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绝对估值理论,公司的价值等于公司现金流的贴现值,在有效市场下,价格等于价值,那么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公司的业绩正相关。然而我们在实际市场中经常发现与之不符的现象,比如陈伟忠(2014)通过对21个国家2003-2012年间证券市场价格变动与企业业绩变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只有瑞典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呈显著正相关,其他19个国家没有发现显著相关性。又如崔姗(2016)通过对1992-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显著关联。
Malthus(1814)指出微分法对经济分析可能存在某些用途,Thompson(1824)首次将微分法用于经济分析,“现如今边际分析法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利用导数理论知识对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进行研究和指导”——农建诚(2012)。于是,本文将边际分析法运用于股票价格分析,试图从边际角度对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既然有效市场中价格与价值相等,那么价格的变动也应同步于价值的变动,进一步通过对戈登经典模型的微分处理,得到公司价值的变动与公司边际业绩的变动正相关,这也就意味着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理论上与边际业绩的变动正相关。
本文用上证综合指数点位变动度量我国证券市场整体价格变动,用指数边际EPS变动度量边际业绩变动,首先用OLS方法检验两者的相关性,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且价格变动领先边际业绩变动一个季度;然后为了研究边际业绩变动对股价变动的作用机制,本文参考陆蓉(2017)的检验方法,将股票价格变动拆分为业绩(EPS)变动引发的价格变动、PE估值变动引发的价格变动、业绩与PE估值交互效应引发的价格变动三部分,分别对边际业绩变动进行回归,发现边际业绩变动通过PE估值作用于股价;再次,考虑到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和会计准则重大变更可能会对模型的稳健性产生影响,本文剔除了2007年以前的样本数据再次进行检验,结论保持一致。
目前证券投资的择时方法大多是将技术择时和估值择时结合起来,而技术择时的有效性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估值择时则存在价格何时向价值回归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现有的择时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实证证明了股价变动与边际业绩变动正相关,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根据边际业绩变动方向进行择时。由于边际业绩具有精确性,加上边际业绩择时能够被实证证实,基于边际业绩的择时方法能够很好的弥补现有择时方法的不足,这对证券投资择时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Malthus(1814)指出微分法对经济分析可能存在某些用途,Thompson(1824)首次将微分法用于经济分析,“现如今边际分析法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利用导数理论知识对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进行研究和指导”——农建诚(2012)。于是,本文将边际分析法运用于股票价格分析,试图从边际角度对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既然有效市场中价格与价值相等,那么价格的变动也应同步于价值的变动,进一步通过对戈登经典模型的微分处理,得到公司价值的变动与公司边际业绩的变动正相关,这也就意味着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理论上与边际业绩的变动正相关。
本文用上证综合指数点位变动度量我国证券市场整体价格变动,用指数边际EPS变动度量边际业绩变动,首先用OLS方法检验两者的相关性,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且价格变动领先边际业绩变动一个季度;然后为了研究边际业绩变动对股价变动的作用机制,本文参考陆蓉(2017)的检验方法,将股票价格变动拆分为业绩(EPS)变动引发的价格变动、PE估值变动引发的价格变动、业绩与PE估值交互效应引发的价格变动三部分,分别对边际业绩变动进行回归,发现边际业绩变动通过PE估值作用于股价;再次,考虑到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和会计准则重大变更可能会对模型的稳健性产生影响,本文剔除了2007年以前的样本数据再次进行检验,结论保持一致。
目前证券投资的择时方法大多是将技术择时和估值择时结合起来,而技术择时的有效性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估值择时则存在价格何时向价值回归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现有的择时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实证证明了股价变动与边际业绩变动正相关,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根据边际业绩变动方向进行择时。由于边际业绩具有精确性,加上边际业绩择时能够被实证证实,基于边际业绩的择时方法能够很好的弥补现有择时方法的不足,这对证券投资择时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