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峡相关论文
《全唐诗》卷865和卷866专收93首“鬼诗”。鬼诗,顾名思义鬼作之诗。其诗多从《太平广记》中来。1.鬼诗多出现于唐中期小说以后鬼......
随着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的建成,坝区水位抬高175米,从而使大坝以上的三峡景色大为改观。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是西陵峡中的一段雄伟、奇......
摘 要: 古诗教学必须在使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诗意、熟读成诵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文本的特点和能力的培养,擦亮学生发......
暑假里又没闲着,习惯性地奔波往来于外界的各色风光中,实在是件无比快意的事情。 到云南旅行,是怀着“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
襄阳洛阳 身为襄阳人,我读杜甫,会多一些亲切。 老家就在汉水之滨,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隐居地。每次回去,我都会指给女儿看汉......
数学里的自然数1、2、3…等数字,参与数学运算的结果是惟一的,如23=8;方程x3-1=O在实数域内的解是X=1。可是把它们迁移到文学领域内,它......
<正>一、关注注释,读诗明意1.读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预习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期刊
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在《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中写下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表达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远方故乡的......
【摘要】对于古诗文教学而言,吟诵受到较大的关注度,吟诵不但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极为相符,并且还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受到历史......
公元769年,大唐诗人杜甫漂泊至湘江之上,踟蹰于还乡之旅。六年前,一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杜甫就确定了从蜀中还乡的时间和......
2006年10月13日约2220时,重庆万州个体船“巴峡”轮与湖北宜昌某航运公司“航鲟668”轮在长江上游衢溪口水域(长江上游航道里程5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情感奔放,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全诗的最后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广为传颂,最......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
杜少陵创诗联复见重字之体,李义山继之。今据汉语知识,对重见字作一具体分析。 例1. 即从巴峡穿巫陕,便下襄阳向洛阳。 “峡、......
【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最后两句。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十月,官军进克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