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相关论文
“想起了她是萧红” 聂绀弩与萧红的相识是鲁迅安排的,时间是1934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广西路332号梁园豫菜馆。据鲁迅当天的日......
宋人写作的情感是冷静的(图/视觉中国) 启功先生有句话风靡一时,他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
[摘 要]聂绀弩朋友圈中东北作家之多、交往时间之长、情谊之深,远甚于其他地区作家。东北作家带给聂绀弩写作的灵感源泉,聂绀弩的生......
旨在实现汉语“言文一致”和“语言统一”的国语运动,代表了中国现代语言运动的基本走向。但是,1930年代由左翼文化人发动的具有鲜......
聂绀弩作为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脉络中以“新”之精神对文学与国家的发展进行探索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路向无疑代表着这一......
本文讨论革命洪流中的聂绀弩(1903-1986)以及他的文学活动。本文共四章。第一章讨论聂绀弩和革命组织之间冲突。聂绀弩参加革命,有......
澳大利亚作家朗达·拜恩(下文称拜恩)曾写出励志书籍《秘密》,风靡全球。时隔7年,拜恩的新著《英雄》出版,用时髦的话说,这是一本关于“......
中学时,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1978年初版),选目不怎么喜欢,却爱读诗人小传和注释。比如,评方干“往往是小名家的习气,无意中供认......
<正>周燕芬在《执守·超越·反拨——七月派史论》(中华书局2003年8月版)中将《希望》作为七月派"成熟"的标志:"历经危难中的坚持......
萧军不仅是文坛上的一员宿将,更以了得的拳脚功夫而威名远扬,特别是与张春桥的那场决斗,至今仍被文坛津津乐道。 1936年10月19日,鲁......
作 家 档 案 刘再复,著名文学理论家、散文家。1941年生于福建南安,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
初祭聂绀弩 聂老安详地吃完最后一颗橘子,过了两个小时,就静静地长眠了。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句遗言,没有一点死的征兆,就这样,他和我......
在诗坛中,有种仿拟诗,它是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巧妙地对古人、别人的诗作的格式、文字或含义进行改动。仿拟诗生动、活泼,有很强的......
著名作家聂绀弩已作古有年,他终其一生,特立独行、耿直正派、襟怀淡泊,且经历曲折,富有传奇色彩。聂绀弩早在大革命低潮期就结交了......
在季羡林先生《我的人生感悟》一书中有三篇文章题为《怀念乔木》,作者在书中回忆了他与胡乔木之间60年的友谊。60年前,季先生与胡......
苗公: 信收到。 你称我为诗伯,伯者霸也。现在国际反霸甚烈,我若被认为霸,虽只是诗霸,也可能导向处境不利。此外也和实际不合。我......
刘再复说,他不仅远离中国,也远离美国,完全生活在自己构筑的象牙塔之中。这些年来,他总是背着《红楼梦》和聂绀弩的《散宜生诗》浪迹天......
黄苗子的最后岁月 带着平静的心情,100岁的黄苗子不再理会尘世的颂扬抑或诟病,潇潇洒洒地乘风而去。 作为晚年享有盛名......
一九四○年七月,抗日战争已进入第四个年头,我们在桂林办起了一个小小的刊物:《野草》。 这是个同人刊物,同人有五人:夏衍、宋云彬、......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
相识相恋 我的父母相识于1933年的夏天。那时,我父亲刚从日本回来。他和聂绀弩等人在日本从事左翼文化活动,被日本当局逮捕了......
聂绀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文化史上重要且有意义的作家。他一生经历跌宕起伏,早年参加过国民党、后又加入共产党,既是黄埔军校的学......
聂绀弩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继鲁迅之后的一位杂文名家,他是在与鲁迅结识之后正式开始杂文创作的,此后创作了大量的杂文篇章。他的杂......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 0周年,一些有胆有识有良知的中国人也在反思1958年近似疯狂的“浮夸风”,在黑龙江北大荒虎林西岗85......
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杰出杂文家聂绀弩,戴上“右派”帽子的经历比较奇特.rn当时,他并没有发表什么右派言论,也未写文章,连人也不在......
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
《北荒草》是“右派”文人聂绀弩表现自己北大荒劳动改造生活(1958—1960)的旧体诗的结集,包括当时所作,也包括事后追记、重写的篇......
今年是我的老友、老师聂绀弩诞辰一百周年,想到这一点,对他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今年也是他离开我们十七个年头了.这十七年来,我总......
自从文怀沙事件后,又一位文化老人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南方周末刊发了章诒和(章伯钧的女儿)的文章(下简称),指出著名画......
杂文,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杂文,内涵丰盈.中国历史上除诗词歌赋之类的韵文外,似乎所有文体都可归结在杂文一类.如我们中学课本所选的......
一任何艺术门类,无论使用何种媒体、何种造型方式与何种结构样式,其精神内涵和美学规律都是相通的。近读2015年第3辑《滏漳诗苑》......
他跟蒋经国是同学,和邓小平是同窗,他在周恩来眼里是自由散漫之人,他被夏衍誉为鲁迅之后最好的杂文家。他因言罹祸,劫波历尽,性格......
生于1903年的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聂是湖北人,早年考入黄埔军校二期,与徐向前同学.后就读莫斯科中山大学,与......
毛泽东曾说过:“要有点阿Q精神,否则就活不下去.”廖沫沙认为:“遇事要想得开,就得有点阿Q精神.”杂文大家聂绀弩也说:“阿Q是奴性......
著名画家范曾在再复母亲去世时所作的祭文中称刘再复是”文坛之司命,学界之祭尊,亦儒亦侠,且温且厉”。而刘再复一直心存感激的已故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江苏邳州籍的“七月派”诗人庄涌与著名作家聂绀弩的一段情谊,真挚感人。我是在世纪之交为编辑《庄涌和他的诗......
聂绀弩(1903-1986年),湖北京山人,现代作家。1924年进黄埔军校,1925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曾任中央通讯社副主任。1932年加......
于永森博士《诸二十四诗品》一书,是其继《诗词曲学谈艺录》、《聂绀弩旧体诗研究》、《(漱玉词)评说》等著作之后,与上述著作具有理论......
无政府主义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潮之一,曾影响了一代学人。聂绀弩接受无政府主义,既有时代的原因。又有个人的独特之处,并且因之......
聂绀弩的<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和<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两篇论文,准确地把握住了鲁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形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