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骧相关论文
自1971年旅美学者陈世骧提出“抒情传统论”以来,很多学者将此一论述“自然化”“抒情传统”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基本预设,甚......
在有关“中国抒情传统”论题的论争中,研究者常常混淆两个关键概念——“抒情传统”与“抒情传统”论述.前者是对中国文学史事实的......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者陈世骧先生于1958年6月7日所作的讲演对杜甫的《八阵图》一诗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后来整理成《中国......
1939年,湖南大学文学院急需法文教师,到处寻找,但没有合适的人选。院领导正在着急的时候,英文老师陈世骧推荐:“我有个朋友,虽然没有上过......
《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是姚锦新与前夫陈世骧合作的英文中国歌集,也是她一生中唯一出版的作品。虽然此歌集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期刊
今年11月5日是我国已故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陈世骧先生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昆虫学家、进化分类理论家.40年前......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语言为载体,语言教学在汉语国际推广初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汉语对外传播不断推进,语言、文字等表层文......
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里,“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因其丰富内蕴而不断被诠释,深刻影响了中国诗歌、诗论,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在现......
应北京大学中文系邀请,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王德威先生,于2017年10月16日至23日出任第五届"......
杜丽娘在春色中游园,惊觉生命力的涌动,继而惊梦,继而伤逝。她在自己身上发现了真理,感到一种智性的好奇。她在梦中那般动用了身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近10余年来,"抒情传统"论述在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引起了颇为广泛的关注。其代表性成果,包括王德威2004年在北......
翟月琴(以下简称翟):首先恭喜您今年获得了纽曼华语文学奖。据我所知,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地有文学奖项垂青于您,比如诗宗奖(1971)、时......
<正>一、公开的秘密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语言的声音往往与特定的心情或物性挂钩,而其极致的表现当然是在诗里。中国新诗史上,......
<正>自从1971年旅美学人陈世骧在美国发表《论中国抒情传统》,宣称"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以后,"抒情传统"论就......
20世纪60年代,留美学者陈世骧提出以抒情传统概括中国文学的道统,运用西方文学和语言学理论并结合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以西方文学......
对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世骧通过中西文学尤其是诗歌传统的比较,......
对于卞之琳1940年代写作的长篇小说《山山水水》,之前研究多侧重于讨论社会环境与政治话语对该作品及作者文体转变所造成的外部影......
<正>1963年2月,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 Berenson]的管家妮基·玛丽安诺[Nicky Mariano]在《日落与黄昏》[Sunset and Twilight]这......
“抒情传统”最初是由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提出的一个极具包容性和阐释性的概念,用来指称中国古典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质。后经......
近年来,随着陈世骧、高友工的论著相继出版,中国文学“抒情传统”问题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兴趣。而陈国球、王德威所编选的《抒情......
"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相关论述以陈世骧之说最有影响,而其说又与北京大学的学统关系极大,与林庚先生的......
<正>1950年代前后,"抒情传统"作为一种宏观地论述中国文学的诗学概念,被海外汉学界率先提出。以此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主要集中......
<正>译者前言:"抒情传统论"的宣言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抒情传统"论述,首揭于旅美学人陈世骧(1912-1971),而以他在1971年离世前发表......
<正>海外"中国抒情传统/抒情美学"(中国抒情传统/抒情美学在概念上有重合处,后者旨在通过对抒情美学的研究,以更好地揭示中国文学/......
自1971年陈世骧在美国发表《论中国抒情传统》以来,经数代学人的发扬与散播,“抒情传统”已发展为一个庞大的论述,对海内外中国文......
在《论时:屈赋发微》中,陈世骧提出抒情传统论观点。高友工提出抒情传统“美典”理论体系。以高友工“美典”理论为依托,分析经验......
一、夏济安致夏志清(1959年2月1日)志清弟:出国手续仍在办理中,中国政府的red tape很多,办事多耽搁。如诸事顺利,阴历年前(Feb.8是中国......
40年前,笔者就曾拜读过陈世骧先生《进化论与分类骂幼一文,对我从事昆虫和蜜蜂研究以极大的启发,受益匪浅。其实这篇文章,早在二三十年......
闻一多的中国文学研究,与后来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之代表学者的研究路向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闻一多是海外华......
<正>抒情传统这个术语及其相关论述,在台湾广泛运用了将近四十年。由于流行时大陆尚是竹幕深垂,与外界学术交流甚少,故此一术语虽......
<正>受"诗言志"或"诗缘情"等传统命题的影响,"抒情"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一直占主流地位。但当文学史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现代......
"中国的抒情传统"概括了陈世骧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基本见解,后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高友工、吕正惠、柯庆明、郑毓瑜等人不断推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故华人学者陈世骧先生在比较语境中以《中国的抒情传统》及系列文章,揭示和命名了“抒情传统”,将这个美学论......
本文是笔者对港台地区以至海外汉学界的“抒情传统”论述的全面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以陈世骧的学术历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个研究,一......
在王德威的叙事中,有好几代学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理论建设作出过贡献。在他看来,重提这种"抒情传统"论的"传统",有助于我们......
一、不一样的抒情传统2006年秋天,王德威先生应陈平原教授的邀请到北大中文系作短期讲课。讲课共八次,六次为演讲性质,另外两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