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2007年广东英语高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广东省是2004年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第一批省份。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要求进行实验的第一批毕业生们和教师们经过了迷惑、尝试、解读和艰苦的奋斗之后,终于见到了 “庐山真面目”,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笔者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也是新课改和新高考的全程体验者,下面谈一谈做法和感受。
  关键词:解读 对策 点评
  
  一、解读考试方案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向前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广东省2007年英语科高考试题的题型有了很大变化。
  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科笔试内容、题量、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的题型设计方案从其结构及形式来看,有以下特点。
  1.平衡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适当减少客观题。
  所谓主观题就是需要考官在评分时作出判断的题型,如作文题。所谓客观题,其实是多项选择题。一些学者认为多项选择题无法直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在一些省份使用的高考英语科考卷中客观题占77%(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完形填空题等),主观题只占23%。但在广东省2007年高考英语科考试的方案中,客观题占60%(包括听力理解的大部分,以及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主观题占40%,这一改变符合《新课标》关于“终结性评价”的论述。《新课标》主张“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或语法知识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应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减少客观题”。
  广东题把原来使用的单项填空(考查词汇和语法)题删去改之以“语法填空题”,要求考生在一段删除10个与语法有关的词的短文中,把原来的10个词填入。这种题型不但能减少考生不懂时猜对而得分的可能性,由于答案唯一,又能保持改卷时分数的一致性。再者,由于是在篇章中考語法,既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又能避免出偏题或怪题。
  广东题增加主观题的比重还体现在增加了书面表达题型的题量和分数。以往的高考英语题中书面表达题只有一道,占25分。今年广东省高考英语科考题书面表达为两题,占40分,第一题为基础写作,第二题为任务型写作。这一变化也体现了《新课标》注重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目标。当然,无论是书面表达题还是综合性题型的增加,都是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增加综合性题型。
  综合性的题型指的是听加写,或是读加写的题型,当然在口试中也便是听加说。以上提到的语法填空便是综合性题型的一种形式,它不但要求学生读懂文章,而且要把删去的词填上。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做类似的事情: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信上弄得字词看不清时,要把看不清的字词重新写出。这样的任务需要的不是单一的能力,是读和写能力的综合。
  广东省英语科考试方案中,综合性的题型还有听取信息题和任务型写作题等,这些都是全国卷没有的题型。听取信息题要求学生在聆听后写下相关的信息,任务型写作则要求先概括一篇阅读过的文章大意,之后归纳对某一观点或某一事件的看法。这样的考试目标与我们平时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和表达思想的目的相似。比如,一位英国教师或朋友在电话中告诉我们新的电话号码或新的地址时,我们要边听边作记录。写读书心得也如同任务型写作,在做听加写的考题时,我们要处理信息,只写下需要的,这有个选择的过程。阅读后表达的任务型写作要求我们看懂别人的观点或经历,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有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题型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等。
  3.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
  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方案中,除笔试之外,一些报考外语或相关专业的考生还要参加计算机辅助口语考试。由于口试使用计算机进行,通过计算机把考生朗读、角色扮演发问和回答,以及观看无声录像后口头作文的声音录下,考官可以在远距离经过反复听录音后给考生评分,考生可以在人为干扰较少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用计算机辅助口试可以多角度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测试,落实了《新课标》要求的“口语测试着重检测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和交际的有效性”这一思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设计方案是落实《新课标》的结果,其设计是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对终结性评价的思想为根据的,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阐明的精神: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衔接。新课改将带动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将有利于新课改的前进。
  
  二、面对新题型,采取新对策
  
  过去的高考英语复习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使用“三轮复习法”,即第一轮按照课本的顺序“温习基础”;第二轮以语法顺序大量做题讲题,“强化语言知识”;第三轮以高考试题顺序进行“查漏补缺”和临考前的“适应性训练”。很显然,这种复习方法不适合新的考试形式要求。按照《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广东省2007年高考英语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我们备考策略做了适当的调整。我们的策略是:阅读为主,兼顾听力,重视写作,一步到位。
  这一复习策略就是要求在复习的全过程中“以阅读为中心、为主线”,在开展阅读实践中温习基础语言知识、巩固和扩大词汇量,进行听力口语训练,并在阅读的同时进行“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的写作训练,做到“听、说、读、写”齐抓共进,以阅读带动“听说”促进“写作”能力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具体做法:
  1.精选材料。我们手头常备的《2007年广东高考日日练》、《英语周报》、《学英语》等针对广东高考复习专门开设的“阅读”或“读写”版,所选文章也都比较新;许多英语网站,特别是“中小学英语www.en818.com”上也都有大量的在长度、难度上适合中学各年级水平的阅读材料可供我们选用。选择阅读材料一定要做到题材、体裁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兼顾到不同的文化和时代特色,做到难易适中。
  2.精心安排阅读活动。我们常用的阅读活动有限时阅读、找主题句、分组讨论、精彩句子或段落的复述等。
  3.兼顾写作。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可以安排句子改写、写摘要、谈读后感或者谈对阅读材料主题的看法等活动。“写摘要”对于读写任务题的写作训练非常有帮助,因为“读写任务”题型要求考生对所给的英语原文首先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总结。
  文章复述、句子改写和写摘要对培养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训练提高写作能力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谈读后感、谈对阅读材料主题的看法等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4.重视写作训练。除了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写作基础、基本功训练,一定要设专门的“写作课”进行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指导。第一部分的“基础写作”要求用5个句子表达背景给出的全部内容,这种“5句话作文”可以有一个训练套路:造句→简单句的合并(句子扩展)→句子化简(用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短语等)→组句成篇等。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修改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任务”的作文开头(总结原文)如何做、如何承上启下转折过渡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观点”上、如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总结”等也可以总结出一定的“模式”,而且都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我们现在采取的是“讨论作文法”,即拿到一个作文题和学生一起讨论:哪些是必须写的、哪些是不要写的、哪些是可写可不写的;第二步讨论如何用英语“表达”那些要写的部分;第三步“修改”自己的作品:即理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哪些地方要用什么样的连词、转折词等)
  5.听力训练(满分35分),每星期一、三、五都坚持听录音半小时以上。所谓熟能生巧,通过大量听《听力风暴》等听力材料,让学生多练、练熟,在其中提高听的能力。学生每周要进行一次听力测试,让学生反复不断地练习、总结、提高、再总结提高。
  一步到位是指根据复习内容和策略安排,只进行一轮复习。既然只复习一轮,教师一定要精心安排复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并且做好学生复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复习的全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的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复习活动的主体,积极建构出清晰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掌握高考成功的主动权。
  以阅读为主的复习策略還必须强调学生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量”就无法保证“质”得到落实。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达到八级:掌握词汇3000个、习惯短语和固定搭配400—500个,阅读量达到(除教材外)36万词以上。所以就此而言,按照平均每篇文章350词计算,也需要读1000多篇文章。复习过程中阅读量的大小、阅读活动安排得是否妥当、以及阅读策略运用得是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着复习效果。
  
  三、点评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科试卷
  
  2007年是广东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英语科紧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及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其中出现了广东高考英语特殊题型如语法填空、信息匹配、读写任务等三大新题型。总体上来说,广东卷体现了如下一些命题原则:
  1.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完形填空和基础写作部分。完形填空的选材涉及计算机密码新技术,题材时尚、新颖。这样的选材有利于知识面广的考生。基础写作部分涉及学生偶像的一个调查报告。
  2.关注情感,体现人文性。主要体现在阅读第二文和读写任务部分。阅读理解第一节第二文涉及品德修养题材,倡导美德。读写任务更是直接体现了一种亲情(父子情、感恩),在如今物欲越来越盛行的时代提倡亲情,可见命题者的情感关怀思想。
  3.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匹配题中,该部分选用了一些真实的英文广告片段,测试任务体现了任务型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对教学具有良好的反拨作用。
  4.科学意识。体现在阅读理解第三文,该文讲述了疟疾的一些基础知识,有利于引导今后考生的科学意识的培养。
  总体上讲,2007年广东高考英语试卷是一份非常优秀的试卷,值得今后新课程实验地区高考命题参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2007年广东高考英语试卷.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3]2007年高考广东省英语科考试方案.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学生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较为容易,从而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然而不少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都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以科学课堂教学为例,分析当今普遍存在的多媒体使用误区。  关键词:多媒体 科学教学 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进教室工程的实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
摘 要: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本项目重点对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改革以来的运行情况和师生评价进行研究,选择北京市某“双一流”大学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师生同步调查。分析案例教学的师生态度、预期和行动,从认知与实施两个方面调研相关群体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并提出开发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丰富案例教学课堂形式、创新案例教学考核方式、形成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范式是未来改进的重点。  
摘 要:CNBECT 于2007年4月14日在全国第一次举行,许多考生在口试环节中,由于心理问题、技巧问题和英语基础较差等原因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以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CNBECT 口试 心理问题 技巧问题 英语基础 对策    一、 引言    CNBECT(China 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 Test),全国国
又一年的高中证书会考工作已经结束,浙江省嵊州市黄泽中学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在“会考办”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学年会考工作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在一月份的高三会考和六月份的高一、二会考中都实现了零差错。至2007年1月会考为止,学校创记录地实现了连续8个学期答卷I填涂零差错,这在全绍兴市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学校两次被评为绍兴市级会考工作先进集体、两次被评为
摘 要:本文讨论了线性算子保积、保Hadamard积、保Kronecker积的定义,即L(AB)=L(A)L(B)则L是保积的线性算子,L(A B)=L(A) L(B)L是保Hadamard积的线性算子,L(A)×B=A×L(B)则L是保Kronecker积的线性算子,得到了判断数域F上保积、保Hadamard积、保Kronecker积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对于任意的A∈M (F),L是保积的线性算子
摘 要:对“我恨出题的老师”背后的反思,意在供高考命题者及高中老师借鉴:作文命题一定要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想写有情可抒。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反弹琵琶 由恨生爱    “我恨出题的老师”,一考生写在《诗意地生活》文题下的第一句话,似一颗冲出枪口的子弹迅疾击中了阅卷者麻木而失望的脑袋,震惊、痛苦;平静之余,又不由得不认真面对,理性反思。是啊,这话引出了来自高中教学第一线的阅卷者,特别是
摘 要:许春樵以长篇新作《男人立正》探究当下社会人的精神病象,以一种深沉的批判激情向人们展示了人如何活得高尚,拒绝将道德的审判延迟至小说之外,并当庭宣判: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贱。  关键词:存在 道德关怀 良知    人在世界中存在:这是海德格尔不厌其烦地论证过的常识性命题,中国人很简洁的说法就是,人生在世。人本来纠缠于与世界“打交道”的“烦”之中。所谓“烦”,在我看来,或曰实践,或曰活着。余华曾
摘 要:本文以先秦寓言的典型代表韩非子寓言为例,通过对其寓言作品的细致分析和理论阐释,概括归纳出其鲜明的寓言风格和艺术特色,使人们对先秦韩非子的寓言创作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以见出先秦寓言乃至先秦文学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先秦 韩非子 寓言 艺术特色    对于先秦诸子之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战国之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一时间说辞辩理、著书立说蔚然成风,出现了古代文学的一次大繁荣、大发展,诸子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现行教育体系面临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教育观的变革是根本的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由人类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本文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
摘要: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功能学派有别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重要特征,也是该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近年来的MNET试题依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从客观上提出了应当达到的能力水准,其中之一就是要具备完备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