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甘泉相关论文
湛若水(1466—1560),广东省增城县甘泉乡(今新塘镇)人,初名雨,又名露,字元明、民译,号默翁,又号甘泉。学者尊称为“甘泉先生”。......
湛甘泉是明代中期与王阳明同时的达官鸿儒,早年受学陈白沙,承其“自然”、“自得”之学,而有“随处体认天理”之悟,深得白沙为学旨趣,备......
理学进入明代中期,王学崛起,朱学衰微。湛甘泉上承白沙,下启阳明,以“合一”之道贯通内外,本体上融合心性、心理,以“心合内外”、......
增城市新塘镇菊泉中学创办于1946年秋,复办于1998年秋,其前身是明朝礼、吏、兵三部尚书湛甘泉的府邸旧址。菊泉中学从2008年开始开......
湛甘泉师承陈白沙,但是,在学术观点上两位则有所异同.关于认识方法白沙主张"由内而外",推崇"静坐",甘泉主张"从外而内","随处体认"......
<正> 一、阳明学研究在欧美的展开欧美的理学研究,现在仍处在萌芽时期。而且王学的研究比起朱子学的研究更为落后。远在十七世纪末......
明朝正德到嘉靖年间,湛甘泉(1466—1560)在构想着“内外、心事”舍一的理论时,提倡了将“德业”与“举业”统一的主张。虽然他的主张受......
尝试以“生生之理自觉力”、“气质变化力”与“定力”三种进路,来说明湛甘泉融摄明代儒学的功夫论。湛甘泉的心学在与阳明学的会......
"志"是儒家重要概念之一,在"志"的牵引下,儒者方能趋于圣贤。在"志""气"一体的视域下,湛甘泉将"志"界定为"气"之精灵,于是修身便变成了"志"以帅"气......
明中叶儒、道、释三教会通风行于思想界,儒门中不乏有人假儒以倡佛、老者。作为明中叶两大硕儒之一的甘泉门下王道迎合此股思潮,假......
<正>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挖掘、弘扬陈白沙、湛若水、王阳明的心学思想,2015年11月15—16日,由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广东省广......
湛甘泉的心学思想承传自陈白沙,但二人的心学教育思想却存在重大分歧。在教育理论层面体现为从"静坐中养出端倪"到"随处体认天理"的演......
伴随学术上的逐渐独立与成熟,湛甘泉的静坐观先后经历了"恪守师训"(1494—1512)、"批评修正"(1513—1527)、"重新定位"(1528—1539)与"晚年‘回......
湛甘泉是明代中期与王阳明同时的达官鸿儒,早年受学陈白沙,承其“自然”、“自得”之学,而有“随处体认天理”之悟,深得白沙为学旨趣,备......
中晚明除了阳明"良知""心学"外,还有另外一系"心学"--"气化""心学"。"气化""心学"的义理架构是以"气"为基点,以"心"为内核。"气化"......
...
陈湛心学教育流派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陈白沙、湛甘泉创立的教育流派。其理论特色表现为三大方面:其一,从心在万物到心包万物......
湛甘泉以书院作为学术活动的场所,一方面传播心学思想,一方面培养心学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明代书院和心学的蓬勃发展。湛甘泉......
穿过繁华的闹市,迈入衡山岳云中学景致幽美的校园,我终于来到一幢麻石砌基的青砖双层楼宇建筑的跟前。抬头仰望楼前悬挂着的一块长......
<正>序言90岁高龄的竹田复先生在一张彩色小纸片上曾为我写了"实事求是"4个字,我把它装饰在我的书斋里已是5年零9个月前的事了。这......
心学,自孟子发其端,象山倡其学,阳明集其成,现代新儒家纠其偏,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若言儒家文化是中国......
对《大学》"格物"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湛若水与王阳明之间的激烈争辩。湛氏认为阳明"格物"是"正念头","致良知"以"心意之所著"为物,犯有"是内而......
明代心学大师湛甘泉从事书院教育长达55载,培养出众多优秀门人,开创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旨的甘泉学派。历史地看,甘泉学派在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