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WIND咨询统计,截止2019年12月中旬,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093家,质押股数达到5862.16亿股。尽管质押业务受到广泛追捧,股东可以通过质押股权获得大量资金,但是股价下跌、股权质押爆仓、资金链断裂等消息也频频出现。因此,股权质押带来的经济后果也值得重点关注。
目前,对于股权质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质押的动因,以及其对公司价值、盈余管理、市场反应、企业现金流量、股利政策等问题的影响上,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但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理论基础可知,控股股东将股权质押后,可能会出现股价下跌过快的情况,甚至会带来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发生,大股东一般会想尽办法提升上市公司的短期经营效益,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大股东自身的地位来操纵上市公司进行大规模投资,非理性地兼并收购一些资本市场上的热点炒作项目,甚至不计成本地进行大幅度扩张,从而很可能致使上市公司出现非效率投资的现象。因此,本文选择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作为论题,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来探讨二者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特征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相对于国有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公司中更显著;(3)相对于质押资金投向上市公司,当控股股东将质押资金投向自身或者第三方时,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4)相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质押比例达到高比例时,股权质押与过度投资的正向关系表现的非常显著。
本文的贡献如下:(1)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进行分析,拓宽了国内关于股权质押和过度投资的研究领域。并且,本文重新定义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行为特征,不仅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衡量股权质押,而且还将股权性质和质押资金投向归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行为特征,为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股权质押现象提供了更多可能的解释;(2)本文还引入企业生命周期这一影响因素,以期在控股股东自身行为特征和公司发展状态两个层面上,深入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过度投资影响效果的异同点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3)本文结合最新的质押公告指引和样本特征设定质押比例分界点进行分组回归,进一步研究在不同质押比例下,股权质押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差异。
目前,对于股权质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质押的动因,以及其对公司价值、盈余管理、市场反应、企业现金流量、股利政策等问题的影响上,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但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理论基础可知,控股股东将股权质押后,可能会出现股价下跌过快的情况,甚至会带来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发生,大股东一般会想尽办法提升上市公司的短期经营效益,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大股东自身的地位来操纵上市公司进行大规模投资,非理性地兼并收购一些资本市场上的热点炒作项目,甚至不计成本地进行大幅度扩张,从而很可能致使上市公司出现非效率投资的现象。因此,本文选择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作为论题,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来探讨二者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特征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相对于国有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公司中更显著;(3)相对于质押资金投向上市公司,当控股股东将质押资金投向自身或者第三方时,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4)相对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质押比例达到高比例时,股权质押与过度投资的正向关系表现的非常显著。
本文的贡献如下:(1)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进行分析,拓宽了国内关于股权质押和过度投资的研究领域。并且,本文重新定义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行为特征,不仅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衡量股权质押,而且还将股权性质和质押资金投向归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行为特征,为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股权质押现象提供了更多可能的解释;(2)本文还引入企业生命周期这一影响因素,以期在控股股东自身行为特征和公司发展状态两个层面上,深入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过度投资影响效果的异同点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3)本文结合最新的质押公告指引和样本特征设定质押比例分界点进行分组回归,进一步研究在不同质押比例下,股权质押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