进士,由于天一阁等地保存了大量明代原始登科录,以及可查李周望编《......
摘要:临床见习教学是培养医学生诊疗思维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泌尿外科为例,分析医学留学生外科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留学生泌尿外......
郭琨是铁血将军。“军队的主官性格什么样,士兵就什么样。” 2019年4月3日,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南极长城站首任......
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或罗布淖尔。经过地质工......
一百多年前,人们认为野骆驼早已消亡,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在新疆的罗布泊发现了野骆驼的踪迹,后来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调查,才......
我国新研制商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首次亮相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商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在第22届中国......
身穿中国红,出发 2013年12月12日上午11点,登上由贵阳飞往北京的CZ6187航班——这,是我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项目的起点。连续一......
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的一大重要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极地考察史上又添新......
现代南极探险活动从1957年就开始了,当时一艘载着苏联南极探险队成员的船只来到了南极东部冰盖,他们的目的是要到达在靠近人迹罕至的......
1.2018年10月30日为纪念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澳门邮电联同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发行以港珠澳大桥为题的纪念邮票。请仔细观察右面的邮......
2015年,李恒在鉴定高黎贡山的植物标本。(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提供) “说好3点来,怎么让我等到现在?我90岁的人了,哪还有40分钟可以浪费?!......
他出生在长江边,从小与船结缘,师承船舶专家张炳炎院士,参加过南极科考。 “快看,极光!”2015年2月,适逢中国春节,而地球另一端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