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庙祭祀相关论文
天子宗庙祭祀是周代礼乐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柱,高度融摄伦理政治与仪式反复举行是其得以维持的有力支撑。西周中晚期以来周天子......
礼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宗庙祭祀制度则是礼制体系中吉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研究......
《冯谖客孟尝君》是各种古代汉语教材收录的文选篇目,文中“立宗庙于薛”的内容渗透了我国古代的祖先崇拜文化,不了解这一文化现象就......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届原自幼勤奋好学、强闻博记、胸怀大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此深受楚怀王宠信,26岁......
西汉元帝时期由于儒学复古思潮的推动,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庙制争议.其宗庙制度的确立经过了元、成、哀、平四个时期.其间,诸多因素......
璋之名实考涂白奎在古代中国,玉器除用作装饰、玩赏外,在礼仪活动中作为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还被广泛使用于宗庙祭祖、事神礼神。孔子......
<正>上古之时,以祭祀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形成了宗教生活和文化的最初形态。周代祖先崇拜盛行,宗......
中国古代的宗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产生于西周,并逐渐有了一套固定的形制、规模和制度,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宗庙文化,是研究古代社会......
西周时期宗法制建构的完成,是基于宗族势力的强盛,尤其是在“宗”之地位的提升。宗族二字,本义有别:族指全体有血缘关系的人;宗则......
:两汉是祖先祭祀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陵寝祭祀方式逐渐发展成熟 ,成为与宗庙祭祀并行的又一种祖先祭祀方式。陵寝祭祀与宗庙......
【正】 关于大越“鸟田”的传说,见于东汉初年会稽人袁康和吴平辑录的《越绝书》。据学者考证。此书可能完稿于建武28年(公元52年)......
<正> 古文献记载"黄帝振兵,教熊罴貔(豸区)虎,制阵法设五旗五兵",又言"有虞氏之绥,夏后氏之旂"。旗可能始于原始社会后期传说中的......
中国的文字符号,没有哪个比“孝”字更牛。一个孝字就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论述,而且还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这就是十三经中的《孝经》......
【正】 中国蛙类资源相当丰富,现存约180余种,占世界蛙类的6.9%。由于蛙类和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中国历史悠久,因此有关记载开始既早,......
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迎自长安东逃的汉献帝迁都许县(治今河南许昌市东).此后不久,曹操即向汉献帝《奏上九酝酒法》①:臣县故令南阳郭......
<正>从1982年起,赵敏俐教授相继拜伍心镇、杨公骥两先生为师。初治先秦文学,后延及两汉,最后学术阵地,牢牢钉于两汉,不管四周强敌......
<正> 1984年秋至1986年夏,在崇安城村汉城址东门外左侧,发掘清理出一组宫室建筑遗址,即北岗一号建筑遗址。1988年秋,在一号建筑遗......
<正> 宗庙,是古代天子和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又称祖庙。秦代以后废除分封制,宗庙一般指皇帝的祖庙。宗庙祭祀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
<正>作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产生于西周初期的《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大量关于酒的记述和描写。《诗经》作者广泛,包括了......
<正> 中国古代礼法制度以礼治为本,以刑治为辅;以礼治为经,以刑治为权;这一点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汉代经义决狱,以礼义指导刑法之意义......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宗法的最主要特征是父权和族权,这种父权和族权在各国早期阶......
<正> 1981年至1984年初,在陕西凤翔马家庄发掘了春秋秦一号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
<正>西汉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秋天,元帝刘奭(音shi)准备去宗庙祭祀,出了长安城南西边上的便门后就想下车,改乘楼船沿渭水而往。这......
上博简《孔子诗论》之《甘棠》评论与周代祭祀制度有关,也体现了孔子的祭祀观。其"及其人,敬爱其树"、"甘棠之爱"语中,甘棠即是社......
在先秦,天子和诸侯在重大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有向臣工赏赐脤膰的制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贾疏:"分而言之,......