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共租赁住房进入后期管理阶段,其再分配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再分配中的调整问题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分配问题,其关键点在于对调整市场中新租户和旧租户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公共租赁住房北京调整机制是国内运行时间最长且运行较为稳定的现实调整机制,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譬如无法平衡新租户和旧租户的利益、无法保证旧租户分配结果是帕累托改进的。故而,对现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引入理论上帕累托有效的YRMH-IGYT机制,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它们的相关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改进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再分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描述了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常用调整机制—北京调整机制,针对北京调整机制内生的痼疾,从随机序列独裁机制的继承出发,经过蹲式随机序列独裁机制、等待列表随机序列独裁机制、MIT-NH4机制的不断优化,找到了具有帕累托最优和个人理性等属性的YRMH-IGYT机制。其后,为检验理论分析的结果和进一步寻求北京调整机制的改进方向,本文创新性地设计了6组6人6房6轮被试内实验。在北京和YRMH-IGYT两种调整机制环境下,比较分析了租户的选房决策以及全体租户、新租户及其旧租户的效率状况。另外,为了探寻公共租赁住房调整市场新租户和旧租户的数量分配比例是否对分配结果会产生影响,本文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对每轮中新租户和旧租户的数量比例进行了不同的设置。实验结果表明:就全体租户而言,YRMH-IGYT机制要显著优于北京调整机制。单就旧租户而言,在北京调整机制下,旧租户仍有效率下降的风险;而在YRMH-IGYT机制下,旧租户没有效率下降的情况发生,且旧租户在YRMH-IGYT机制下效率改进结果是优于北京调整机制的。单就新租户来看,在YRMH-IGYT机制下效率改进结果也是优于北京调整机制的。但实验结果也同时表明,当新旧租户数量发生变化时,随着旧租户占比逐渐增大,旧租户可选择的房型不断增加直至大于等于50%时,YRMH-IGYT机制不再显著优于北京调整机制,但在北京调整机制下,只有当指定给旧租户再分配房源数量与旧租户人数相同时,旧租户人数越多才会对旧租户群组越有利。
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YRMH-IGYT机制理论上是帕累托最优的,在实验中也至少是帕累托改进的。如若在现实中引入YRMH-IGYT机制,让新租户和旧租户一起选房,不仅可以拓宽新旧租户选房的范围,以提高新旧租户的效率,也会让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调整市场运行得更有效。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描述了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常用调整机制—北京调整机制,针对北京调整机制内生的痼疾,从随机序列独裁机制的继承出发,经过蹲式随机序列独裁机制、等待列表随机序列独裁机制、MIT-NH4机制的不断优化,找到了具有帕累托最优和个人理性等属性的YRMH-IGYT机制。其后,为检验理论分析的结果和进一步寻求北京调整机制的改进方向,本文创新性地设计了6组6人6房6轮被试内实验。在北京和YRMH-IGYT两种调整机制环境下,比较分析了租户的选房决策以及全体租户、新租户及其旧租户的效率状况。另外,为了探寻公共租赁住房调整市场新租户和旧租户的数量分配比例是否对分配结果会产生影响,本文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对每轮中新租户和旧租户的数量比例进行了不同的设置。实验结果表明:就全体租户而言,YRMH-IGYT机制要显著优于北京调整机制。单就旧租户而言,在北京调整机制下,旧租户仍有效率下降的风险;而在YRMH-IGYT机制下,旧租户没有效率下降的情况发生,且旧租户在YRMH-IGYT机制下效率改进结果是优于北京调整机制的。单就新租户来看,在YRMH-IGYT机制下效率改进结果也是优于北京调整机制的。但实验结果也同时表明,当新旧租户数量发生变化时,随着旧租户占比逐渐增大,旧租户可选择的房型不断增加直至大于等于50%时,YRMH-IGYT机制不再显著优于北京调整机制,但在北京调整机制下,只有当指定给旧租户再分配房源数量与旧租户人数相同时,旧租户人数越多才会对旧租户群组越有利。
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YRMH-IGYT机制理论上是帕累托最优的,在实验中也至少是帕累托改进的。如若在现实中引入YRMH-IGYT机制,让新租户和旧租户一起选房,不仅可以拓宽新旧租户选房的范围,以提高新旧租户的效率,也会让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调整市场运行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